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豆瓣评分9.1的韩剧《我是遗物整理师》?
故事讲的是患有亚斯伯格症(一种精神发展疾患,临床特征与自闭症有许多相似之处)的韩可鲁,和爸爸开了一家遗物整理公司,在爸爸去世后,韩可鲁和叔叔赵尚九一起帮逝去的人整理遗物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遗物整理师的具体工作是把逝者遗留下来的物品一一归类,将最珍贵的物品还给亲人,重现逝者人生,试图挖掘出其中隐藏的幸福、心酸、无奈......
还有一种与“遗物”相关的职业是——遗物纪念师。
跟遗物整理不同的是,遗物纪念师把遗物做成物品,比如手链、项链,帮人“漂亮地留住念想”。
一位85后“遗物纪念师”若梵说:
“亲人留下的这些东西,就像一颗颗止痛药,在无尽的思念中摸一摸,看一看,便能缓解片刻的疼痛。”
每一串首饰背后,都有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
1一张B超单、一缕头发……一个妈妈想用孩子用过的奶嘴、贴身衣物的碎布,还有头发,做成纪念品。那是她一岁半的小女儿留下的。
她的孩子在半个月前因车祸离世。
随物附上的,是她写给遗物纪念师的一封信:
“我到现在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这半个月来,我每天浑浑噩噩。一度想自己也下去陪她,可是我走了我的两个大女儿怎么办。我的父母怎么办。
我想求求你帮帮我,帮我留住她来过这世间的证据。”
女儿身上的一切都在火葬中消失,没有留下头发,和当时穿的衣服。
她找遍了女儿的房间,找到她用过的奶嘴、最喜欢的小鸭子被子,还有最喜欢穿的两件衣服——那上面留有孩子的体温,用它们做手串、戒指、项链,仿佛还能感受到女儿在身边时的情景,缓解一些痛苦。
另一个妈妈,想用6岁儿子的头发作信物。
她在私信中怀念儿子对自己的依赖:
“6岁的他是我的贴心小暖宝。
一直把妈妈当女王一样宠着爱着。放学的时候总喜欢妈妈来接你,每次都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香香的吻,每次得了小红花一定会送给妈妈。
我在你心目中美得是那样坚定。且无可取代,有你在的每一天,烦恼都会被你融化,可是我却没有福分,拥有这么好的你。
妈妈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存好这唯一的信物。戴它在胸前,如拥你在心怀。”
做成天使模样的吊坠与戒指,提醒自己:曾经有这么一个孩子,这么的爱过自己。那份被爱的感觉,并不是一场梦。
一位流产的母亲,孩子什么都没有给她留下,只有一张B超单。
一张纸,真的不好保存,但遗物纪念师看到心碎的母亲,有了个主意:将B超单的一角剪下,涂上一层防止油墨消融的封蜡,再滴胶制成项链。
项链中的B超单一角
从此冷冰冰的B超单,仿佛能扇着蝴蝶翅膀,飞进妈妈的梦里。妈妈不再什么都没有了。
另一位流产的妈妈,把孕囊镶进了雪花状的项链里,因为“孩子走的那天,下了很大的雪。”
每触摸一次,悲伤就会减少一些。
还有位患癌的妈妈将自己的头发寄来,要求封进项链中,想留给自己的一对孩子。
项链的背面各自刻有一半的爱心,拼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心,意味着“妈妈爱你们”。
从这些遗物中,能看到有父母对子女的爱,也能看到子女与父母的爱。
一个辽宁省盘锦市的女孩在离中考82天前因病去世,临走前,对爸爸妈妈说:
“妈妈,你不要哭,照顾好自己、爸爸、还有弟弟。我会在远处一直保佑着你们。”
她的妈妈在孩子去世七年后,一直在愧疚中度过。唯一留下的女儿的一缕头发,她一直放在家中最保险的地方。
制成项链后,她和丈夫一人一串,想戴在脉搏跳动的地方。并拜托遗物纪念师空运过来:“因为我的女儿还没有坐过飞机。”
被悲伤掩埋的思念,通过封存、固化、打磨、抛光,显现出珍贵的光芒,重新赋予了思念一种美好的形状。
