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本愿寺历史(东本愿寺在厦的布教与阴谋)(1)

■日本京都东本愿寺“御影堂”,世界最大木构建筑之一——选自林聪:《一步一如来2:京都朝圣旅人书》。甘肃民族出版社,2013年09月版

东京本愿寺历史(东本愿寺在厦的布教与阴谋)(2)

■铜版东本愿寺图——选自稻叶昌丸,秃氏祐祥编《真宗温古图录》,第1辑。日本京都:真宗温故会,昭和13年(1938年)版

东京本愿寺历史(东本愿寺在厦的布教与阴谋)(3)

■厦门局口街山仔顶巷

东京本愿寺历史(东本愿寺在厦的布教与阴谋)(4)

■局口街山仔顶巷里的民国老建筑

甲午战争时,大谷派号召日人踊跃从军,“力抗暴清”;他们还主张“利剑即是佛陀”,宣称战士赴死,将喜归净土极乐;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共犯。

文/图 黄绍坚

日本净土真宗东本愿寺

要厘清1900年厦门事件,还得先从日本佛教“净土真宗大谷派”说起。

净土真宗,简称“真宗”,是日本佛教宗派,以如来为本尊,又以“一心一向归命阿弥陀佛”为教旨,由僧人亲鸾于1224年在日本创立。

亲鸾(1173-1262年),幼年出家,日本佛教徒尊之为“亲鸾圣人”,日本镰仓时代的佛教改革家,以农村为基础布教,推崇《无量寿经》才是“佛的真实之教”,创立“净土真宗”。净土真宗不十分注重勤修称名念佛,而是强调“信心正因”,并提出“恶人正机”,认为恶人正是阿弥陀佛拯救的对象。在宗风上,还允许僧侣食肉、娶妻。1203年,亲鸾娶藤原兼实的女儿玉日为妻,为日本僧侣公开娶妻之滥觞。

净土真宗发展到亲鸾的曾孙、僧人觉如时,正式以日本京都的本愿寺为真宗大本山。1602年,因为势力太盛,受到猜忌,德川家康捐地将京都本愿寺分为东、西两寺,形成今天的净土真宗“本愿寺派”(西本愿寺)和净土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并与其他8派一起,合称“真宗十派”。

到今天,净土真宗已成为日本佛教最有影响的宗派之一。1986年的一个数据称,净土真宗“共有信徒1380万人”。

真宗大谷派的本山——日本京都“东本愿寺”始建于1602年,以建筑宏伟著称。山门高27米、宽31米,与知恩院、南禅寺的山门合称“日本三大门”。尤其是东本愿寺中的御影堂,南北宽76米、东西长58米、高38米,与奈良东大寺中的大佛殿,并称世界最大木构建筑之一。寺内还珍藏着亲鸾所著真宗圣典《教行信证》真迹,系日本国宝。

大谷派号召“力抗暴清”

日本真宗大谷派(东本愿寺)的独特之处,不仅僧人可以吃肉、娶妻这么简单。

首先,它积极开展在中国的传教活动。日本学者川边雄大的研究表明,东本愿寺开始海外活动的时间,比其他宗派更早。早在1873年,东本愿寺就派出僧人小栗栖香顶来华, 1876年在上海英国租界的北京路,设立“东本愿寺上海别院”,这是日本佛教在中国传教的第一个据点。

其次,不止一位学者注意到,东本愿寺(真宗大谷派)的僧人和信徒,积极为日本军国主义卖命。刘景岚等先生指出:“1894年6月1日,日本天皇发布对华宣战的诏谕后,大谷派法主大谷光莹随即颁布法谕:‘扬国威于海外,是则帝国臣民应尽之义务,也即守本宗念佛行者本分’。(同月)从8日到11日,即连续发布了19份通告,要求未从军者恪尽农工商之本分,献纳军资,力购国债,寄赠物品,‘力抗暴清’。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大谷派随即发布动员国民参战的《战争法话》和《告出征军人之门徒书》,要求奋勇杀敌,号称‘利剑即是佛陀’,勇敢赴死,‘将得南无阿弥陀佛之助’,从而喜归净土极乐。”

就是这么一个日本真宗大谷派,1896年前后来到厦门,开始了在厦门的布教与阴谋。

厦门东本愿寺布教所

如今的思明区局口街山仔顶巷,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老城窄巷。曲折的十数级台阶,将人带进宽不足三米的逼仄小巷中。举目环顾,四周房屋都是新建,似乎只有一幢房子的门楼为民国风格。1900年直接引发厦门事件的山仔顶“厦门东本愿寺布教所”,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遗迹无存。

对于这所布教所的设立,《厦门市志》中这样记录:“清光绪22年(1896年),日本真宗大谷东教派僧人水谷魁耀等,通过日本驻厦总领事,租用山仔顶一座民房作为布道所,称为‘真宗大谷教本愿寺布教所’”。不仅将水谷魁曜名字写错,且“真宗大谷东教派”、“真宗大谷教”之类名词,显然对日本佛教颇为外行。

其实,早在1941年厦门沦陷期间,日本人为粉饰太平而折腾出来的《新厦门指南》一书中,对真宗大谷派在厦门的流传,已有明确记录。1896年前后,厦门人林丽生,迎合当时已占领台湾的日本侵略者的需要,向时任日本驻厦门二等领事上野专一建议,在厦门开展日本佛教的传教活动。这一建议,得到时任日本台湾总督儿玉源太郎的大力支持,派出真宗大谷派僧人、时任台湾宜兰兰阳寺住持的故加苏广法师来厦,开始布教,初时大概住在厦门城内的东亚书院之类地方。其后,东本愿寺派来的僧人水谷魁曜等人,才在局口街山仔顶巷,租下一处小小民房,作为“厦门东本愿寺布教所”。

综合日本外交机密电报及中国官方当时的记录可知,这处山仔顶巷的布教所,“为租赁之房”,房主姓张,为英国教民,“租金不详”。该处房子“房间狭窄”,进门后左侧有佣人房间。门外左侧小巷里,有公共厕所。

东本愿寺在厦门的后续

虽说1900年山仔顶巷东本愿寺布教所被烧,但日本真宗大谷派并未绝了在厦传教之心。

1930年代初,真宗大谷派僧人神田惠云来厦传教。1936年,神云等人觅得白鹿洞山脚下地方(今第一医院后面白鹿洞路一带),准备兴建“厦门东本愿寺”,却遇阻挠未果。1938年5月,厦门沦陷。6月,真宗大谷派僧人即在日寇刺刀保护下,继续施工,在白鹿洞山脚下建成“厦门东本愿寺达观园”,占地3000坪。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神田惠云等日本僧人被遣送回国。回国前,神田立下契据,将白鹿洞山下的东本愿寺的房舍田产,全部献给厦门佛教会,永为基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