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路延

在《红楼梦》一书里,关于中秋节的笔墨并不少,共出现了三回。

首次就是此书的第一回,当时还是落魄书生的贾雨村,得到了甄士隐接济,某日“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正是中秋光景,而贾雨村酒兴正浓时,也赋诗一首: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语带吉兆,所以甄士隐会贺他“今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日可接履于云霄之上了”,果断就赠了五十两白银当盘缠,甄士隐心厚,估计想不到后来贾雨村发达之后,竟会不报今日之恩,把英莲(香菱)送给了薛大傻子。

一次更为含蓄,是此书第十一回,王夫人问起秦可卿的病,尤氏就回“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玩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中秋还健康无虞的秦可卿,怎么就突然病了?这就值得深究了,毕竟焦大骂过“爬灰的爬灰”,毕竟据说《红楼梦》又删过几回。

红楼梦是怎么过端午节的(红楼梦是怎么过中秋的)(1)

剩下这一次,则写得详尽,第七十五回、第七十六回都有叙述,其中可一窥《红楼梦》中人是如何过中秋节的,如今且一一道来。

先写得倒是宁府,有人回贾珍,说“西瓜月饼都全了,只待分派送人”,说谁呢?自然要孝敬贾母等长辈,或者还有叔伯兄弟,乌进孝一节就写过,“送过荣府里来,然后自己留了家中所用的,余者派出等第,一份一份的堆在月台底下,命人将族中子侄唤来分给他们。”

而后一回则写到了贾母点评他的礼物,“你昨日送来的月饼好。西瓜看着倒好,打开却也不怎么样”,月饼、西瓜做何用?先是祭月,你看书里就写了“嘉荫堂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烛,陈设着瓜果月饼等物……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

在古代,有秋分祭月的习俗,《礼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说的是中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不止君王,民间也是如此,《帝京景物略》里,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的描述,也就是中秋时,须备上月饼瓜果等物,对月拜祭,正和贾府一致。

在向《红楼梦》致敬的《京华烟云》里,也曾写过姚家开螃蟹宴庆中秋,贾府过中秋未必没有螃蟹吃,只是之前史湘云请客时写过,估计曹翁不会赘笔,而宁府的中秋前一日,则是“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备了一桌菜蔬果品”。

吃了自然也有玩,这次玩得是击鼓传花,贾母便命折一枝桂花来,叫个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若花在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中秋可不是“冷霜无声湿桂花”之时,用桂花正好应景,连一贯正经的贾政,这次都说了个笑话,说的是一个男的怕老婆。

有游戏,还得有音乐,贾母是最会玩的,于是“因见月至天中,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 猛不防那壁里桂花树下,呜咽悠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静,真令人烦心顿释,万虑齐除”,贾珍比她热闹,是“命佩凤吹箫,文花唱曲。喉清韵雅,甚令人心动神移”。

只可以这次中秋并非吉兆,贾珍和姬妾换盏更酌之际,就忽听墙下有人长叹之声“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这异象究竟是何,也未说个究竟,或者正如秦可卿曾经给王熙凤托梦,寓意气数将尽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