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踔厉奋发(踔厉奋发现代化)(1)

1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建设现代化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历史课题百年思考和探索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的成功探索,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考试”仍在继续,自信的中国永远在这儿。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新飞跃,必将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走在世界前列,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实现大跨越。

2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奋斗者的脚步永远向前。对过去最好的致敬,是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回望十年发展之路,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青海工作,必须坚持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千秋伟业,征途如虹。“党的二十大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矢志复兴,接续奋斗。“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寄托着和党中央的殷切嘱托,承载着青海各族人民的热切期盼。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就一定能够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惟奋斗者进,惟自胜者强。未来5年,我们要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方向前进,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凝心聚力把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落在实处;未来5年,我们要不断深化加快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思考和认识,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断转化为建设绿色发展、生态友好、创新开放、文明和谐、人民幸福、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的生动实践,向党中央和全省各族人民交出新的合格答卷。

3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前进道路上,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青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特别是生态安全、国土安全、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和党中央赋予我们的重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持续破解矛盾和问题,准确把握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不断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全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思想的力量激扬奋进的力量,以理论的主动把握历史的主动。在广袤高原大地上,青海省委带领全省600万各族群众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实践的结合点、发展的契合点,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牢记嘱托担当新使命,感恩奋进建功新时代。

思想之旗领航向,人间正道开新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青海”“加快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的现代化新青海”“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青海”“加快建设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六个现代化新青海”部署,是我们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丰硕果实,是我们深入落实对青海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扎实行动。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六个现代化新青海”部署,绘就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美蓝图,激发青海各族干部群众奋起直追、增添时代荣光,把握机遇、创造历史精彩的冲天干劲。

4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可以说,绿色发展是更广泛、更具深远意义的环保。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越是面临转型升级的困难挑战,越要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定力,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

指出:“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青海,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凸显青海发展的比较优势,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迈出扎实步伐,确保产业“四地”成为经济发展主引擎,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能源转型上实现新突破,推动基础设施体系更趋完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持续深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坚定不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5

美丽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之一。“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我们要牢记的殷切期望,以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把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意蕴,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新境界。

加快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我们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扛起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责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一切产业、经济活动都必须有利于促进生态良性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促使生态文明体系更加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更加优化,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并取得积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把生态生产生活共赢创造性落在实处,用心守护好这片高天厚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让生态蝶变始终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扇绝佳窗口。

6

中国式现代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叠加发展的现代化,对创新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的现代化新青海,就要强化“弱鸟先飞”意识,聚焦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强化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推进科教援青,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创新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四地”产业创新体系进一步形成,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一带一路”参与度不断深化,对外开放平台和通道有效拓展,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7

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视角扩展了人们对文明形态的认知,向世界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崭新模式与选择。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体现为文明的复兴;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包含文化的新创造。面向未来,我们要奋力夺取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新胜利。

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青海,就要促使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依法治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国家安全战略要地作用更加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更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青海文化形象更具感染力、亲和力,确保政治更安全、社会更安定、人民更安宁。

8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青海,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要立足集民族地区、西部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于一身的青海实际,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稳步扩大,教育、健康水平实现新提高,社保、养老、住房等服务体系更为完善,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9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主心骨”,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当代中国,这个核心只能是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

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持续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态。

加快建设政治清明的现代化新青海,就要坚定不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从严管党治党向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常态化长效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明显增强,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党风政风民风社会风气昂扬向上,正气充盈、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为巩固。

10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面向未来,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底气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如何确保青海与全国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方向,立足青海所处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基础,针对面临的难点和问题,探索符合客观规律,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青海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路径,从现代化建设的本底条件、经济基础、均衡程度、生态导向、要素保障、治理水平诸方面持续用力补短板、强弱项,以感恩之心、奋进之志,优良作风、高强本领开创青海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奋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厚植现代化绿色底蕴。要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打牢现代化坚实基础。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激发现代化根本动力。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建立区域、城乡以及社会各阶层各行业之间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城区、牧区、农区共同走向现代化,坚定现代化重要目标。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凝聚现代化建设力量。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营造现代化良好环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夯实现代化政治保证。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锚定战略目标,牢记“国之大者”,不懈奋斗、永远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奋力谱写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本文执笔 郝炜)

我们踔厉奋发(踔厉奋发现代化)(2)

《青海日报》(2022年10月16日 第4版:特刊)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