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欠苏联多少的债务吗?答案足以让你大吃一惊,86亿人民币。那你知道为了还清这笔天价的债务,我国花了多少年的时间吗?答案是14年,要知道,当时的我国还处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当时的人们一年的工资也就几百元,能用14年的时间还清欠苏联的所有债务,这是有多么的不可思议!那么,我们为何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欠下如此巨额的债务呢?为了还债,我们中华儿女又是如何上下一心,共度难关的?在这过程中,苏联这个曾经的“老大哥”又有怎样的举动呢?
我国曾欠下苏联巨额债务
1958年,对我国而言是极其不同寻常的。在这一年中,我们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苏联,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致使两国关系面临分道扬镳的局面。与此同时,随着关系的不断恶化,“债务”问题也渐渐显露在世人面前:我国欠苏联高达86亿元的债务。那这笔天价的债务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86亿元的债务是由三部分构成的。
抗美援朝战争,我国的立威之战
第一部分便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产生的军火债务。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起初,朝鲜军队旗开得胜、势如破竹,曾一度逼得韩军跳海。然而,让韩国搬来自己的救兵美军后,形势急速逆转,面对美军强悍的军事武器装备,朝鲜军队被打的节节败退,仓皇而逃。无奈之下,只能向只有一江之隔的我国寻求支援。
为了保护我国的领土安全,伟人再三考虑后,决定出兵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但是此时的我国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军事武器装备太过落后。当时的我国刚刚从战争的漩涡中走出来,再加上国民党在撤离前,还对国家进行了一番大规模的洗劫。所以当时的我们在经济上非常薄弱,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钱,我们的武器装备就不能更新换代,更别说研究军事科技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不仅如此,我们志愿军所要面对的敌人还是世界上头号军事强国老美,他们拥有机械化部队,想要靠我们往日的小米加步枪战胜他们,是难上加难。基于这些考虑,我们的伟人和周总理最后决定向“老大哥”苏联求助。而苏联听到我们的请求后,也是不假思索,欣然同意。那么,苏联为何会帮助我们呢?
或许会有人简单地认为,是因为当时的我国和苏联交好的缘故,虽然这个原因的确占据了一部分,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老美派兵加入朝鲜战争,给了苏联极大的危机感。
我军小米加步枪战术
二战结束后,世界便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开启了美苏争霸的时代。由于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双方都希望可以打败对方。而老美介入朝鲜战争中,让苏联大感不妙。要知道,朝鲜不仅距离我国较近,距离苏联也是十分近的。虽然苏联不满老美的举动,但为了避免与老美产生直接的对抗,他不愿将自己卷入这场战争中。而我国的参战,对苏联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助力。所以,才会出现苏联帮助我国的现象。
苏联方面经过认真的考虑后,同意向我国提供武器装备,然而这些武器并不是无偿的。但由于当时的我国经济十分有限,所以向苏联提出了通过租借的方式购买战争物资。但苏联并不同意。经过双方的不断协商后,最终决定按照,1950年的战争物资按照全价计算,1950年以后的物资则按半价计算。
苏联援助我国的坦克
就这样,协议达成,苏联开始向我国提供战略物资。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一共向我国提供了60个步兵师和23个空军师的武器装备。虽然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在二战时期,苏联使用过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武器装备对我国来说,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除了有老式武器外,还有一些先进的武器。如闻名全球的喀秋莎大炮,这也是当时在战场上,我国唯一一件领先美军的武器,让向来不可一世的美军吃尽了苦头。再比如米格15战机,让我志愿军成功夺回制空权,减轻了我志愿军地面部队的压力。其实,在苏联提供的米格15战机上,还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喀秋莎大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有力的作用
在一开始,苏联向我国提供的并不是米格15战机,而是米格9战机,要知道,这种战斗机的性能并不好,航程也短,非常不适合我志愿军。当我国提出异议后,向我军提供战略物资的苏联负责人,以提供的就是这些装备的理由打发了我们。后来,这件事情被斯大林知道后,他先后两次向我国表达真挚的歉意,并向我国提供了372架米格15战机。
事实上,苏联对我国的援助还是有诚意的,他们除了提供武器装备外,还帮助我国成功地培养出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飞行员。
苏联给我们提供的米格15战机
在这些武器装备的加持下,我志愿军凭借自己艰苦奋战,不畏强敌的精神,成功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因此可以说,苏联的武器装备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志愿军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我国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1954年,我国与苏联对抗美援朝期间的军事贷款进行了结算,我国欠下苏联9.8亿多卢布的债务,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30多亿,要知道,这在上个世纪50年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1955年,旅顺回归到祖国的怀抱中
第二部分便是1955年,我国欠苏联数十亿元的债务。
在我们的印象中,在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一些少数的南方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等,其余地方都已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事实上,并非如此。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948年,辽宁省就已经获得了解放,但该省的一个地区,却是在1955年才真正回归祖国怀抱的,而这个地方便是旅顺。
