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区坚持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思路,抢抓国铁成都站扩能改造契机,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推进人北TOD综合开发。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1)

项目位于蓉北商圈极核区,北起赛云台路,西、南临府河,东接北星干道;包含交通枢纽型城市级TOD站点火车北站、商圈核心型区域级站点人民北路站、产业社区型站点北站西二路站3个站点。片区枢纽地位突出,国铁成都站正由60年代的“西南第一客运站”改造为10台18线的铁路主枢纽,建成后将全面加速推进成都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优化完善;同时,区域轨道资源丰富,成渝中线高铁起于此,5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密布,地铁18号线北接市域铁路成德线、南连天府国际机场,40分钟轨道交通覆盖范围可达800多平方公里。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2)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3)

• 对标国际先进,高起点谋划TOD营城模式。

人北TOD项目坚持国际视野,引进顶级团队,借鉴学习日本东京站“站城一体化”模式,谋划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立体枢纽城市、国际现代门户”开发思路。做强枢纽,推动立体交通建设。突出“三铁融合”,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公交及慢行系统的快速转换和无缝衔接,构建商业价值、公共空间、人本生活三位一体互促共进的“立体街区”,推动人流、物流、商流高度聚集。站城一体,打造活力地下空间。地铁换乘站、网状地下慢行系统串联形成“一片、两轴、三节点”地下空间系统,全面实现站点、楼宇、地下空间互联互通和人流、商流高效转化。缝合城市,实现南北交通贯通。通过站点上盖、下穿,贯通人民北路,打破南北空间阻隔,构建连南接北的快速交通体系,全面推进北中轴进入发展新阶段。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4)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5)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6)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7)

• 夯实空间承载,高标准实施TOD站城开发。

随着成都市“中优”战略推进,昔日“铁半城”正在逐步转型升级,坚持“三降两提”、“三减三增”的部署要求,不断夯实人北TOD空间载体。加速市场转型升级。通过产业、空间、场景、秩序重构,提升业态、优化市场秩序,推动占地370亩荷花池片区整体提档升级,打造为92.4万平方米时尚品牌之都、川派服饰商业基地。全力疏解低端产业。鼓励支持关闭府河桥建材市场、实施新华印刷厂一环路南片区旧城改造,招引一流城市开发运营商。助推城市更新改造。采用“留、改、建”方式,实施500余亩铁路总部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推动路局一期项目有序上市;保留改造3.5万平方米老旧院落进行沿街立面及街区一体化提升改造,激活城市功能。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8)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9)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10)

• 坚持以人为本,高品质打造TOD特色项目。

围绕一个TOD项目就是一个美丽宜居公园社区的愿景,着力营造生活、文化、消费场景,擦亮“新人北、最成都”的亮丽名片。焕新城市肌理,保留历史记忆。在搬迁改造中,保留约20亩院落空间、1.31万平方米苏式红砖建筑群落,重构大院空间,打造现代与历史交融、时尚与传统交汇的特色文创街区,传承“铁半城”历史记忆。整合生态资源,建设公园城市。注重城市生态空间打造,规划“两轴两环”骨架慢行系统,通过四通八达的步行连廊,有机整合串联上盖公园、人北中央公园及锦江公园三大公园,打造舒适绿色开敞空间。精细规划管控,做优城市形态。通过确定建筑形态、控制建筑高度,在火车站南广场两侧布局181亩经营性开发用地,打造集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地标,形成别具一格城市天际线。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11)

郫都区今后建成的商业区(郫都蜀新大道TOD引领城市发展新标杆)(12)

在未来,人北TOD将持续打造商务总部集聚区、科创文创集群区、现代商贸创新示范区于一体“3T”高品质科创空间,通过优生态、优产业、优功能、优空间、优交通,突出功能复合和宜业、宜居、宜商导向,推动人北TOD“站”与“城”有机融合,构建形态错落有致、空间立体连通、功能业态耦合的生产、生活、生态相宜的新城市空间体系,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产优其质、城美其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