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九辩》《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可见,在屈原之后,还有一批受屈原影响的楚辞作家但由于时代久远,他们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仅有宋玉的作品传世附在宋玉名下的作品甚多,但真正可信的,只有《九辩》一篇,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屈原及其作品中的悲剧美?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屈原及其作品中的悲剧美(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

屈原及其作品中的悲剧美

.宋玉《九辩》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可见,在屈原之后,还有一批受屈原影响的楚辞作家。但由于时代久远,他们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仅有宋玉的作品传世。附在宋玉名下的作品甚多,但真正可信的,只有《九辩》一篇。

《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抒发他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楚国黑暗的现实政治,作品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哀怨,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其中最动人的是对秋景的描绘。诗中刻画了秋景的种种凄怆寂寞,并将其与自身的惆怅失意、悲凉凄怆的感情融为一体,主客和谐、情与景交织,感人至深,常引起后人共鸣。中国文学史上“悲秋”的主题,实由此发端。

二、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屈原忧愤深广的爱国情怀,独立不迁的峻洁人格和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批判精神,影响了后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屈原的遭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直的文人士子普遍经历的。他们在逆境中常引屈原为知己,保持特立独行的节操,坚持为真理“上下求索”、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为中国传统精神增添了一股深沉刚烈之气。汉初的贾谊谪迁长沙,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吊屈原赋》;司马迁发愤著书,写下了不朽巨著《史记》杜甫、柳宗元、陆游等也都受到屈原精神的鼓舞。

2.屈原诗歌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也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这种诗歌形式无论是在句式还是在结构上,都较《诗经》更为自由且富于变化。就句式而言,楚辞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就语言描写而言,楚辞善于渲染、形容,词语繁富,很重视外在形式的美感,这为汉代赋体文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其次,浪漫的精神气质。主要表现为感情的热烈奔放,对理想的追求,以及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凸现,幻想、神话等表现手法的运用等。《离骚》、《九歌》、《招魂》、《天问》中有不少神话或神话现象描写,使得诗歌具有飘渺迷离、谲怪神奇的美学特征,对李白、李贺等后世诗人产生巨大影响。再次,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对后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创造性地将香草美人与自身的生平遭遇、人格精神和情感经历结合起来,赢得了后世文人的认同,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香草美人文学传统。如张衡《四愁诗》效屈原以美人喻君子,曹植《洛神赋》,陈子昴、李贺等的咏物诗,显然都受到楚辞香草美人传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