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

家长可千万别简单地以为孩子只是感冒了

因为——

不只是感冒才会引起小儿发烧

其他一些病症也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近日,钱江晚报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

出生才40多天的圆圆(化名)发烧、不愿吃奶,到医院就诊,才发现竟是身体感染了细菌导致,幸好救治及时,孩子捡回一条命!

杭州宝宝发烧不愿吃奶

一查细菌已进入大脑!

宝宝每次生病都会细菌感染(竟感染细菌险丢命)(1)

圆圆白天就不愿意吃奶,睡觉的时间明显增多,哭声也变弱,晚上竟还发烧了,测腋温有38.5℃,父母赶紧将圆圆送至杭州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急诊。接诊医生发现圆圆精神反应也不好,判断孩子有严重感染可能,要住院治疗!

到病房后,在开通静脉通道过程中,圆圆突然出现抽筋,翻白眼、手脚抖动、脸色青紫、没有意识……

凭借临床经验,值班医生判断圆圆“细菌性脑膜炎”可能性很大,需要进行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检查结果如医生预料的,脑脊液中白细胞竟多达6200ul(正常值0-10ul),而血液细菌感染指标也非常高,医生可以确定圆圆是细菌引起的全身严重感染,细菌进入大脑引起了“细菌性脑膜炎”。

进一步化验后,终于明确造成圆圆感染的罪魁祸首——“脑膜炎奈瑟氏球菌”,也就是说圆圆患的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所幸,细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圆圆治愈出院。

但圆圆怎么会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它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初期的表现很像感冒

宝宝每次生病都会细菌感染(竟感染细菌险丢命)(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又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由于在发病初期的表现很像感冒,因此极易误判。

流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进入呼吸道黏膜,病菌存在于鼻咽腔分泌物中,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继续传播,若免疫力弱,病菌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繁殖形成败血症,进一步侵犯脑膜和脊髓膜,引发脑脊髓膜炎。

圆圆在生病前,刚随父母从老家坐车来余杭,车上人多,给了细菌交叉感染的机会,年幼的圆圆才不幸中招。

虽然流脑和引起感冒的病毒不同,但在潜伏期,它们的表现却是相同的。尤其在发病的头一两天,要想区分非常难。因此,一旦发现还有哪些症状和感冒有着细微的不同,就要及时就医。

尤其是流脑,据说每10个流脑病例中,就有一个被误认为是感冒。流脑一般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每年的3-5月是发病高峰期。

宝宝每次生病都会细菌感染(竟感染细菌险丢命)(3)

除了发烧,头痛、喷射状呕吐也是流脑典型的症状。流脑在病初,还有鼻炎、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症状,但常常容易被忽视。

随着病程发展,高热,寒战、乏力、哭闹不安,大孩子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出现。

而小宝宝这些症状不明显,表现为拒乳拒食、活动明显减少、囟门隆起、皮肤瘀点瘀斑,甚至出现抽筋。因此——

当宝宝出现不明原因发烧、咳嗽、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很快就出现高热、精神差、不吃奶等症状,家长要警惕,赶紧到医院检查。

如何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宝宝每次生病都会细菌感染(竟感染细菌险丢命)(4)

小康妹儿为大家收集了一些资料,希望能提供帮助:

1.接种流脑疫苗。在流脑流行季节前进行流脑疫苗接种(接种对象为6月龄-15周岁儿童)。接种后孩子要注意休息,多喝水,暂不洗澡,不做剧烈运动。

2.流行高峰期,尽量少带宝宝去人口密集的场所(6月龄以下无法接种流脑疫苗宝宝预防的关键)。

3.父母要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宝宝出现可疑症状,应马上就医,减少传播,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4.给宝宝多喂水,让宝宝多吃蔬菜和水果,让宝宝多运动,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

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保持室内通风,经常晒宝宝的衣服、被子,多带宝宝晒太阳。

小康妹儿提醒:

感冒发烧可能隐藏大问题

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宝宝每次生病都会细菌感染(竟感染细菌险丢命)(5)

内容整合自钱江晚报、都市快报、生命时报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