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姐我记得应该是去年6月份开始绘制的吧,那时巧娘绘制完成后,还没想好画什么,其实我心里想要绘制贾文物,画胡可,画李自成,最后却决定画了奇姐,当时觉得奇姐这段空前绝后的故事绝对能吸引到很多读者,我还为奇姐这段故事起了一个吸引人的名字叫《人妖》

我对古白话情有独钟,所以我的漫画几乎都是姑妄言原著上的文字

诸如

【欲瞒观者眼目】

【 孰不知亦为令正幸奴之所。】

【自做之,妻法之,又何足怪矣。】

画画的朋友对我说漫画的第一页就足够可以劝退读者了,我也担心读者看了第一页就没了兴趣,于是将部分分镜重新排版制作了预告,期望读者可以通过预告对此作产生兴趣,订阅我的作品

但是上线之后点击并不高,依旧还是小众,我因此大受打击,当时已经绘制了一半,总不能半途而废,所以带着一颗沮丧的心坚持着画到了最后一页。目前奇姐已经绘制完成,我决定为姑妄言的每一回绘制一张插图,画完插图之后画邬合,邬合应该很快会绘制完成的,再之后绘制嬴阳

奇姐这部漫画花费了我很多时间与心血,我感觉画的奇姐与巧娘相比,有进步,但是人物动态还是很死板,没有生命力,僵硬,背景透视存在一定问题。期望我在接下来的新作绘制中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我没有绘画天赋,十六七岁的时候天天都在画画,有一个人说我是教条,我气哭了,后来时间证明了那个人说的是对的。我花费了大量时间画练习,没有用对正确的方式,也没有人告诉我如何练习才是正确的,所以尽管画了很多练习,并没有什么用,都成了废纸。我托亲戚帮我在网上购买了伯里曼和中央美院的人体艺术解剖,每天当成宝贝一样的不断的临摹,并默记人体的肌肉名称【那些肌肉名称现在已经忘光了】学校发了借书证,我去图书馆想要借一本透视学,可惜没有,但是看见了一本艺用解剖,比我手里那本肌肉名称还详细。有意想借。但是决心先观赏下图书馆里都有什么书,我跑到图书馆的古典文学分类的书架那里观赏,翻到了一本书叫《姑妄言》,姑妄言这个名字并不吸引我,吸引我的是封面,暗想恐是同金一样的书了,翻开了简介一看果然是,对此书产生了兴趣,因为借书证只能借一本书,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最后放弃了借艺用解剖,而是选择了借姑妄言。回去后胡乱翻了翻,觉得实在看不进去,打算还回去之后借艺用解剖了,那天放学后回到寝室,最后一次翻姑妄言,打算翻翻就还回去,偶然翻到了邬合,勾起了我的兴趣,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故事,太令我震惊了,后面又翻姑妄言想要寻找邬合还有什么故事,结果发现嬴氏很少出现了,真是意难平,后面又阅读了多银,爱奴,贾文物,竹思宽......被空前绝后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对原著的对白情有独钟,也是我后来我的漫画一定要用原著的对白嵌字的原因。

奇姐这段故事当时看得令我张目结舌,我对中间那段并不是很喜欢,进行绘制的时候曾经想过不画那部分,但是金三这个角色塑造的很好,很有趣,又觉得删掉了太可惜了,而且这段还有姑妄言中的三个笑话。所以中间那段只删掉了部分没有全部绘制出来

画奇姐到牛首踏青与牛耕一见钟情这一段,原文写道

【那一年二月尽间,春景融和,百花大放。易于仁带了他的妻妾子女到牛首去踏青,不想牛质的儿子牛耕也往牛首来游赏,忽然见了这奇姐,魂不附体】

尽管牛首只有一个分镜,我还是花时间去找参考,查到的是有佛顶宫的牛首,最初绘制的是佛顶宫,当时没多想,可能佛教是印度传来的,所以是圆的也不足为奇,后来偶然看到了网页上写着40亿打造的佛顶宫,便猜测可能是现代建筑,于是查了百科,发现上面写着设计单位: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已经快画完了才发现,但是又想到把现代设计的建筑画上去不太好,于是擦掉决定重新画,参考不好找,我当时也不知道佛顶宫没建成时是什么样的,无从下笔,后来忽然想到了可以查查看有没有老照片,可以参考老照片绘制

