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铉年轻时的颜值(李承铉翻红斯文败类)(1)

(李承铉。IC photo / 图)

热播中的《披荆斩棘的哥哥》,成功地让不少哥哥翻红了。李承铉是吃到这个节目最多红利的哥哥之一,此前大多数人是因为他是戚薇的丈夫认识他的,这档综艺则让人看到了作为艺人的李承铉的魅力。尤其是他的初舞台solo表演,身着黑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用低沉又魅惑的声音唱着《天上飞》,这个“斯文败类”式的造型让不少女粉丝为之癫狂。

“斯文败类”不仅是一种造型,也是一种气质,广泛出没在影视剧中并让人为之着迷。这一类型的吸引力究竟在哪?

造型上的特点

“斯文败类”原本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知书达理,实则一肚子坏水的人。但如今网友使用“斯文败类”时,也常常把它当作一个中性词或褒义词,它指涉的是一种有魅力的个人气质:外表斯文帅气,内心看起来颇有城府或腹黑,二者之间具备一种反差感。

从造型上看,“斯文败类”的典型特点是西装革履再搭配一副金丝眼镜。当前市面上的一些顶流都尝试过这个造型,包括易烊千玺、王一博、刘昊然、李现、肖战、陈伟霆、范丞丞等人。版型好看又贴身的西装,不仅衬托着这些男明星优越的身材,同时也营造出一种商务精英感,增添了成熟的男性吸引力。

金丝眼镜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金丝眼镜的金丝边带有一点冷感,金丝眼镜无论是方框还是圆框镜面都稍大,宽镜框调和长中庭,可以衬托出脸型的清冽。明星的眼神也特别关键,喜笑颜开或嘻嘻哈哈就会让造型破功,严肃的表情、犀利而聚焦的眼神,就会让眼神显得充满穿透力,眼镜压抑着这份穿透力,内里的汹涌就愈发澎湃。

可以说,“斯文败类”造型的魅惑就在于它具备强大的性张力:斯文与狂野、平静与癫狂、如沐春风又神秘莫测……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气质完美地融合在一个人身上,自然增加了他人探索的欲望。

也要残酷指出的是:并不是高端的定制西服和价格不菲的金丝眼镜一搭配,就成为迷人的“斯文败类”了。这一造型要成功还得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得长得清冷好看,皮肤细腻、唇红齿白,带有一点贵气和书卷气。

太圆太胖的脸型,与“斯文败类”没什么关系,可能会让人觉得像书呆子或者账房先生。就比如沈腾也有金丝眼镜的造型,可他圆润的脸型和喜剧的气质,让人看了就想亲切地喊一声“大叔你好啊”。太硬汉或太邻家弟弟的气质,也很难与“斯文败类”联系起来,前者不够斯文,后者难有城府。

李承铉年轻时的颜值(李承铉翻红斯文败类)(2)

(IC photo / 图)

人性的复杂

回想起来,影视剧中有不少经典的“斯文败类”形象。他们不仅仅是“斯文”,也真的是“败类”。但这类形象给观众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这当然不是说观众“三观不正”,而是从人物塑造和美学价值上说,“斯文败类”是典型的圆形人物,审美价值很高。

比如吴启华的不少现代造型,都颇得“斯文败类”的神韵。《流氓大亨》里他饰演的钟伟舜,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为了得到更多的金钱和权力,一边玩弄女性一边借着女性往上爬。《流氓大亨》奠定了吴启华的奸角形象。1991年他在电影《阮玲玉》里饰演害惨阮玲玉的大渣男张达民。张达民足够懦弱足够无能足够气人,但吴启华版的张达民又足够帅气足够脆弱,阮玲玉对他难以割舍的情感能够让观众信服……之后吴启华的戏路不断拓宽,也有程至美这样的忠角,但还是不少人认为他演的现代装的奸角更带感。

郑伊健在1990年TVB剧《天若有情》里饰演的鲁德培,更是被观众称为“斯文败类”的天花板。当时才23岁的郑伊健,真的是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剧中他短发小背头、帅气西装、一副金丝眼镜,眼神冷感又玩世不恭。而鲁德培的人设也相当癫狂。他年纪轻轻就走上作奸犯科的道路,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幼年与母亲的分歧,让他产生了厌女心理,当吴岱融饰演的港生出现后,就成了他的追求目标。为了得手,他先是离间了港生与女友的感情,之后更是利用港生情绪崩溃时,霸王硬上弓。让他始料未及的是,港生竟然是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这让他对港生的感情带有了乱伦的意味……

《天若有情》在B站上翻红后,很多观众被尺度惊掉了下巴:30年前的TVB剧竟然这么“超前”,这么敢拍。鲁德培也让观众看到行走的“斯文败类”。他儒雅帅气,走路带风,谈吐优雅;但私底下的他却是一个“败类”,残忍暴力,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软弱。他既凶狠,他也是破碎的,有一种濒临毁灭的脆弱感。

除此之外,经典的“斯文败类”还有《今生无悔》里温兆伦饰演的高天俊,《黑冰》里王志文饰演的郭小鹏,《黑洞》里陈道明饰演的聂明宇,《千山暮雪》里刘恺威饰演的莫绍谦,《无间道2》里吴镇宇饰演的倪永孝,《无间双龙》里小栗旬饰演的段野龙哉,《他人即地狱》里李栋旭饰演的徐文祖,等等。

如果说当前流行的“斯文败类”主要是一种造型,一种剔除了杂质的单薄的气质;那么影视作品中的“斯文败类”,则充分体现出人性的复杂。这些角色人前斯文优雅、自律自制、不动声色,但实际上他们腹黑狠辣。而他们之所以走上歧路,常常与他们破碎的成长经历有关,他们内心有不为人知的黑洞,他们有不敢触碰的脆弱。一旦有人能够走进他们的内心,他们则可能比谁都深情,也因为深情而癫狂。

相较于那些伟光正的角色,“斯文败类”让观众看到人性的深度,对人性有更多省思;同时让观众又爱又恨,既恐惧又偶尔心生同情。有些遗憾的是,如今影视创作“三观党”横行,这类复杂角色反而很少见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只能在自家爱豆“斯文败类”的造型里感受那种转瞬即逝的人性张力,但这终究是纸面上的、定格的、没有杂质的,而非流动的、有深度的、斑驳的——这反而有点让人怀念以前野生野长的影视剧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