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

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

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国务院发布公告

决定2020年4月4日

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共悼逝者,寄托哀思!

与此同时

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们也用他们的方式

寄托对战友的哀思

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付萍:

向烈士致敬向逝者致哀

4月4日,清明祭。小雨淅沥,山河齐哀,举国同悲。

上午十点,当警报响彻甜城,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付萍和丈夫、儿子,齐齐起身,低头,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致以深切哀悼。

“向烈士致敬,向逝者致哀。”短短三分钟的默哀,连绵不绝的防空警报在耳旁呜咽,许多记忆涌上心头,将付萍拉回到那片烈士们和数千逝者长眠的土地——武汉,以及在那里奋战38天的日日夜夜——

出征前做好牺牲准备

支援重症病房第一天就遇上抢救

今年30岁的付萍是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主管护师,也是一名党员。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战,并在医院征求意愿时毫不犹豫的应允出征湖北。

出征前,付萍特意剪短了头发,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筹备的那几天,只要看到有关新冠肺炎的保险,不管是什么,到底有没有用,我都买。我还给自己买了寿险,就想着万一回不来了至少可以给家人留点爱。”

在武汉,付萍是内江市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还是武汉汉阳国博方舱医院护理组小组长。她不仅要负责日常的医护管理工作,还要负责队员们的后勤保障。

追忆英雄和逝去的同胞(祭奠时刻潸然泪下)(1)

在方舱医院,付萍和同事们日夜奋战,没有一日三餐能准时吃上饭,每次进舱工作十一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入厕,有时一天只能吃上一顿。特别是穿上防护装备后,身体笨重得像只企鹅,常常工作一个小时就开始呼吸困难,需要张口呼吸。防护服内的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再湿,护目镜和口罩在脸上留下深深的压痕,双手被汗水泡得满是褶皱。但不管多累,付萍和队员们无一人退缩,在护理工作之余,还带领大家唱歌跳舞,并教给大家八段锦、呼吸操等锻炼方法。

方舱医院工作接近尾声时,付萍和另外6名队员又积极请战,去武汉红十字医院重症病房支援。那里的病人多数插管,医护人员感染风险更高了。

在重症病房的第一个班,付萍就遇上了抢救:凌晨两点多,一位60多岁的危重症阿姨,心率骤降,心脏近乎停跳。付萍和医护人员顾不上危险,对病人展开急救。但遗憾的是,病人还是于当日凌晨去世。

尽管在ICU工作多年,见惯生死,但这事还是让付萍难过了很久,“第一个病人就没救回来,有点受打击,也很遗憾。”此后,她不断反思,总结,要求自己更加精心、仔细看护病人。

致敬:这就是中国医者

对于付萍来说,最害怕的,不是苦和累,而是听到其他医护人员倒下的消息。

一次,她得知一位广西的护士在工作中心脏骤停,一种难以名状的悲伤,让她流下了眼泪。但是,擦干眼泪,她更多的是反思,更加严格地叮嘱所有医疗队的队员要做好防护,“只有保护好自己不倒下,我们才能继续抢救患者。”

对于那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烈士,付萍说,看到同行倒下,既痛心,又心生敬佩,“在疫情初期,在物资紧缺、防护不够的情况下,他们赤膊上阵,与病毒对抗。无论多么危险,为了抢救病人,不计得失,不畏生死,这就是中国医者。”

从武汉回来后,面对社会各界给予医护人员的礼遇,付萍只是说,“我们称不上英雄,我们只是在国家有需要时,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陈波:

缅怀逝去的生命,继承他们的遗志

从武汉回来之后,陈波迅速调整好状态,投入到了医院的工作中。4月4日上午8点多,隆昌市人民医院,陈波完成交班,赶回了家。今天,因为这次全国性悼念活动,他又有了很多关于武汉的回忆。

陈波是隆昌市人民医院内七病区呼吸科主治医师,今年2月,在接到支援湖北抗“疫”任务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

追忆英雄和逝去的同胞(祭奠时刻潸然泪下)(2)

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奋勇拼搏的一个多月里,他没怎么踏实休息过。“刚到武汉时,还是有些害怕……”陈波说,毕竟大家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比较少,不过,因为忙着去救护病人,渐渐地把害怕的情绪又丢到了脑后,“穿上防护服,心里也渐渐有底了。尤其是看到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便像平常上班那样,该干嘛干嘛。”