只找到了一个老照片牛首山残存的的弘觉寺塔,原来在1937年(民国26年)底南京沦陷后,侵华日军将全山砍伐一空,历代建筑付之一炬。

当时看到原因的时候心里暗暗地难过,历史不可忘。

我的画技基本功不够,画《人妖》的第一张的时候,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找参考去了解大户人家的庭院,因为2016年画《爱奴》时,我没有去想过如何体现画大户人家,导致画出来的大户人家没有大户人家的感觉,没有体现出权贵的感觉。所以画《人妖》的时候花了好多心思去了解有钱人家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日,苟氏的生辰,家宴唱戏,饮够多时。正本完了,苟氏点了一出《必正偷词》,一出《西厢》上的书馆佳期,叫胡旦唱。胡旦先装莺莺会张生的那种娇羞,看得好不动人怜爱。后来又装陈妙常,那番浪态没一个不动起火来。那牛质欢喜得只是笑,连饮了十数觥,也有几分醉意了。】

日本古代斩妖漫画(古典文学巨作姑妄言的漫画版奇姐绘制了一年)(1)

阅读顺序从右至左

日本古代斩妖漫画(古典文学巨作姑妄言的漫画版奇姐绘制了一年)(2)

苟氏过生日那天,胡可唱了两出戏,一个是西厢记,另一个是玉簪记,我没看过玉簪记,我对于戏曲并不了解,在画到胡可唱《必正偷词》时,去把《玉簪记》看了一遍,最开始看的是明代作家高濂创作的剧本,实在有点看不懂,后来直接看

的昆曲华文漪、岳美缇版的玉簪记,最开始看不是因为喜欢,只是因为要绘制姑妄言给自己下的任务,但是后来被岳美缇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把整个玉簪记全部看完了,心中暗想,怪不得古人爱看昆曲呢!原来竟然这样有趣呢。

我对饰演潘必正的标致小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去查了百科,没想到发现饰演潘必正的标致的演员竟然是一个女人,不禁感到震惊,网友发弹幕时都称呼岳美缇为岳帅。

我后来忍不住看了岳美缇的《占花魁》,发现成志雄演的阿四太有趣了

我只绘制了必正偷词,没有绘制西厢记,因为原著对此段描写很短,画太长了担心读者不爱看,第二个原因就是我不喜欢西厢记,大多数才子佳人的故事我都不喜欢。但是必正偷词这个故事我很喜欢,所以花了心思绘制了在戏台上演偷词的那一段。陈妙常我很久以前无意间见到过这个名字只是觉得很好听,不知道是谁,直到绘制这段的时候才了解到原来是昆曲里的人物。

下面是我当时根据戏折子做的脚本,横线上面的因为格子不够所以没能嵌进漫画里

————————————————————————————————————————

【〔旦〕休题。文君佳趣。这其间相如料难是你。

  〔生〕多分是小生无疑。

  〔旦〕潘郞好生无礼。我对你姑娘说来。

  〔生〕说我何事。

  〔旦〕秀才们偷香窃玉。意乱心迷。

==========================================================

  【醉太平】

  〔生〕非痴。我靑灯愁緖。听黄昏钟磬。夜半寒鸡。孤衾独抱。未曾睡先愁不寐。

相思。静中一念有谁知。欲火炎遍身难制。把凡心自咽。只少个萧郞同并。彩凤同骑。

【醉太平】

非痴。靑灯愁緖。听黄昏钟磬。夜半寒鸡。孤衾独抱。未曾睡先愁不寐。

相思。静中一念有谁知

欲火炎遍身难制。把凡心自咽。只少个萧郞同并。彩凤同骑。

旦寻词介

〔生〕你寻的甚么

〔旦〕不与你相干

〔生〕料你寻它不着

  【浣溪沙】

  〔旦〕他脸儿涎。情儿媚。话跷蹊。心自猜疑。

  〔生〕不必猜疑。

  〔生〕小生拾得在此。

  〔旦〕好好还我的词来。若不还我。把你做贼论。

  〔生〕偷书不为贼。

奇姐为何画这么长时间,背景上花了很多时间找参考,难度比以前绘制的要大,当时一边画奇姐,一边着手绘制《爱奴》的重置版,也耽搁了一些时间,后来因为琐事耽搁了有4个月,最后时期更换绘制方式导致画的更慢了,中途我改变了绘制方式,一口气画十多张草稿,然后一点一点细化,先批量画了分镜,之后统一绘制人体,到了绘制衣服的时候把人体都擦掉了,本来是打算画漫画的时候顺便练习人体所以细化了人体后才画衣服导致画的更慢了。因为一些衣服褶皱实在不会画,所以我买了一个和尚穿的古代衣服,和一个裙子,实在画不出来,只能自己摆动作拍自己,虽然解决了复杂的衣服褶皱绘制问题,但是十分消耗时间,自己拍自己,很难把握自己想要的角度,往往拍出来的是相反的角度。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快绘制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