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米医生
最近门诊下来
最大的感受就是
咳嗽的宝宝真的很多
而且有些
一咳就停不下来
前天一位二胎妈妈跟我讲
冬至那天她带宝宝回了趟乡下
爷爷奶奶给他吃了很多汤圆
还有各种大鱼大肉
吃完当晚
宝宝就说自己肚子不舒服
隔天拉出来的粑粑
没个形状不说
味道也酸臭无比
睡觉开始不安稳
翻来覆去动不停,喜欢趴着
半夜还会咳咳咳几声。。。
很多家长碰到这类情况
第一反应是喂止咳药
虽然我十分理解家长那种
“宝宝一咳嗽,心尖子跟着颤”的心态
但止咳药
真的不是你想喂就能喂的
导致咳嗽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过敏性鼻炎导致咳嗽
风寒感冒导致的咳嗽等等
但上面那个宝宝
很明显
是积食引起的咳嗽
什么是积食?
说白了
就是孩子吃了太多不消化
积住了
积食的危害很大
早在明朝的《幼科折衷》里就写到:
“若夫小儿乳哺未息,胃气未全,父母不能调摄……遂令恣食肥甘生冷,积滞胶固,以致身热体瘦,面色萎黄,或肚大青筋,虫痛泻痢,而诸疳之症作矣。”
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小孩不知饥饱
若喂养不当,会导致孩子
咳嗽,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
盗汗,舌苔剥落,厌食
睡觉不踏实,发育不良
不长体重,不长身高等等等。。。
so,
在积食萌芽阶段你不加遏制?
“吞金兽”等着你啊!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判断孩子积食呢?
最简单的方法——看舌头
舌头中部属于脾胃
当孩子把舌头伸出来时
舌头中间黄腻腻的,白腻腻的
嘴里还有一股酸味道
这就是积食没跑了
怎么破?
积食分几种情况
如果是学龄前
多见比较脾虚的娃
脾胃运化能力偏弱
吃下去的没及时运化掉
一直积在那里不消化
时间一长
他是会胃口变差,厌食
因为腾不出地方给新的食物进来
如果是上学后的孩子
这种脾虚,积食
往往与情绪紧张有关
多见于批判式家庭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
脾的运化离不开肝气的疏通散泄
孩子因为家庭学习的压力
导致肝木克脾土
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肝脾不和
这类孩子还容易有肠易激
这种补脾运脾一定要注意疏肝
面对积食
还有一种宝宝
胃口超级好
怎么吃都吃不饱
可偏偏就是越吃越瘦,越吃越黄
像这类孩子
就是中医常说的胃强脾弱
通常会有磨牙,还有唇风,舔嘴唇
这类孩子胃口好
根本原因是体质偏热,胃火炽盛
身体下意识在给胃填东西“灭火”
好让熊熊胃火有东西可以烧
像上面那个孩子的舌头
就是典型的胃强脾弱
针对这几类孩子
给大家推荐两个食疗方子
一,八珍糕
八珍糕
【材料】
太子参6g,白术9g,炒白扁豆15g
芡实15g,茯苓15g,生山药15g
莲子肉10g,炒薏苡仁15g,大米粉100g
糯米粉30g,藕粉20g(没藕粉的换成红枣7个)
【做法】
1、把买来的中药,还有大米,糯米碎成粉末,再过筛混合;
2、把红枣去核蒸熟,加300ml水,打碎成红枣糊,调味;
3、将1和2混合,再适当加点开水把粉揉成面团,静至20分钟;
4、用磨具或放入玻璃碗里塑型随意;
5、最后上锅蒸40分钟,放凉切块,每天给孩子吃1块。
【功效】
健脾祛湿,补中益气,适合大部分脾虚孩子。如果怕麻烦,也可以直接购买我们的八珍膏或八珍棒棒糖。
二,山楂麦芽茶
山楂麦芽茶
【材料】
生麦芽9g,焦山楂3g,怀山药9g,陈皮6g
【做法】
把所有食材洗干净,用养生壶煮40分钟即可。
【功效】
疏肝行气,健脾和胃,适合情绪紧张,焦虑,容易积食的孩子。
除此之外
还可试试推拿
按揉板门帮助促进脾胃的升清降浊
清天河水5min 帮助祛除积热
顺时针摩腹5min,加强胃肠蠕动
按揉足三里5min,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捏脊10遍,可以在捏到肝俞和心俞部位时重提一下,帮助泻泻心肝之火
接下来快过年了
又要和七大姑八大姨们见面了
但是大家千万要记住
把孩子折腾出积食很容易
慢慢消积养回来却很累人。。。
如果你家有一个甚至两个
“塞饭小能手”
千万别以为这是为孩子好
若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该停手时就停手风
风火火闯九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