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吹响了集结号 脱贫攻坚进行时(1)

三里镇至乐梅公路修通,小朋友开心地走在上学路上。(颜忠 摄)

打赢脱贫攻坚战已经吹响了集结号 脱贫攻坚进行时(2)

村里的道路已硬化。(胡佳坤 摄)

12月2日,从南宁远道而来的西瓜种植专家覃丽娜,从武宣县城乘车30分钟,赶到武宣镇卜玉村,为30多名村民传授西瓜种植技术。“现在交通方便多了,要是在几年前,专家得提前一天来到县城,第二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进村。”卜玉村村民小组组长庾芳珍说。

记者了解到,如今,不只是卜玉村,武宣县142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畅率达100%;524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路率达100%。有了硬化路,村民出行更方便,武宣县借着交通、文化等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修建农村路 产业走上快车道

三面环水的武宣镇卜玉村,与县城只隔着一条黔江,但因交通不便,与外界长期隔离。全村地处高岭,只有山地,只能种植木薯、西瓜、甘蔗、黄皮果等农作物。长期以来,只有一条陡峭的山路通往外界,产业得不到发展。

多年来,村里种植的农作物一路颠簸运到街上已经烂掉,更没有商贩前来收购。村民收入少,生活艰难。为了谋生,村里的男人只好外出打工,村里常住人口都是老少妇幼,被称为“女人村”。

“以前村里不通路,种植的木薯、甘蔗、西瓜等农作物只能肩挑到河边,再通过船只运送到对岸,接着挑到码头,卖给商贩。”70岁的村民李兰贞对此颇有感触。

想致富,先修路。2014年,村民庾芳珍从广东回来,被选为卜玉村村民小组长。她主动到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发动村民修路。经过一番努力,2018年,一条4.5米宽、4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通进了村里。

“现在,村民开车30分钟就可以到县城。”庾芳珍如今还记得村里的路修通以后,全村人都很高兴,现在村里种植的农作物几乎不愁卖,价钱也越来越高。

近几年,卜玉村通过“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模式,发展砂糖黄皮果300多亩,真正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特色,带动了产业发展。

通路率达100% 村民出行更便捷

修通水泥路带给卜玉村的改变,只是武宣县建设“四好农村路”的一个缩影。该县三里镇至长乐村委乐梅村原是沙土路,一到下雨天道路就泥泞不堪。修通水泥路后,村民出行,小孩上学更加方便了。

“以前村里的小孩到镇上读书,家长接送小孩很不方便。”村民覃太红说,修通水泥路后,校车开到屯里,家长无须来回接送。

今年1月,禄新乡至思灵乡公路正式投入使用,解决了沿线瑶兰、上堂、地有、古樟、灵池五个行政村出行难问题,串起武宣县10个乡镇。这标志着武宣县正式实现“乡乡通二级路”的目标,成为来宾市首个实现“乡乡通二级路”的县份。

如今,武宣县142个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畅率达100%;524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路率达100%。此外,投放各乡镇的农村客运班车100多辆,公交车10多辆。

建“黄金”路 发展旅游致富快

乡村路的修通,让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东乡镇下莲塘村是自治区特色文化名村,距武宣县城27公里,东乡镇3公里,百崖大峡谷10公里。村中有“将军第”清代民居楼、古庄园,被称为“将军之乡”“古庄园之乡”,人文底蕴深厚。

借着交通、文化底蕴优势,下莲塘村致力于发展乡村旅游业。今年10月,该村开展了“葵花节”系列活动,吸引大批外地游客前来“打卡”。

今年59岁的村民李素兰,年轻时在广东打工。2012年,李素兰了解到村里开发旅游业,毅然返乡。平时除种植农作物外,每到周末、节假日,李素兰就制作葱粑粑、糯米糍粑、萝卜酸等小吃拿到景区售卖。一年下来,除了补贴家用,还能存到一些钱。

“以前交通不便利,村里几乎没有游客,没想到这些古建筑、山水田园也能吸引游客。”李素兰说,如今节假日游客增多,旅游业的发展,让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武宣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立昌表示,东乡镇至百崖大峡谷公路现已完成升级改造,待景区升级改造后,游客前往景区观光更方便。

接下来,武宣县交通运输局计划修通从武宣百崖大峡谷至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道路。届时,武宣至金秀便会形成一条“黄金”旅游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