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

人,会不会同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来往?大抵没有可能。

即使纯是谈得来,也已经利用了对方的时间、精力,换取欢笑的一场闲聊,彼此交换了资料。

互相利用没有什么不对呀,大家得益,不亦乐乎,最讨厌的是损人不利己。

欢迎亲友利用我,尚有利用价值,十分荣幸,希望报馆利用我的稿件,电台利用我的声音,其余类推。

越是有利用价值,关系越能持久。

“他平日对我那么好,算了,一点小事忍一忍吧”,“编辑部虽然有点糊涂,但是年年加稿费,这次不予计较”,倘若全无利用价值,一下子绝了交。

你无事求我,我无事求你,彼此好比参商,无论如何拉不到一起,三年见不了一次面。

人与人之间,give and take是极平常之举,互惠互利,是交情的基础,大家有好处,才会成为好朋友。

你的品德、学问、修养……若对我没帮助,我才不会同你来往。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利用价值越高的关系)(1)

3.记忆

少年时有极佳记性,谁同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何话,穿着什么衣服,都一清二楚,日后讲出来,历历在目,一丝不乱。

背书的功夫又不见得好,净记些无关重要事,十分无聊,确应改掉。

锋芒毕露的年轻人又特别喜爱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渐渐真正不计较了,也不觉得糊涂有何难能可贵,不是假装,而是生活写照,许多人与事,不复记忆,问起,一声“嗄”,抬头,茫然,恍如隔世。

约会朋友,通常有要紧事,全神贯注,绕着题目转,哪里还会记得谁打扮得好不好看,或为散心,何处讲何处散,开心过后,亦不复记忆内容。

故此,从前扮糊涂,现在扮认真:“啊,记得记得,当然记得。”事实上一点印象也无,“是是是,当年我们是同事。”到底是何处,报馆、政府?

“没有没有,怎么会忘记……”

记忆却如走了光的底片,白蒙蒙一片,更名正言顺赖在蒙汗药上:三年做两次手术,全身麻醉,记忆大坏,等等等等等。

什么?这个题目已经写过?唉,瞧这记性。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利用价值越高的关系)(2)

4.不要等

有一首流行曲的歌词是这样的:“你不要等眼中有泪,不要等心中有悔,不要等乐声止舞步歇,你要给自己一个机会。”

其实歌词不过是劝一个人不要爱上一个不爱他的人,可是听在我们这些出来跑的人耳中,又别是一番滋味。

一份工作就是一份工作,尽心尽意,合理地高兴地做,可是有朝一日,看到四周围人面色开始孤寡,灯光转为惨淡,也就是告老还乡的时候了。

神经需比较敏感,切勿呆呆坐在当地直到心中有悔,趁有机会之际悄悄引退,有没有人相送不要紧,外边有西湖呢,大可泛轻舟去。

世界那么大,其余地方也有风景,何用一次又一次回头留恋同一场子,该处或许已坐满人客,焦急地站在冷角落等人起立让位,何等凄苦。

舞跳到十一点半已可以离场,乐声萦绕,其味无穷,回忆起来,津津乐道。

切忌不住拍门,总还是想进去玩耍,被拒绝一次又一次,旁观者都牙龈发涩。

一直赞成见好就收,还有,见坏就更要收,免得眼中有泪。

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利用价值越高的关系)(3)

5.成熟

成熟的一大表现,是轻描淡写。

从来不详加描述,怎么样做成一件事,完全没有细节,仿佛三两个回合,人家已经做了署长/作家/富商,或是七个孩子的父母。

谁要听苦经呢,过程并不重要,结果成功抑或失败,才引人注目。

孩子气的人才会详尽地诉苦:“我十八岁那年,出来当学徒,受尽白眼,发奋图强,自最低做起,打倒无数牛鬼蛇神,一步一步,熬尽千辛万苦,排除万难……”

但,哪个成年人没有同样的经验呢,都一样啦,多说无益。

吃点苦头乃人生必经阶段,不计分,世上并没有多少条康庄大道,路统统由人走出来,相信大多数的人都试过披荆斩棘。

小朋友一受了气,专爱从头到尾,一丝不漏,把所有对白都背出来,一五一十,将事情过程讲个一清二楚,要讨公道。

听得人双耳滴油,仍没说到结局,喂,到底是大团圆,抑或楼台会?当中不重要,请长话短说。

图文转载: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