每天,陈波和队友们要忙着接诊、护理病人,最让他高兴的就是,看着一个个病人出院,看着方舱医院从爆满到清空,那种成就感无法用言语来形容。“那个在我们的帮助下转到上一级医院治疗的大爷;那个一开始存在着抵触情绪,但经过我们耐心开导而配合治疗的大妈;那个担心自己的病情而终日郁郁寡欢的大姐,在我们的安抚下渐渐充满信念……”对于陈波来说,在方舱医院留下的难忘记忆实在太多。即使回到了原来的岗位,他仍挂念着这些病友。

追忆英雄和逝去的同胞(祭奠时刻潸然泪下)(3)

“我们不算是英雄,我们的人民才是英雄。”在看完有关全民抗疫的新闻报道后,陈波感慨道。

这个清明节,冷雨纷飞,仿佛是上天也在用这样的方式,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与逝世同胞的悼念。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陈波很赞同这句话,“我们和在抗‘疫’中牺牲了的烈士一样,都是平凡人。但是,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只因我们是党员、是医生,有使命,有职责。”

追忆英雄和逝去的同胞(祭奠时刻潸然泪下)(4)

“逝者伟大,生者除了缅怀,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激励,继承他们的遗志,继续守护群众的健康安全。”上午10点,防空警报鸣响,陈波深深地鞠躬,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致敬,向逝去的同胞默哀。

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黄旭东:

同行的牺牲,让我痛心和惋惜

上午十时整,资中城内警报长鸣,庄严肃穆。

警报声一响,电视新闻同步播放着各地群众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悼。黄旭东和家人也低下头,默哀三分钟。

作为内江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亲自参与了“武汉保卫战”的黄旭东,对在抗“疫”斗争中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更有着难以言说的感情。

从2月9日出征武汉到3月17日撤离武汉,武汉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让黄旭东愈发感受到祖国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在武汉工作的日子里,尽管怀揣着紧张情绪,却也全身心投入了战斗。

“2月21日,武汉市汉阳方舱医院迎来第一缕曙光:5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看着他们战胜病毒后绽放出的弯弯笑眼,我抑制住心中的澎湃,继续穿梭在各个患者之间。我希望经过我们的努力,有更多的患者像他们一样,以健康的体魄去拥抱明媚的春光。”这是黄旭东在武汉的抗“疫”日记里的内容,在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工作时的那些人和事,还是会不经意地浮现在脑海。

一天,黄旭东在查房时,一对即将出院的夫妻患者拉着他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眼圈红红,声音哽咽。“汶川地震时,全国人民都来支援过我们,我们四川人是懂得感恩的,所以你们需要时,我们应该义不容辞过来帮忙……”

一位花甲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入院时对自己的病情充满了担忧,怕病情加重甚至死亡。黄旭东发现后,耐心地向老人解释,她属于轻型症状,只要配合治疗,是能够治好的。渐渐地,老人放松了身心,转变了态度,病情很快得到好转并治愈出院。

追忆英雄和逝去的同胞(祭奠时刻潸然泪下)(5)

一名年轻的女性患者,面对救治表现得有些消极,对医护人员的查房、提问也不理睬。黄旭东仔细观察着女孩的日常表现,发现她看的是有关忧郁症方面的书籍,便不断向她讲述各种正能量的小故事、或讲述四川的美景美食,希望通过美好的人事物唤起女孩对生活的希望,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迎接未来的生活。后来,女孩渐渐愿意与人交流,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病情也逐渐得到控制治愈出院。

黄旭东告诉记者,在他和队友们工作的汉阳国博方舱医院,实现了“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复阳”的目标,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然而内江的7名队员转战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里,却有很大一部分病人是被感染的医护人员。

“同行的牺牲,让我感到很痛心和惋惜,他们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出了生命,他们才是最伟大的英雄。”谈及抗“疫”烈士,黄旭东不禁眼圈红红。

在武汉火线入党后,黄旭东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在组织有需要的时候,我会更加勇敢地往前冲。”

记者 | 丁洁、姜晓凤、张小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