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1月19日,山西忻州原科委老办公区进行拆迁,一批被雇佣过来的工人正在进行地基清理工作。

突然,一位叫张有昌的工人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圆柱形小物件,像个小铁块一样。他也没多想,顺手就放在了口袋里。

此时他还不知道,就因为这一随手的动作,将会带来多大的灾难。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

怎么也查不出病因的疾病

刚捡到小物件不久,张有昌就觉得胃里一阵翻滚,难受得紧。还没到饭点,他就早早请假回了家。

“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怀有身孕的妻子还没跟他说完话,张有昌整个人就蜷缩在床上。

不一会儿,他干呕一声,吐了不少东西出来。这时妻子才意识到情况不妙,想要送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但张有昌只觉得是吃坏了肚子,摇了摇头,想着撑一会儿就好了。他也不想去医院,指不定又要花一大笔钱,妻子只好由他。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2)

到了下午,张有昌也没有去工地,反倒是他“吃坏了”的肚子越来越难受。无奈之下,只能去忻州一医院检查。

可一番检查下来之后,医生却没有查出病因。但是病人上吐下泻、浑身难受,肯定也不是作假。本着负责的态度,医生让他留下来观察一晚。

由于妻子怀有身孕,张有昌让妻子先回了家,留下了二哥张有双陪护。

当天晚上,张有昌彻夜难眠,被折磨的死去活来,二哥也被他折腾了一夜没睡觉。

但不曾想,第二天的情况更糟糕。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3)

被折磨一夜的张有昌,次日身体又有了新的变化。除了持续的肚子痛、浑身难受,他的脸颊、双腮都出现了明显的紫色。

“医生,我究竟怎么了?”

面对张有昌的询问,医生脸上也有些许无奈。经过一天一夜的观察,医院愣是没有查出病因,难道是什么没出现过的新疾病?

医生也没有给出准确结果,张有昌一颗心沉到了低谷。本想回家的他,在医生、亲友的劝说下,继续留在了医院观察。

可就在医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另一个消息让众人彻底慌了——张有昌的二哥张有双也出现了类似病状。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4)

检查之后,两兄弟病症几乎一模一样。在排除了遗传病等情况下,医生只想到了一种可能:传染病,而且是一种从未见过的传染病!

想到这,医院急忙进行部署。除了将两人进行单独隔离之外,还排查了每一位和两人接触的人。

又过去了两三天,兄弟俩病症越来越严重,而医院也没有出现第三例类似病症,医生建议将他们送往省医院。也许在那里,能查出具体的病因。

就这样,两兄弟被转入了省医院。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5)

双双撒手人寰

到省医院之后,两兄弟接受了全面检查。

诊断之初,医生觉得是食物中毒,可当看到更多的检查报告之后,又觉得是一种罕见的传染病。

医生发现两兄弟白细胞含量都比较低,于是就开具了相关方面的药物,但是病情却丝毫未见好转。

在医院诊断病因这段时间,张有昌、张有双两兄弟身体状况一日比一日差。从最初的浑身难受、上吐下泻,变成如今浑身长满水泡,头发大把大把脱落。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6)

睡不着、吃不下,两兄弟被折磨的不成人样。瞧着病床上瘦的皮包骨的两兄弟,张父欲哭无泪。他实在想不明白,几天前还精神抖擞、在工地上干活的儿子,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当下他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可当得到医生“尚未查出病因”的回复后,张父彻底陷入了绝望。如今连病症都查不出来,那岂不是只有等死?

面对医院的检查结果,张父怒不可遏:既然是等死,那也不能死在医院!

在省医院求助无果,张父最终还是气愤地带着俩儿子回老家了。

但回家没多久,张有昌、张有双两人的情况更糟了,到最后甚至上气不接下气,最终都撒手人寰。

可噩耗远不止于此。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7)

就在全家处理完两兄弟的丧事后,张父和张有昌妻子张芳也出现了掉头发、上吐下泻的症状。

这让一家人绝望了,恐怖的气氛弥漫至整个家庭,就连周遭村民也人人自危。

谁都不清楚张家人究竟怎么了,一时间谣言四起,各种光怪陆离的传说相继传了出来,这让张父愈加绝望。

张父本来身体就不好,再加上之前先是和医院生气,后来两个儿子相继离世,种种精神上的打击加上如今自己也得了怪病,让老人再也扛不住了,没多久张父也去世了。

临去世前,他对儿媳妇张芳嘱咐道:“儿媳妇,咱们不省钱了,我给你留笔钱,你去北京检查,我们死也要死个明白!”

