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时,在天安门城楼前举行了开国大典,由此天安门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每每看到那里高悬在城楼之上的毛主席画像,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股又激动又感恩的情绪总能溢满整个胸膛。

天安门除了是国人的精神寄托,同样也是世界建筑史的奇迹:不用一钉一铆,却岿然屹立百年不倒。几百年来,不论岁月怎样流转,它就那样直直地矗立着,静观朝代更迭,见证荣辱兴衰。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1)

国人为之骄傲,世界各国的建筑大师也时时闻名前来瞻仰、膜拜,面对这一壮丽华美、巧夺天工的建筑,总是不自主啧啧称赞。

而更加令人忍不住为之感到惊叹的是,它的设计师当时不过是一位只有十八岁的少年。

你知道这位年仅十八岁,便设计出天安门这一“世界建筑史奇迹”的天才少年设计师,是谁吗?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最开始的时候,天安门不叫“天安门”,而是叫“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承天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间,一直到清朝顺治八年,才改名为“天安门”。

现在被大家公认的是,天安门或者说承天门的总设计师是明朝时期的蒯(kuai)祥。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2)

蒯祥,出生于江苏省的一个工匠世家,其父蒯富是名声在外的工匠,技艺十分高超,雕刻手艺更是称得上是一绝,曾被召入进皇宫成为了“木工首”。

在父亲的影响下,蒯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这些技巧表现出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在蒯富的悉心培养之下,蒯祥小小年纪领悟到了许多旁人成熟之时尚不能掌握的匠艺,再加上其性格不急不躁,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完美无暇,精美绝伦。

在木匠工艺上,蒯祥很快迎上了父亲蒯富,并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对美、对创作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从不受缚于他的父亲教于他的那些技巧和样式。他画的图纸,做工时采用的手法,就连他的父亲蒯富看了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蒯祥在设计上也很有天赋,简直就是现在人口中的神童。有史料记载,蒯祥有双手同时作画的能力,并且画出来的画不仅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而且左右两边可以做到重叠到一起。如此不凡的少年,谁见了都要惊叹一句:天赋异禀,非常人能及!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3)

蒯祥画像

过骄过躁的人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工匠,而蒯祥好似是天生的工之大匠,认真、沉稳、执着、上进。父亲的资历、自己过人的天赋,都不曾影响过他,他从来都是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将手中的各种工艺精益求精,不管是制图也好,亦或是动手也好,他都能迅速且深入的沉浸在其中。他的双手好似有魔力加持,既能够赋予那些冰冷的木石灵魂,也能够安抚看他工作的人。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登峰造极,逐渐地在建筑学上也开始展露锋芒,对尺度计算、几何原理理解的颇为透彻,运用的十分娴熟,不管是小物件还是大工程,他只需要在心中略加计算,脑海中的设计便能变为尺寸合适的设计图样,施工完成之后,又与图样不差分毫。

名利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人追求来的,反而是它总去追逐那些真正优秀且不为外物所动的人,蒯祥就是如此的人,优秀如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很高的成就,名声大噪。很快,声名在外的他迎来了一次重要的机会。

那时,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北京本是元朝的都城,皇宫自然是按照蒙古人的习惯所建立的,尽管规模宏伟,但与朱棣理想中的宫殿却并不相符。于是,朱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找寻能工巧匠重新修建北京城。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4)

明成祖画像

蒯富父子首当其冲,他们和其他一批优秀的工匠一起先来到北京,对皇宫进行设计、修建和改造。那么这项大工程的总设计师是谁呢?

自然就是天赋异禀,各方面能力都高人一等的蒯祥,而这时他不过只有十八岁。

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一开始,履历丰富、手艺各有不凡的工匠们,对这个只有十八岁的“总工程设计师”,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服气,一是对他的水平不够了解,二是即便他自己能够做得好,这么小的年纪也不一定有对如此大的工程的一个把握。

但很快他们就被蒯祥的表现所征服了。蒯祥接到的任务是为皇宫修建一个正门,朱棣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蒯祥之后,很快蒯祥就将设计图呈给了朱棣,朱棣觉得心中所想正是蒯祥所画,大加赞赏,之后蒯祥又做出了一个模型出来,朱棣见了大喜,提起来蒯祥,直呼他是“蒯鲁班”。众人也明白了蒯祥的能力确实非常人能比,对他心服口服。

之后,蒯祥开始进行更加详细的设计。那段时间他每日都带着笔和纸到皇宫四处进行勘测和计算,他本身就对这些数字极为敏感,测量之后,关于所要建的新的宫殿正门的模样,逐渐“承天门”在他的脑海中完形。

等到建筑材料准备的差不多的时候,蒯祥的模型已经修改再修改,细化再细化。他不仅将设计做得无可挑剔,而且在施工建造的时候,还去到施工现场进行监工和处理突发状况。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5)

