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1870.7.23-1937.12.25),出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祖籍江西丰城石滩。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曾实业救国创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熊希龄六岁在凤凰镇发蒙,据传,他"闻一知十",《三字经》只用了三四天便背得滚瓜烂熟。因为禀赋出众、好学深思且勤奋过人,熊希龄在少年时代便闻名遐迩,被誉为"湖南神童"。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
受梁启超、唐才常的影响,熊希龄主张维新立宪。1897年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总理;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以推动变法维新。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熊遭革职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及至赵尔巽继任湖南巡抚,对熊备加提携。辛亥革命起,12月熊由奉赴沪,渐次拥护共和并加入中华民国联合会。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熊希龄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
1917年夏末秋初,河北境内大雨连绵,山洪暴涨,京畿一带倾城泽国,受灾县达103个,灾民超过600万人。彼时,熊希龄"隐居"在天津,身处灾区的熊希龄目睹了灾民的惨状,立刻奔赴北京,向中国银行公会求助,得到了捐款万余元,交给了京师警察厅购买粮食,运到天津赈灾。同时,他又向政府提出赈灾的建议,极力主张筹款,赈济灾区所有饥民。
他的建议被提交国务会讨论,结果阁员们一致认为:除非由熊希龄出来主赈,方可定义。政府方面试图借机逼他重回部门任职,熊希龄也担心自己不出来主赈,政府不做决定,"则此数百万之饥民,无有全活希望"。事实上,自退出政界以后,他就把政治看作是罪恶的,但为了灾民,不得不结束"隐居"生活。但是当时的北京政府也没有钱,他们拨给的赈灾款还不到十分之一的预算,1917年10月8日,他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向全国各省发出请赈通电,希望全国各地诸君子"胞与为怀,本其己饥己溺之心,为披发缨冠之救"。赈电发出,熊希龄以身作则,先捐现洋500元,又命家中女眷缝纫棉衣100套,捐给难民。在他的呼吁带动下,团体、个人捐衣、捐洋者不断,外国的慈善团体也有帮助。
为了统一放赈,熊希龄还组织成立了联合办赈机构--"京畿水灾筹赈联合会",自任会长,统筹放赈中的种种实际问题。在赈济灾民的同时,他又开始了对河工的治理,试图根治水患,并开展以工代赈,既救济了灾民,也为受灾地区留下了永久建设。救灾让熊希龄摆脱了政治生活带来的消极苦闷,开始确立了为慈善事业奋斗的意愿。
1918年4月,河北水患已平,慈幼局准备解散,但还有两百余人无人认领。如此一来,熊希龄不得不考虑建一所永久性的机构,用于收养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但由于在北京城内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熊希龄只能上呈大总统徐世昌,请其出面和前清皇室内务府交涉,把已经废弃的前清行宫香山静宜园拨出,创建香山慈幼院。
1937年“八·一三”淞沪战起,熊在上海与红十字会的同仁合力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熊赴香港为难民、伤兵募捐。
1937年12月2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1992年5月17日,熊希龄的遗骨从香港归葬北京。在归葬仪式上,雷洁琼代表中央作了讲话,充分肯定了熊希龄的历史功绩:"熊希龄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他在旧中国奋斗了半个世纪。他的一生是忠于慈善教育事业的一生,是追求光明与进步的一生。"
对于熊希龄的一生,毛泽东是这样评价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他的,熊希龄是做过许多好事的。”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熊希龄应该算是比较接近的了。
熊希龄故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