2“与爱人吃一顿饭,成了世上最奢侈的事”一个新婚一年的姑娘,带来的遗物是丈夫的头发,丈夫因意外逝去。
她说,自己的老公在父母面前是公子哥,什么都不会做,但和她在一起,会一起做饭、洗衣服、收拾卫生。
“你说自己的女人,就应该当女儿一样去疼。去年我做手术,前前后后一直是你陪着我。还说会一辈子陪着我。当时我真的好感动,可是这才一年,你就走了。你唯一留下的就只有这些头发了。我要把它做成戒指,当你送给我最后的礼物。感谢你让我做了一年幸福的小女人。”
遇上爱的人有多难,失去爱的人就有多痛心。
来自山东青岛的女士发现,原来与爱人普普通通地吃一顿饭,成了世上最奢侈的事。
“我年初一刚刚失去至亲爱人。到现在一想到他就心痛地难以呼吸。我爱人一直心脏不好,但是他一直坚强地生活,最大心愿是看着孩子长大成人,但是突然地一切在那天改变了。”
丈夫心脏不好住院,年三十偷偷从医院跑出来,说:“过年了,一家人怎能不一起吃个团圆饭。”还和老母亲高高兴兴地下了围棋,可是没想到第二天,大年初一时,老公去世。
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痛彻心扉,遗物纪念师若梵感叹:
“除了生死,一切都如过眼云烟,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我们唯一能够拥有的,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保持好良好的心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过好每一天。这也是我们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责任。”
3“耳钉里存放的,是爸爸的骨灰”43岁的丁女士,要求做一对耳钉,一只戒指。
耳钉里存放的,是爸爸的骨灰。
丁女士的爸爸,在50岁时有了她,所以对她十分宠爱。
父亲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做出了众多的科研成果,作为科学家,他留存在世界上的人才,科研成果,就是最好的纪念物。
关于丁女士父亲的报道
但是对于儿女,去世之后,却只剩一捧骨灰。
丁女士不想连这一点遗物都失去,在爸爸火葬后,请求工作人员给她留了一小撮骨灰,做成了耳钉和戒指,作为一个女儿的念想。
骨灰对于别人来说,是忌讳,但是对有的人来说,却是他们最亲爱的亲人。
一个女孩的姥姥去世了,姥姥给她的最后的疼爱,是一块红布。
女孩说,一出生,她就是由奶奶抚养长大的。
“姥姥用她无私的爱给了我童年一切的美好,但是还没等我尽孝,她老人家便了无声息地去了,没有一丝征兆和只言片语。也正如她生前所愿,不拖累任何人。”
一生积德行善良的老人每年都会为家里的孩子祈福。长大后去了外地,姥姥仍然嘱托她的姐姐一定要将“福布条”交到她的手上。
“没成想这便成了她对我最后的疼爱。时隔一年有余,姥姥的离世依然像刺一样扎在我心里。一闭眼全是她,甚至能感受到她那双粗糙的大手与身体的余温,这樱桃与平安锁将陪我度过余生。感谢你帮我留住了她的影子与温度。”
45岁的Q女士,定制的是母亲的骨灰项链。
她拒绝了遗物纪念师推荐的能容纳更多遗物的项链款式,执意选择了福袋的样式。
“因为老妈这一辈子,确实就是太苦了。19年9月份的时候,查出来就是(癌)已经骨转移了。直到19年5月份夏天的时候,老妈还在干农活。”
母亲的这一小撮骨灰,是她“偷偷”在墓地拾起的。
“当时在墓地上面,我看落在里边有一小块(骨灰)吧,然后我就也没过脑子,也没怎么想这想那,然后就去把它给捡起来,装到兜里去了,我怕别人不理解,当时谁都没有说。”
在关于遗物的故事下,人们纷纷留言,怀念自己的亲人,同学:
后悔没有留下亲人的一样东西:
更多的是珍惜现在的生活:
每个人与亲人的故事都是如此不同。人生最后留下的,不是金钱、地位,而是与所爱之人的共同回忆。爱与被爱的记忆会一直保存很久,即使在我们离开人世后,也会温暖地覆盖着世界的某个角落。
对于“遗物”你有什么故事?欢迎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