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窑曾是天津精神病院的所在地,所以在1970到1990年代,吴家窑三个字也成了精神病的代名词。

李伯祥和马三立谁的辈分高(吴家窑的孩子爬墙头就能看马三立李润杰骆玉笙)(1)

但如果提到吴家窑,只想到精神病,那可有点对不住它,吴家窑不但是天津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也是旧城区改造的首个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开始,天津市开始规划建设七处工人新村住宅,七个工人新村用的是同一套图纸,所以房子都一个模样,放眼望去全是一排排的平房,吴家窑就是其中之一。1953年,又在德才里、团结里、友好里、先进里、劳卫里盖房五万平方米,八十万职工和家属告别了窝铺、棚户和土坯房。

路北边的吴家窑工人新村的“段儿房”共分为十五段,是棉纺厂、造纸厂、轮胎厂、染化厂等企业的工人宿舍。每四段之间有一条路,即吴家窑一、二、三、四号路。

其中一号路延长了不少,二号路、四号路没变化,三号路1968年拓宽后与河西区气象台路相接,就随之消失了。

李伯祥和马三立谁的辈分高(吴家窑的孩子爬墙头就能看马三立李润杰骆玉笙)(2)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吴家窑工人新村遭到了很大破坏,82年起开始陆续改建,1984旧城区改造任务的首个项目就是吴家窑工人新村。从80年代的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的工人新村五段至九段已经不见了,改造后称为“新建村”

今天的吴家窑虽在马场街的管辖范围内,但实际上它的范围横跨了和平、河西两个区,泛指东起贵州路,西至卫津路,南到平山道,北临同安道围成的区域,因为一系列重要企业都在吴家窑大街南侧。

如今天津的安定医院已经搬到柳林,吴家窑大街已经摆脱了骂人词汇的噩梦。

有人怀念吴家窑大街周边的几个楼群,他说:所谓的吴家窑大街九号楼是一个两座楼对面的院子,一共有八个门洞,可偏偏叫九号楼。

李伯祥和马三立谁的辈分高(吴家窑的孩子爬墙头就能看马三立李润杰骆玉笙)(3)

那时的吴家窑大街不宽,逼仄,这边是楼房,对面就是低矮的平房,好像一条路有着两种身份的人居住。

九号楼大院旁边是天津越剧团,后来是天津曲艺团。我们翻过墙头就能看到骆玉笙唱京韵大鼓,李润杰说快板书,马三立说相声。那时曲艺团也不轰我们,我们就在里面受到大师级的艺术熏陶,真是福分!

另外,过了曲艺团就是友谊罐头厂(现森淼公寓一带),过了友谊罐头厂就是越胜楼。

越胜楼的馄饨……绝对是富强粉的,里边的肉馅儿很鲜美。馄饨很小,不像天津别的地方那么大,但小却很有嚼头儿。那时一碗馄饨八分钱,顶两碗豆腐脑。所以每次吃馄饨都算是奢侈,需要存上半个月才能享受美餐。

九号楼大院隔壁是先进里,外形与德才里和佟楼花园那边的劳卫里差不多,还有马场道的团结里,据说是一个图纸。

李伯祥和马三立谁的辈分高(吴家窑的孩子爬墙头就能看马三立李润杰骆玉笙)(4)

先进里,那里有一个退休的老相声演员,天热的时候每天在大树下给徒弟们传艺。我就搬个马扎在旁边听,有的徒弟总想撵我,那个老相声演员说,这孩子是我邻居。在那里我听着《白事会》《阴阳五行》《大保镖》等。那个老相声演员很干净,光头,穿着没有领子的白衬衫,拖着靸鞋。

后来,九号楼大院,隔壁的先进里、劳卫里、德才里,那早点铺都没了,连味道都散尽了。

李伯祥和马三立谁的辈分高(吴家窑的孩子爬墙头就能看马三立李润杰骆玉笙)(5)

如今的吴家窑大街,是中环线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