自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打开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后,旅顺就一直辗转在各个列强手中。它曾被沙俄侵占7年,被日本奴役40年,充分诉说了中国所遭遇的百年屈辱。因此历史上也有着“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之说。
“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
在1945年,也就是二战结束的那一年,国民政府在美苏的双重压力下,与苏联签署了所谓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并还承诺让当时的旅顺成为中苏海军的共享基地,让苏联使用三十年的时间。很明显,这就是一个不平等条约,而国民党为了获取美苏的支持,不惜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极其可恨,极其无耻!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明确表示新中国不会承认这些不平等条约,这也就是伟人所说的“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基于这样的政策,我国要求苏联尽快将旅顺还给我国。
1945年,国民政府与苏联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然而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我国为了自己的安全,派出大量的志愿军前去朝鲜支援作战,也因此将归还旅顺的事情暂且放下。直到1955年,此事才被再次提上议程。
由于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变动,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为了争取我国的支持,决定将旅顺归还我国。就这样,在1955年,旅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但是,当时驻守在旅顺的苏军在撤离时,由于很多大型的军事装备无法移走,再加上当时的我国正准备发展海军力量,于是赫鲁晓夫便提出将这些装备卖给我国。经过折算后,最终这批军事装备价值9.72亿卢布,换算成人民币则是30多亿。就这样,我国欠苏联的债务又多了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我国进行的援助建设
第三部分便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我国进行的援助建设。
在新中国成立时,老大哥苏联便对我国给予了诸多的帮助,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国更是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而苏联也因此加强了与我国的交往,中苏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在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两国便进入了蜜月期。
为了帮助我国发展经济,建设工业基础,苏联可是不藏私,倾其所有。中苏两国也因此签订了一系列的中苏经济条约。按照条约的规定,苏联将为我国提供各种机械装备,如卡车、机床等。
老照片:苏联对我国经济的援助
不得不承认,苏联在我国建国初期对我们的帮助确实很大,他们支援了包括煤炭、电力及钢铁等在内的50个重点行业,其中涉及的项目更是接近一千个。也正是因为有了苏联的这一系列帮助,让我国现代化的脚步变得更快更稳。然而,在关系友好时,还能将其看作是一种帮助和支援,对钱不钱的也不太看重,但是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更何况是国与国之间呢?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我国与苏联之间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在1958年,苏联更是向我国提出了一个无理的要求,那便是要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中苏联合舰队,并要在该地区建立长波电台。乍一听,或许会觉得这个提议也挺不错的,但在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个要求严重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
要知道,一旦同意了苏联的这个要求,我国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反观我国,只是一个成立了没几年的国家,不论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我国与苏联都是相差甚远。因此,所谓的中苏联合舰队,说白了就是苏联是这支舰队的实际掌控者。这也意味着,在我国的沿海地区,将会有一支我们无法掌控、并且实力极其强悍的海军力量,它的存在无疑会对我国的领土主权造成巨大的威胁。
因此,在苏联提出这样的要求后,便被我国伟人一口回绝,中苏关系也由此开始变得恶化。苏联便提出了收取这些装备和技术费用的要求。对此,我国也表示同意,但由于当时我国的经济实力非常有限,暂时无法直接支付,于是这笔费用也成为了债务的一部分。据统计,苏联在这一时期,对我国的援助价值2000多万卢布,折合人民币8000多万。
我国欠苏联86亿元的债务
就这样,三部分的债务累加下来,我国欠下苏联86亿元的债务。那么,如此庞大的债务,对我国有着怎样的影响?最后我国又是如何还清的?
86亿元,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毕竟当时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86亿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但伟人深知,比起要还清这个天文数字,背负债务对国家来说更加痛苦,毕竟在国际上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拿人钱财,受制于人。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工人工资表
对我国而言,好不容易摆脱屈辱,怎可因为此事就重回历史,与此同时,党中央也深知,要想让一个民族屹立不倒,就要实现民族独立。于是,伟人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后,在1960年向苏联承诺,在五年内还清所有的债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由于当时的我国的经济实力极其落后,因此在与苏联经过协商后,准备用优质的农产品进行还债。所谓的优质,就是要达到苏联的标准,在个头、色泽方面都要满足要求才行。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提出疑问,为何苏联会接受我国的这种以农产品还债的方式呢?
