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发展到今天,以往卡片机的3/4系统已经退出市场,基本是全幅和半幅的天下。如果预算充沛,那全幅相机无疑是第一选择,但更多的家庭用户和初涉此道的玩家却有"全幅和半幅到底有多大差别?"的困惑,并产生"是选择入门级全幅相机,还是选最好的半幅相机"的纠结。现在我们就谈谈这个问题。
一些玩家搞不清楚135相机和35mm相机有什么区别,其实这是延续早期胶片相机分类的叫法:使用135胶卷的相机叫做135相机。该胶卷画幅是宽36x 高24mm,算上高度和上下的方型齿孔,总高度是35mm,所以也称做35mm相机,是同一机型的两种叫法。
现代数码相机,以CMOS替代了胶片,但是其画幅依旧是36*24mm,所以还是叫135相机。CMOS的"底"的大小决定了镜头的"等效焦距",不同的焦距意味着不同的视场角。
上面这张"焦距与视场角的关系"图是针对全画幅相机而言的,对于半幅相机存在一个等效系数。等效系数=全画幅对角线长度/半画幅(其它画幅)对角线长度。比如,50mm的标准镜头,在全画幅上视场角为43度,如果放在半画幅机上,需要乘以一个等效系数1.5,那就等效于75mm的焦距,视场角变小了。所以超广角镜头在半幅相机上不能完全发挥其功能,但是长焦镜头却额外获得1.5系数的加持:景深不变,主体在画面上大了1.5倍。这就是全幅与半幅在使用中的第一个差别。
有效像素相同的条件下,理论上CMOS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单个像素面积越大,图像的细节也就越丰富,越能获得更大的动态范围和高感表现。但是最终的图片素质还有处理器运算能力和算法的比拼。近年来,数码相机在硬件上并未出现飞跃式提升,但是算法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曾有专业网站用索尼入门全幅和富士半幅做了对比PK,结论如下:
1. 控噪对比:100%放大下,画面细节APS-C要比全画幅弱一些,全画幅具有优势。但是差距并不是那么巨大,这也说明现在较高等级的APS-C画幅相机,在控噪方面已经快要追赶上入门全画幅了。
2. 宽容度对比:全画幅在实拍中的优势在-4EV才会体现,但这时两者噪点都已经基本不可用。就实际应用来看,两者都不会超过-3EV提亮,效果基本相当。
3. 分辨率对比:最终图片的锐度一方面取决于传感器,另一方面也跟镜头有很大关系。而对于APS-C画幅来说,像场更小,镜头素质也更容易得到提升。使用同级别的变焦镜头下,APS-C画幅组合的锐度表现要比全画幅好,中央和边缘锐度表现都要出色不少。
因此算法优劣、处理器性能好坏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感器性能的发挥,算法较好的高等级APS-C机器可以接近甚至部分超越入门级全画幅相机水平。
富士已经放弃了全幅,全面投入半幅和中画幅的研发。X-T3采用全新的X-Trans CMOS传感器以及全新的X-Processor VI处理器,让这台相机无论是在照片拍摄还是在视频录制方面都拥有富士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性能。富士相机JPEG直出的色彩得到玩家一致的好评,X-T3又内置了各种滤镜,非常好看,没有了调色的烦恼,简直是懒人的福音。
匹配全画幅相机(特别是高像素)的镜头都不便宜。所以如果预算有限,又要追求画质和其他高性能,X-T3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或许就是"宁做鸡头,不为凤尾"吧。
以上如果能对你有一些参考,请点赞支持.更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