据传,在建造过程中,一位木匠一不留心将木料锯短了一尺多,并且这根木头是缅甸国的国王向明王朝进贡的,仅此一根,十分珍贵。这位木匠刚拿到这根木头的时候,就十分紧张和害怕,生怕出了一点差错,连弥补的机会都没有,结果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将那根珍贵木材锯坏的木匠害怕极了,觉得自己的人头已经随着那锯掉的木头一起滚落在地了,脸色一片煞白,半天话也说不出一句。

蒯祥得知此事之后,赶到了施工现场,他看着那根木头陷入了沉思,没一会儿,他就想到了解决方案。他叫那个木匠再将那根木材锯短一尺多,木匠闻言吓的直摆手,还以为蒯祥要拿他开涮。

蒯祥告诉木匠,自己有办法补救,按他说的做就是了,出了问题由他担责,众人纷纷劝木匠,要他听话照做,反正一时间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那个木匠最后照蒯祥所说,又将木材锯短了一尺有余。

这根珍贵的木头朱棣本来是想要将其制成大殿的门槛的,蒯祥的补救方案就是再雕琢出两个龙头,采用活络榫头装卸,又在边上各镶上了一颗珠子。将这种样式拿给明成祖朱棣看了之后,朱棣十分高兴,拍手称绝。

这种方法做出来的门槛不仅更加精美,而且灵活,可以拆卸,马车轿子不用再受门槛的限制,直进直出,方便不少。这种活络门槛的样式,是蒯祥首创,被后来的建筑者称为“金刚腿”。

在建筑学上造诣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蒯祥完美地完成了修建宫廷正门——承天门的任务,不仅建设速度快,而且建造质量非常高。墙体相互之间都是用榫卯骨架连接,这种极具特色的构造,既牢固又美观。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6)

当时竣工之后的城楼形状与今日我们所见的天安门城楼大致相仿,只是规模要小上一些。完工之后,文武百官见了都连连称赞,皇帝朱棣更是龙颜大悦,提起他“每每以‘蒯鲁班’称之”。

而承天门只是蒯祥的负责设计和修建的建筑之一,蒯祥还奉命修建了三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除此之外,还有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这些如今仍广为人知的建筑,都是蒯祥的心血。有史料记载:“凡百营造,祥无不与。”


工部可以说是宫中最容易从中捞油水的部门之一,但是总工程师蒯祥却从没有从中藏匿一分一毫,他认认真真选材,每一笔经他检验的用料都是优中选优,在他的影响之下,别的工匠的要求也变的出奇的高,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在建造这座皇宫上。也正因为如此,承天门才能穿越几百年的风雨,始终屹立不倒。

蒯祥等人因为建造承天门有功,受到了皇帝朱棣的嘉奖,从此封官受禄。

皇宫是个巨大的名利场,蒯祥这样朴实的匠人身处其中难免遭人算计,他遮盖不住的锋芒,让同行感到眼红,所以便有人买通了皇帝身边的太监,想让太监帮忙将蒯祥从高位拉下来,然后取而代之。

后来,还真的有了一个十分合适的时机。皇宫的修建于永乐十八年正式竣工,但是完工还不到一年的时候,就因雷击造成了失火,巨大的火势席卷了三大殿,大火被扑灭了以后,三大殿也已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到了正统年间,朝廷下令要重新修缮皇宫,依旧任命蒯祥为负责人。蒯祥接到任命之后,还是先迅速画出了设计图稿呈给了皇帝,就在皇帝提笔准备批准的时候,皇帝身边的收了蒯祥竞争对手好处的太监,开始在皇帝的耳边吹风。

太监给皇帝出主意,说皇宫代表着皇家的威严,前朝的宫殿雕刻了百龙,那么大明奉天承运,千龙才能和天子的威严相称,这是大明的体面所在。

皇帝听完之后,觉得太监说的十分在理,于是便下令,命蒯祥再次修建皇宫的时候,要寻来千条真龙做装饰,违令者,斩立决!

蒯祥的父亲蒯富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瞬间慌乱不已,真龙从来只听过,但谁也没见过,去哪里寻找呢?更何况还要千条这么多,这哪里是下令让儿子蒯祥修皇宫啊,简直就是让儿子去赴死啊。

就在蒯富一筹莫展,甚至有些后悔让儿子走上这条路的时候,蒯祥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安慰父亲,让他不要过于担心,他自有办法。

蒯富知道蒯祥机敏,也知道他说有办法就一定是有解决的方案了,但是这件事不比往常,他始终不能放心,所以他追问究竟是何办法。他想知道自己的这个天才儿子是不是还能活下去。

蒯祥坦言,真龙肯定是寻不得的,但是有办法凑出来千条龙,并且有把握取得皇帝的欢心,保住项上人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听到儿子蒯祥这样说,蒯富终于放下心来,他年事已高,没有别的期望,只希望家人幸福安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他实在想也不敢想。

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施工以后,预定的交付日期临近了,工部的人急的团团转,不知道蒯祥说的千龙何时才能现身。

终于,这天蒯祥开始行动了,只见他命工人在基台上围了一圈汉白玉的望柱和栏板,而每一个栏板都向外伸出了一个雕刻的栩栩如生的龙头,这些龙头正好连接着排水管,龙口竟是一个个排水口,众人细细数来,不多不少正好一千个!