就这样,张父将家中唯一的积蓄交到了张芳的手中。张芳拿着公公的钱来到了北京。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8)

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当年纪轻轻却快要谢顶的张芳住进医院后,医院立马组建了一支专家团队就诊。

在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专家们根据她的检查报告单得出结论——张芳可能患上了“放射病”。

再结合张芳提供的消息,一个近乎于不可能的想法浮现在医生的脑海:有放射性物质暴露。

一想到这,专家立马上报给了国家。在政府的查询下,真相这才浮出水面。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9)

时间回到1973年9月,这一年忻州向科技局报告,希望能用一种叫钴60的物质做农作物的育种实验。

钴属于放射性元素,1934年由居里夫人发现,其应用十分广泛,农业、工业、医学等领域几乎都会用到,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有防护罩保护。可一旦没有任何防护就去接触,轻则造成白血球减少,重则就是死亡。

正是如此,科技局通过这一申请之后,做好了万全之策。随着时代发展,忻州科技局改组、搬迁,而存放钴60的实验室,则一直保留在原址。

直到1992年,发生了意外。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0)

居里夫人实验

这一年,忻州科委原址要进行重建,而留在这里的钴60,也需要进行转移、重新保存。接到这一通知之后,忻州科委派了专人接手。

毕竟是放射物,忻州科委不仅请了地方协助,还特聘了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的专家参与,这一切准备,都为了以防万一。

在多方合作下,按理说钴60的转移、重新保存应该毫无问题。可偏偏问题就出在了忻州科委委派的本地专家身上。

到转移那天,专家告知操作人员实验室仅有4只钴源。

然而事实上,里面有6只!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1)

当拆卸专家下到井房中,根据当地提供的情况,拆卸了4只钴源。临要上井时,专家还顺手将另外一个“铅堵头”一并装进了铅罐。

而这被误认成的“铅堵头”,正是第5只钴源。而第六只,则被遗留在了井下。

由此这只钴源,成了择人而噬的巨兽。一旦有人重新下井,就将带来巨大的灾难。

后来的11月份施工队过来拆建,可能就是在那时候钴源防护罩被破坏了。11月19日,张有昌捡到的就是没有防护罩的金属钴。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2)

钴60治疗仪

直到张芳住进北京医院,事情才渐渐清晰。到这一步,除了张芳等人的病情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解决,找回丢失的钴源!

可这,也成了最大的难题。

此时最早接触钴源的张有昌已经不在,其余人也不知道张有昌捡到了那个东西,又该从何找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钴源的遗漏点。

在建筑工地上,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回翻找,却始终没能找到。结合张家人的病症,专家们给出意见:钴源可能被张有昌带回了家。

根据这一推测,张家被翻了个底朝天,结果还是一无所获,这让专家们彻底沉默了。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3)

差点就找不到了

若是钴60找不到,这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张有昌、张有双就是前车之鉴,一旦发展到那一步,没人清楚会有多少人因此死亡。

“找,无论如何都要找到!”

上面下了死命令,围绕张有昌生前活动轨迹,专家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地方。清楚事情严重性的地方政府,也积极配合。上下一心的情况下,总算得到了一个有用的消息——张有昌在忻州某医院治疗时,口袋里曾掉出来一块发亮的圆柱金属。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4)

当得到这一消息后,专家们连忙询问这块金属的下落。据知情人透露,当时张父询问张有昌这东西还要不要,张有昌摇了摇头,于是就被人随手扔进了垃圾箱。

听完,一行人急忙赶往垃圾处理点。顾不得臭味熏天,所有人开始一点点探测,然而依旧一无所获!

这下所有人都急了,只能做最坏的打算:等下一起类似病例出现,再在其附近寻找。可一旦走到这一步,一切都真的只能交给“命运”。

幸运的是,这时清理医院垃圾残渣的负责人表示,有些垃圾并没有回收到垃圾场,有部分也被随意倾倒在城外公路两旁。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5)

最后,就在城外公路,当那块仅两三厘米发亮的金属被找到后,一行人心中那块大石头总算放了下来。

在这些日子里,除了张家父子三人成了受害者之外。包括张芳在内的141人,身体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其中有医生、住院的患者,以及张家亲人。

恐怕张有昌到死都没想到,自己当初也不是为了偷,就是一时兴起捡的一小块金属,不仅要了他的命,就连他的哥哥、父亲,以及诸多无辜的人都受到了伤害。

山西工人捡到小圆柱(山西工人捡走一锃亮圆柱形物件)(16)

“科学是把双刃剑”,若是应用得当,这将是造福全人类的好事;若是应用不得当,这将是毁灭人类的祸事。正是如此,“张有昌事件”也被收录进国际原子能机构。

同时,这件事也在提醒我们普通人,好奇害死猫,无论什么事情,如果我们不了解情况,最好别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