我国用优质农产品给苏联还债
这是因为当时的苏联,重视重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再加上苏联地处寒冷地带,有些农作物是无法生存的,所以苏联其实是非常缺乏农产品的,对于我国提供的鸡肉、猪肉、鸡蛋、苹果等农产品,苏联也是有极大的需求。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苏联才会欣然同意这种方式。
然而,对于当时的我国人民来说,这种方式是一种折磨。因为在1960年,我国已经进入了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自然灾害的原因,全国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危机。但为了争取还清债务,不受制于苏联,我国人民卯足劲儿的搞生产,勒紧裤腰带的去节省。
我国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的状态
就拿河南省来说,当时它是我国的生猪和粮食生产大省。仅在河南省会城市郑州,在冬季前后的半年时间里,每天要杀的生猪就高达5000多头,然而这些猪却不供应本地市场,基本都用来偿还债务。也是因此,在三年困难时期,河南成为了全国最困难的省份之一。
随着国内粮食的短缺越发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饥荒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局面,国家决定停止用粮食还债的举措,转而用矿产资源来还债。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地下更是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品,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说,矿产品的价值比农产品要大的多,还起债务来,更为轻松,再加上我国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对矿产品的需求并不大。但是对于苏联来说,就是截然相反。
用矿产资源来还债
因此,我国决定拿矿产品来还债。而苏联也是欣然同意。就这样,我国开始积极进行资源勘测和开发项目,并向苏联运输矿产。其中,有一个矿就让我国还清了40%的苏联债务,而这个矿便是新疆的可可托海三号矿。
要知道,可可托海有着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同时也被中外地质学者称为“心目中麦加圣地”。在可可托海的三号矿里,就有着一种可以用来造火箭、造卫星的金属材料钽铌。这种矿物质,对当时正与老美进行太空竞赛的苏联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新疆的可可托海三号矿
在接到政府的指令后,新疆地区的冶金局长在寒冬时节,亲自带领职工开启了一场稀有金属开采大会战。他们在零下40度的天气里,他们昼夜不停,迎着寒风开采矿产,对还清苏联债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用矿产品代替农产品偿还债务的决定是充满智慧,这不仅大大减轻了我国的还债压力,还缩短了还债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就这样,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提前一年顺利还清了对苏联的全部债务。
所谓“无债一身轻”,当还清这86亿的债务后,全国人民送了一口气,民族自信心随之提高,我们开始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同时也在国际上赢得了信任和尊重,并收获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可可托海三号矿:一场稀有金属开采大会战
其实,在一开始,苏联并没有想要我国还清这笔债务,这不过是赫鲁晓夫当时逼迫我国的一种手段。因此,当我国明确表示,同意还清这笔债务时,赫鲁晓夫是十分震惊的。对于我国仅用十四年的时间,就还清了所有的债务,更是感到极大的不可思议。
对于苏联的这笔债务,我国人民一直存在着一个观点,那就是苏联逼债。对于这个问题,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是因为没有官方的文件对此进行说明,但更多的人认为苏联曾向我国逼债。而原因有二。
苏联逼债?
第一便是在1960年,苏联曾夸大我国欠他们的债务数额。在1960年,苏联曾明确表示,我国需要偿还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所欠下的“350亿”元债务,要知道,我国在抗美援朝期间,所欠下的债务只有30多亿元,而苏联一张口就将这个数额扩大了十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苏联的这一行为确实可以算的上是逼债。
第二便是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我国权威的报纸《人民日报》曾刊登了一篇关于苏联逼债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当年参与偿还苏联债务谈判的领导所写的,在其中便有这样一句话,苏联为了向我国逼债,撤离了所有援助我国的专家,以此来对我国施加压力。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确对我国进行逼债。
不仅如此,《外贸通报》在1961年,曾写到,苏联的一些东欧加盟国也参与了逼债行动,当时的德国被美苏一分为二,属于苏联阵营的德国还明目张胆的向我国要债。试想一下,如果背后没有苏联的指使,德国会这样做吗?因此,从这些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联的确是有逼债的举动。
我国成为当时的唯一一个无债国
1969年,一则消息震惊了全球,我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无外债,也无内债的国家。那么,我国当时的内债是指什么,又是如何偿还的呢?
由于新中国成立之时,国家一穷二白,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其中,财政收支形势十分严峻。为了缓解这样的情况,我国开始发行公债,并以实物来进行。换句话说,就是以实物来购买公债,偿还也是用实物来进行,如米面粮油等。1950年,我国发行了2亿元的公债,偿还期则是五年。
1950年,我国发行的公债
1954年,为了发展工业,我国制定了“一五计划”,但由于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我国决定再一次发行债券。而最后一次发行就是在1958年,当时共发行了6.3亿元的公债,按照规定,将在1968年偿还完毕。
就这样,在1968年时,我国不仅偿还了外债,还偿还了内债。也因此,在当时“既无外债,也无内债”成为了我国的宣传标语,也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1958年,发行的公债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这次债务虽然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伤害,但经过此事,不仅加强了民族间的团结,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更认识到只有靠自己,才能丰衣足食。自己强大了,才能不受制于人。
时至今日,有许多国家愿意来我国投资,与当时我们按时偿还苏联债务有着极大的联系,让他们看到了我们是诚实守信之人。对于苏联当时的援助,我们的确需要感谢他们,但是后期的中苏关系恶化,只能说利益才是衡量国与国关系的最重要标准,视频前的各位认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