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韩国电影的盆友们应该会发现,近来韩国电影多人主演的现象频繁出现。

电影界中,多人主演的电影日渐增多。对于观众来说,能够一次性地看到很难聚集到一起的顶级明星是大饱眼福的好事,而对于投资者或制作公司来说也是不亏本的生意。但是,问题却是多人主演的电影一边倒地增多,电影的多样性在消失,影院里都是部分明星演员和明星导演执导的电影,“贫益贫,富益富”的现象在加剧。

多人主演电影的诞生

韩国开始出现大量多人主演的电影是自2012上映的电影《盗贼同盟》大举成功之后。

韩国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一个电影多个主演)(1)

当时该电影由金允石、金惠秀、李政宰、全智贤、金秀贤、吴达洙等韩国顶级明星大举出演,在当时就引发了话题,该电影当时动员了1200万名观众,成为大热之作。

此后,由3~4名顶级明星共同担任主演的多人主演开始成为流行趋势。《柏林》(2013)、《老手》(2015)、《暗杀》(2015)、《密探》(2016)等就是多人主演电影的代表作,这些电影全都动员了700万名以上的观众,大获成功。

韩国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一个电影多个主演)(2)

今年预计会出现更多的多人主演电影,目前已知的就有:

《军舰岛》—黄政民、苏志燮、宋仲基

《与神同行》—河正宇、车太贤、朱智勋、马东硕

《1987》—姜栋元、河正宇、金允石

《工作》—黄政民、李圣旻、赵振雄、朱智勋

演员阵容一个比一个强大~

韩国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一个电影多个主演)(3)

而这类电影之所以掌控了韩国剧场是由于投资的安全性考虑。拥有发行公司的大企业投身电影的企划和制作当中,在企划需要投入大笔制作费的大制作时,为了超过盈亏平衡点,减少投资风险,都会偏好选取明星出演。

如果使用知名演员,就能召开大规模的发布会,强调电影的规模或以顶级明星的采访提升观众期待感,这些对宣传营销都会非常有利。特别是过去固执于“主演”的明星们也由于在作品能否大卖方面减轻了负担,而不会拒绝共同主演的提议。

多人主演现象的弊端

但是,近来观众对多人主演的电影日渐产生厌倦。随着期待演员名气提升人气的电影越来越多,电影的新鲜度日渐下降。

去年下半年由黄政民、郑雨盛、朱智勋、郭道元等顶级明星出演的电影《阿修罗》成绩就不如预期,反而是刘海镇、李准担任主演的轻喜剧电影《幸运钥匙》票房超过700万,成为说明该现象的代表性例子。

韩国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一个电影多个主演)(4)

李秉宪、姜栋元、金宇彬出演,预期票房超过1000万的电影《Master》票房仅714万,虽然超过了盈亏平衡点,但票房却排在音乐剧电影《La La Land》和动画片《你的名字》之后。

赵寅成、郑雨盛、柳俊烈等共同主演的《The King》也同样初期大受期待成功,但却被玄彬、刘海镇二人主演的《共助》逆袭成功。此后池昌旭担任主演的《被操控的都市》因新鲜的剧本而意外掀起热潮。

韩国最受欢迎的电影明星(一个电影多个主演)(5)

然而,多人主演电影的制作环境仍然存在,很多人都在担心这种“贫益贫,富益富”的现象会继续恶化。

电影制作公司 Cine2000

代表 李春妍(音译):

“随着以投资者偏好为主而坚持多人主演的电影在增多,明星级导演和知名演员长期投入拍摄,而小规模的电影则因为没有演员而没法投入拍摄,导致制作篇数下降”

“就连配角也选明星出演,过去导演从戏剧界等,通过多种途径发掘新人的环境也随之消失了。”

电影制作公司 Myung Films

代表 沈宰明(音译):

“题材电影中也有很多作品选取了多人主演,出现了很多类似的题材,增加了观影疲劳”

“越是投入大量制作费的多人主演电影,越是在发行上占据优势,减少了投资风险,但是中型预算和小预算的电影却因此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

因此也有人呼吁,比起明星选角,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电影的本质才是。

电影评论家 尹成恩

“电影最重要的是剧本,但随着依靠明星选角的投资方式的成型,电影多样化受阻的恶循环正在继续”

“发掘新演员和新角色的速度被弱化,观众产生了视觉疲劳,曾经被奉为大热公式的多人主演现在也展现出了弊端。”

随着多人主演电影的增多,小众、独立电影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大众对于轮流变换主演搭档的大制作电影也开始产生疲劳。

而不仅在韩国影视圈,在国内只启用大热明星,剧情也是换汤不换药的现象越来越多。对于这种恶性循环,你是怎么想的呢?

本周热门文章

(戳热词即可查看文章)

↓↓↓戳“阅读原文希望2017年电影界不再出现的四大负面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