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外,一见杨过误终身。”郭襄四十岁以后在峨眉山出家,并开创了一个门派,名为峨眉派,武林中人念起郭襄,无不尊称为“郭女侠”,郭襄曾经收了一个亲传弟子,法号为风陵师太,目的是为了纪念在风陵渡与杨过初次相遇,风陵师太看似郭襄徒弟,但在我看来,她也有可能是杨过与郭襄的女儿,书中三个细节比较关键。

细节一:郭襄并非一辈子见不到杨过

杨过和郭襄风陵渡在哪(风陵师太的父母是杨过与郭襄)(1)

郭襄爱了杨过一辈子,也寻了杨过一辈子,在旧版作品中,郭襄到死都没能见到杨过,书中是这样写的:

此后数十年中,郭襄足迹遍于天下,到处寻访杨过和小龙女夫妇,当真是情之所钟,至老不悔。但杨过夫妇竟是从此不知所终,再不在人间一现侠踪。

旧版作品比较残酷,金老先生便在新修版中再次修改,改成了这个样子:

墓中出来两名侍女,说道杨过夫妇出外未归,招待郭襄在古墓中住了三天等候。但杨过夫妇未说明归期,郭襄便又出来随意行走,她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始终没听到有人说起神雕大侠杨过的近讯。

如此一来,郭襄就有机会见到杨过了,毕竟当时见不到,可她毕竟知道杨过的住处了,以后每个月来一次,每年来一次,总有一次能蹲到杨过,所以两人有可能再续前缘。

细节二:小龙女可能死了

杨过和郭襄风陵渡在哪(风陵师太的父母是杨过与郭襄)(2)

断肠崖底,杨过见到小龙女后,最关心的是她体内的剧毒,小龙女是这样回答的:

“......初时每日发作一两次,到后来数日一次,进而数月一发,最近五六年来居然一次也没再发,想是已经好了。”

这是小龙女的话,并非金庸独白,且金老先生曾断定小龙女的剧毒“灵丹仙药”都无法救治,试问怎会因使用白鱼、蜂蜜这样的寻常食物便能解毒?

细节三:“箫长琴短”与“大过卦”

杨过和郭襄风陵渡在哪(风陵师太的父母是杨过与郭襄)(3)

金庸作品文化底蕴很深,如降龙十八掌许多招式名称源自《周易》,《天龙八部》诸多人物如萧峰、段誉、虚竹等人的命运都与佛家“天龙八部”所代表的的八种鬼神联系在一起,同理,《神雕侠侣》杨过的人生其实也与《周易》联系在一起。

首先杨过便是“乾卦”所影射的那条龙,所以配他“小龙女”,他这一生本就符合“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且“乾卦”有“潜龙”、“见龙”、“飞龙”、“亢龙”、“群龙无首”之分,正代表杨过一生的阶段。最后“群龙无首”即表明杨过隐居武林之外,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此外他与“大过卦”也有联系,“大过卦”中有一爻辞:九二: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大过”即影射中年杨过(不是小杨过了),这里说老夫得其少妻,不正影射杨过与郭襄吗?

杨过和郭襄风陵渡在哪(风陵师太的父母是杨过与郭襄)(4)

其次是“箫长琴短”,许多读者认为箫长琴短不过是因为古墓派乐器造型奇特而已,但金庸小说草灰蛇线极多,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往往含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箫长琴短”不正影射箫优于琴,琴短便该续弦了。

所以结合以上三个细节来看,杨过、小龙女、郭襄三人之后的关系或许是这样:

小龙女剧毒复发,杨过无力回天。郭襄得知讯息,入古墓安慰杨过。她本有“大龙女”之梦想,日久生情,取代小龙女,生风陵师太,并非不可能。至于出家,或许正是因为杨过因伤心过度而死(古墓武功最忌“相思”二字),她无奈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