众人皆为蒯祥的巧思拍手叫好,但等到验收当天,依旧是胆战心惊,没有人能确定这是否能让天子满意,是否符合他的要求。有些人悲观地认为,这次是性命不保,必死无疑了。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7)

朱棣移驾到蒯祥让他到的城楼之上,环顾了四周之后,并没有寻到他想看到的真龙,便问蒯祥:“一千条真龙究竟何在?”

下面的人有人战战兢兢,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则只是十分好奇究竟蒯祥所说的一千条真龙是不是真的找来了。

蒯祥淡淡地说:“请大家稍安勿躁,需要再稍等上一会儿,千龙随后就到。”

蒯祥话毕,天空便骤变,乌云翻滚着越来越厚,几道惊雷之后,瓢泼大雨像是经过提前排练过的一样,倾泻而下,雨太大了,以至于砸到建筑物上产生了许多的水雾。烟雾缭绕间,地上的雨水仿佛有了指引,很有规律地流淌着,随即,那些龙头开始陆陆续续吐起水来,一个个犹如翻腾在江海之中,场景很是壮观。这场雨又暴又急,来得快走得也快,雨停了之后,众人走下城楼,发现殿前竟没有任何的积水。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8)

众人被刚才的一幕所震惊,皇帝连连拍手叫好,众多工匠佩服的五体投地,那些意图谋害蒯祥的恶人,心中不免腾起一股怒气,但又无可奈何。

就这样,蒯祥靠着自己惊人的技艺免去了处罚,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至今仍然惊叹的完美工程,从那时至今日,这些排水系统已经成功运作了六百多年,历经了千余次的特大暴雨,但从没有一次因积水而栓塞。


蒯祥后来被封为工部左侍郎,授予其二品官,享受一品官的俸禄。到了晚年,蒯祥主动上书皇帝,乞求告老还乡,从此辞官隐退。

但是回到家乡之后,蒯祥还是没能停下工作,依旧追求着工匠技艺,致力于家乡建筑方面的发展。蒯祥是天生的匠人,他自己本身对于工艺以及美有着独特的理解,又有在朝廷做官的经历,有着不一样的眼界和经验,回去之后他将这些与江南的建筑思想加以融合,碰撞出无数的巧思妙想,形成了一种新的见解。

当地的工匠们听说蒯祥是从皇宫出来的工部侍郎,纷纷前来请教技艺,蒯祥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毕生所学,不管是什么人前来请教,蒯祥都会悉心回答和教导。无论是木工、雕刻还是彩绘、琉璃,蒯祥将自己的所有知识以及自己的一些理解全都教于这些肯潜心钻研的匠人们。

久而久之,蒯祥的桃李满天下,他们由此还成立了一个“香山帮”,代代相传,蒯祥就成为了“香山帮”的祖师爷。后来有个说法“江南木工巧匠,皆出自香山。”一直到晚清时期,这种说法还广为流传。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9)

“香山帮”之所以经久不衰,窥其源头还是得益于蒯祥在“香山帮”的匠艺底蕴中注入了大量的知识还有看似不重要但其实很关键的匠心精神。正是在这种正确的思想基础上,不管时代如何变化,香山帮的匠人们都始终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匠艺,不断追求和摸索,不停进步和向前。如今回望,或许整个苏南地区的建筑成绩,都离不开蒯祥对于匠工的追求。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1481年)蒯祥逝世,被葬于他的故乡太湖之滨,皇帝赐碑“奉天诰命”立于墓旁。

天安门是什么时候建造出来的(天安门是谁设计的)(10)

事了拂衣去,不问身后名。很可惜,后人对于蒯祥的记录并不多,因此我们不能将更加完整的认识这位了不起的工匠。但是,其实他也留下了自己的名片:历经百年风霜仍华美精巧的天安门等建筑,流传百年的“香山派”等,这些无一不体现着他的匠艺和匠心,不影响我们表达敬佩和赞美。

“建筑物都是有灵魂的。”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曾这样说过。可以理解,其实不论是哪种创造,创造者和被创造者都是相互成就的一种关系,创造者付出心血,被创造者展示灵魂。

"真正的践行者,一定是工匠精神的受益者,用修行的价值观代替浮躁功利的工作观。用一生为代价去做一件事,那是一种纯粹的伟大。"

一生只为一件事,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蒯祥的精神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显的更加熠熠生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