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歌子
家长国学堂,细品国学滋味,同享传统文化,与爱好传统文化和追求人文精神的家长朋友一起,每日花几分钟时间,学一点传统国学,点点滋润,日日更新。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魂,它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特质,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和精神。五千年汉字的历史,也就是中华文明的历史。
家长国学堂,我们今天学习汉字“日”,重新认识“日”与我们的关系和距离。
“日”是太阳,是与地球、人类关系最紧密的一颗恒星。
“日”,是一个象形字,轮廓像太阳的圆形,“日”中的一点或一横表示太阳的光,《说文》:“日,太阳之精也”;现代还有一种附会,中间的是太阳黑子,我们古人已经观察到太阳的此等细微之处云云。
人类一直以为,自己生存的地球是宇宙的绝对中心,这是“地心说”。后来哥白尼发现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太阳才是宇宙的绝对中心,这是“日心说” ;孟子也说:“天无二日,太阳也”。现代天文学发现,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等行星、小行星、彗星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太阳运行;但是太阳系整体又围绕银河系中心作公转;而银河系又只是茫茫宇宙之沧海一粟,宇宙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中心,所有的中心只是相对的……宇宙观决定世界观、社会观,绝对的中心观制造了传统的专制和独裁思想,而相对的中心观孕育了近现代的民主和平等思想——人类的社会思想是随着科学思想的演变而进步的。
从“中心”的概念引申,“日”成为国家中心人物君王的象征,更是暴君的象征。《尚书》:“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这里的“日”就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夏桀。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又叫一个太阳日。所以“日”即一日,太阳出没的一个周期,正好一天一夜,长为24小时。林黛玉《葬花词》:“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在贾府的日子,外人看来非常光鲜,只有她自己清楚,孤苦伶仃、寄人篱下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度日如年。
“日”是每天。《论语》:“吾日三省吾身。”
“日”有时专指白天、白昼,一天中太阳出现的这段时间。如“夜以继日”、“日新月异”。
“日”有时又是特定的日子或日期。如“结婚纪念日”、“独立日”。
“日”是太“阳”,又引申演变出一个特殊的贬义,指性行为,用于骂人,民间使用率颇高。如“狗日的”、“日他娘”之类。
“日”又指日本。日本最早称“和”或“倭”,后改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新唐书》:“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日本国旗为太阳旗,旗面为白色,正中有一轮红日。传说日本是太阳神所创造,天皇是太阳神之子,太阳旗即源于此。因中日战争,中国民间常戏称其为“膏药旗”——其外形确实很像中国的膏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