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年间,扬州寻花楼有位声名远扬的女子,叫做蝶衣。这女子年纪刚过二十,才貌双全,时不时会有不少有钱的俊男才子闻名而来。

蝶衣格外爱好收藏玉雕玩物,便定下了一个规矩,若是想和她有一夜风情的话,需有玉石玩件赠予她才有机会。

话说这蝶衣自打十七岁来到寻花楼,到今日为她倾倒的豪绅贵人数不胜数,因此蝶衣也得到了不少的美玉玩件,其中不少价值连城的,可是蝶衣却总不见满意。

这一日又来一位客人,长得颇有官样。此人见到蝶衣便令下人递过一块玉葫芦。蝶衣接过手端详了一下,鄙夷地说道:“客观此物虽是精雕细琢,怎奈不过是块新玉,不过有数十年历史而已,算不上是贵重之物。”

民间故事驯猴盗墓(民间故事男子青楼寻欢)(1)

这位客人瞧见蝶衣眼光如此犀利,顿感尴尬,拂袖而去。又过了几日,这客人再次出现在寻花楼,身边还有众多官差作陪,蝶衣这才知晓,此人原为当今刑部侍郎西门大人。前几日来时带的玉蝉,只不过是为了试探蝶衣是否人如其名。

进到房间,西门侍郎坐定后,又从怀中摸出一个锦盒,打开一看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玉件:“请蝶衣姑娘看一下此物,如能入得了姑娘的眼,便赠与你了。”

蝶衣看了一眼此玉件,不觉心里颤抖了一下。原来那玉件是一只玉蟾,通体晶莹,莹润如脂,青中还隐隐有几根血线,玉蟾的背摸上去有一处凹陷。

蝶衣惊叹道:“大人此物乃为血丝玉,原是陪葬之物,此玉久埋于棺椁,养于血水,久而久之便会有血丝融于玉体,多为达官贵人才配,实是罕见。”

然后又让丫鬟打来一盆水,将玉蟾放于水中后,整盆水都映出朝霞之色,甚是鲜艳,玉蟾在水中更是仿佛要活了过来。取出玉蟾后,水色又变成透明的样子。

民间故事驯猴盗墓(民间故事男子青楼寻欢)(2)

西门侍郎听完蝶衣的讲述,又对她迷恋了几分:“蝶衣姑娘果真是才貌双全,没想到此玉竟还有如此说头,姑娘你喜欢就好。”

蝶衣令丫鬟小心收拾好玉蟾,让她告知老妈,此夜要与西门大人畅谈人生,他人不可叨扰,就这样西门侍郎也终于借助这块玉,躺进了蝶衣的软床。

次日早晨蝶衣伏在西门侍郎胸前,娇羞地问:“大人昨日带的玉蟾是从何处而来?玉蟾虽是好物,但是却有不完美之处。”西门侍郎不解,蝶衣接着说到:“那玉蟾应为一对,大蟾背着小蟾,大人所赠乃为大蟾,若是能寻到小蟾,凑为一对,那才是极好的,也应了子嗣兴旺之意,可惜了呢。”

西门侍郎看着面带惋惜的蝶衣,为了讨好美人,便说道:“小事一桩,此为我部下所献,等我晚些时候去问他把小蟾拿来,再给姑娘便是,姑娘莫要叹惜。”说完便又搂着蝶衣缠绵一番才肯离去。

民间故事驯猴盗墓(民间故事男子青楼寻欢)(3)

西门侍郎回到京城府邸后,仍然不忘昨夜春宵美景,于是派人招来给他玉蟾的部下李二牛。李二牛听到西门侍郎说要配对的小蟾,挠了挠头说,那是从城西金满堂花重金拍来的,拍卖时并没有小蟾,只此一个。

西门侍郎听罢,想着以前许诺蝶衣,现如今却不能如愿,脸上不由得有了几分怒意。李二牛看到此情,担心丢职,赶忙说再去金满堂打听打听看。

李二牛来到金满堂,向堂主说明了缘由,表示若找到小蟾,愿以双倍价钱买下,说罢掏出了两千两银票做定钱。这掌柜也是见钱眼开的主,一口答应下来,说大蟾本是在秦淮河边一处乡绅家得来,等他快马加鞭再去问个究竟。

转眼一月时间过去,西门侍郎仍没有得到小蟾的一丝消息,这李二牛也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那金满堂的掌柜哪里去了,怎么还不见踪影。

民间故事驯猴盗墓(民间故事男子青楼寻欢)(4)

忽然这一日李二牛急匆匆地进了侍郎府,向西门侍郎禀告道:“大人,那金满堂堂主被扬州府衙给逮起来处斩了,原来他的真实身份是江湖销声匿迹很久的大盗,飞天猴子金如意!”

西门侍郎忽然想起前些日子地方上报来的死囚名录中,却有这么个人。看来这下这小玉蟾是再也无法寻到了,该怎么和心爱的蝶衣姑娘交待啊。

诸位看官,这金满堂堂主“飞天猴子”金如意,原是江南一代臭名远扬的大盗,多年以前忽然金盆洗手销声匿迹,躲到了京城做起了拍卖的营生。为何却在此时被抓并问斩了呢?

原来,早在一个月之前,有人往扬州府衙投了一纸密信,说是十几日后,昔日的大盗“飞天猴子”金如意将重现江湖,欲在胡家庄偷盗,求府尹大人部兵瓮中捉鳖。

民间故事驯猴盗墓(民间故事男子青楼寻欢)(5)

这大盗金如意曾在扬州干下数件恶事,害了胡家庄上下十多人,导致胡家庄从那以后便破败不堪,无人敢再踏入,这金如意到这样的地方能偷什么?

府尹大人本就是为民做主的清官,认为这不是有人故弄玄虚,便命十几名衙役乔装打扮,守在胡家庄附近。

没想到等了没几天,一个下雨的夜晚,果真有一个黑影翻墙进入胡家庄。众衙役悄悄围了上去,来了个关门打狗,逮住了飞天大盗。

一番严酷拷问后,府尹才弄清了原由。原来这大盗金如意当年在胡家庄害了那十多人之后,害怕官府追查,连夜带上偷来的珠宝跑到千里之外的京城,做起了玉石古玩生意。

金满堂里卖的东西都是他以前偷来的。这次本来是重回胡家庄,想要找寻一件之前未曾偷到的玉件,听说是个小玉蟾。

民间故事驯猴盗墓(民间故事男子青楼寻欢)(6)

西门侍郎看完报来的死囚案由后,便大概猜到了事情是何故。命人快马加鞭去到扬州府查证后得知,当家的胡家庄一门人,并未全部被害,还剩一个小女儿因为在街上贪玩,侥幸躲过了,据说小女孩的名字叫做胡蝶衣。

原来这蝶衣姑娘之所以不惜沦落风尘,只是为了能借机找到当年害她一家的贼人。所谓的爱好玉石玩意,也只不过是为了引出玉蟾的线索而已。扬州府尹的那封密信,也正是蝶衣所写。

事后西门侍郎曾再次到扬州寻花楼找过蝶衣姑娘,不过那时,她早已给自己纹了身,不见了踪影。据说有人曾在河南的一个尼姑庵里,见到过一个和她长得很像的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