作者(微博ID:独爱小珂yt)

我国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经对音乐有所阐述,他说:“一切的艺术都趋向于音乐。”而音乐是“歌”是“言”,当人类的情感非普通的语言能足以表达的时候,需要“长言之”和“嗟叹之”,到了歌唱的境界,因此成为音乐。音乐是艺术的门类,音乐也是情感的载体,古人云:“男女有所怨恨,相从为歌;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所以才有了音乐语言,有了音乐旋律,有了长歌当哭,有了低回吟哦,音乐有了共情的要求,也使人有了审美的体验。

小辫儿张云雷,以相声演员的身份“跨界”流行音乐领域,似是偶然,实则必然,其声也,既有“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清亮高亢,也有沉吟委宛的细细道来,其技巧也,未必臻于化境,却与我国传统的审美趣味契合的丝丝入扣,具有极强的共情感和极高的欣赏价值。

小辫儿张云雷其声,具有铺锦列绣和错彩镂金的美。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美学史上有两种不同的美:错彩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何为错彩镂金之美?错彩镂金之美,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辞章华丽,银光泻地;如乾隆年间的粉彩瓶,浓艳明丽,繁复铺陈;如梅兰芳大师的《贵妃醉酒》,雍容华贵,极尽曼妙。错彩镂金之美,美在精于细节的雕琢与满满的仪式感,美在穷尽风度与雅致,直侵耳目,使人惊愕之余唯有击节赞叹。错彩镂金体现在声音的表达上,是圆润委宛和行云流水,是声与字的精妙处理,也即所谓的“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而小辫儿张云雷的《王二姐思夫》,字正而腔圆,吐出的每个字符似珠玉坠地,又变幻万端,一字之内宫商转寰,化整为零,零而归整,字字华丽,珠圆玉润,既无干瘪噪杂之患,也无尖利虐耳之忧,此谓“字中有声”。而咬字行腔,是令每个字化而为腔,以字带腔,以情带腔,或悠长,或宛转,或抑扬或钝挫,或声震屋宇或恍如未闻,此谓“声中无字”。宋代沈括说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之谓之善过度是也”,小辫儿张云雷的莲花落《王二姐思夫》,长则十数分钟,短则数分钟,均为一气呵成之作,而其经历愈丰,行腔、情感愈充盈蕴藉,其中尤以石家庄专场的《王二姐思夫》的起势和演绎,如粒粒朗玉缀于华美锦披,字耶腔耶,化为蝴蝶。

小辫儿张云雷其声,具有气韵流动和骨力清俊的美。五代时期荆浩解释“气韵”二字道:“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气韵生动虽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美学范畴,出于艺术相通的道理,亦可适用音乐领域。而同样的,仅有流韵而无内容,有形无骨,艺术表达就没有了支撑。南朝刘勰如此描述“风骨”道:“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骨力清俊且气韵十足,则无论是形容一幅画作或一篇宏文或是一首音乐作品,甚或是一座建筑,都不失为符合我国审美标准的上乘之作。而小辫儿张云雷演绎的太平歌词诸作品,其功力之深厚、韵味悠长以及鸣珂锵玉之美,更非等闲人可以企及。如三庆园某场的太平歌词《韩信算卦》,就算嗓子微恙、状态未调至最佳,他仍能巧妙调动嗓音起势大张大合,佐以滑音、尾音、鼻音、后缀音等等,将不同的音符处理为不同的发声位置,或重或轻,或刚或柔,或长或短,或紧或缓,或虚或实,或如谷流飞溅,或如淙淙石泉,将简单至极甚至有些乏味的曲调做出变化万千。众所周知,太平歌词这种曲艺形成发端之时,并无条件标配丝竹管弦,但正因如此,“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无夸张喧嚣的外力辅助和伴奏,他却能将这种似乎很枯燥的曲艺形式赋予灵魂,使其具有意味绵长、幽谷深邃之美。而如此出色的音乐表达能力,还见于某国风美少年节目中他即兴开嗓的《十三香》,虽只寥寥几句,却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之感,令人目眩神迷深深陶醉;还见于某次与其队员董九力合作《说学逗唱》时他信口而出“蜜蕊冰糖葫芦”的一声吆喝,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小辫儿张云雷其声,具有空灵隽永和深情率真的美。何为“空灵”?空灵是形同天籁不可言传之天赋;何为“深情”?深情是人类艺术感知中最深刻的体验。清人叶燮在描述此种天赋时说道:“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空灵不设计技巧,“直取真性情”。而小辫儿张云雷演绎的流行音乐作品,不事雕琢,却给人以最淋漓充沛的共鸣与感受。如哈尔滨某场的《彩虹》,是其演绎众多流行歌曲中寻常的一次,此时他对声音的处理迥异于前,不追求吐字圆润饱满及气韵绵长,而是返璞归真让每个音符随情绪迭宕往复,当是时,在强烈催生情绪及共鸣感的条件之下,修饰音色和整饬发声反而成了妨碍传达美感的累赘。又如天津某场的《烧肉粽》,其声线更加缠绵悱恻含蓄内敛,在动人旋律的牵动下,他的表达空旷辽远,宛如《寒江独钓图》的那角留白,当是时,他最本真的音色形同天籁,散发出空灵的、难以触摸的、深情款款又令人动容的美感。我常常思忖他给人的这种深入骨髓的体验由何而起,直至看到宗白华先生的描述,他言道:“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是趋势向玉的美,内部有光采,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极绚烂,又极平淡。”才恍然大悟,我能够被舞台上那个只一把吉它清唱着的男子一次次击中心扉,所有的缘由,概莫如是。

何为音乐之美?音乐以格式,以韵律,以节奏,加之以动人的音色及富于渲染力的字符,涤荡人们的心灵,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它与哲学、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建筑作品一样,是人类情感和创造力的升华与提纯。而所有美的路径,最终通向自然之美、山水之美、高尚之美,真挚之美,心灵之美。而前述所有种种的美,我均能在小辫儿张云雷的音乐中感悟和体会。我承认,我对他是有所期待的,我并不在意所谓领域对他的评判与衡量,子非他,安知他之美?子非我,安知我不知他之美?在我心中,他并未所谓“跨界”,他其实一直在审美之巅。

张云雷历年演出(那年落雪为你唱一段乐府)(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