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湖 明 代 三 贤 诗 传,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太湖七言诗 太湖明代三贤诗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太湖七言诗 太湖明代三贤诗传

太湖七言诗 太湖明代三贤诗传

太 湖 明 代 三 贤 诗 传

铜肝铁胆雷演祚

朱陈大战鄱阳边,雷溥因功获擢迁。

移家镇守太湖县,繁衍风光六百年。山中尚存太史第,历雨经风仍奂然。

文人仕宦近三百,不乏彪炳史册间。明末城中逢乱兵,惨遭屠戮惧血腥。

避入山林营生计,士族门风易振兴。十世传人雷縯祚,耿直清廉号介公。

自幼生长长河畔,兄弟伴读深山中。江南复兴东林党,欲行改良言路广。

目睹时局忧忡忡,为谋报国心向往。游学结识阮大铖,青年才俊互欣赏。

谁知画虎难画骨,扬镳异道各俯仰。阮氏卖身魏忠贤,从兹冰火两重天。

世事荣枯如反掌,形同陌路理当然。崇祯欲使回天力,除逆安良选俊贤。

名在庚辰特用列,刑部执法司云南。治狱严明断是非,不容冤屈隐伤悲。

诤谏每教巡抚栗,直言常令帝难违。弹劾奸佞无顾忌,秉正持廉留口碑。

不怕天上有阴霾,只怕部里一声雷。明祚飘摇风雨中,饥荒肆虐处处同。

闯王兵指开封下,清骑蹄践东北城。虎视眈眈窥齐鲁,连连南下疾如风。

丈夫久存报国志,佥事武德赴山东。积谷清野明告示,锻盔炼炮演标兵。

果然恶战两昼夜,德州城下挫夷锋。首辅羽翼范志完,尚方宝剑锋刃寒。

杀良冒功罔君上,纵兵淫掠劣迹斑。愤然疏奏纵掠状,金殿质对气凛然。

锋芒直指周首辅,义正词严斥权奸。钦赐珍馐并茶果,名震京师朝野间。

总督伏诛辅臣死,青史笔记一时传。而后丁忧回故里,心系国事望长安。

闻道自挂煤山下,披发号啕天地旋。泣血挥成讨贼文,疾呼板荡识忠臣。

举义勤王今日事,兴师灭贼定乾坤。联络礼部钱谦益,游说兵部侍郎君。

唯有潞王承明祚,历陈福王不可尊。天上风云不可测,弘光即位悦声色。

重用逆案阮大铖,东林才俊心悱恻。排挤忠良屡得手,清理顺案杀贤哲。

耿介直臣左良玉,挥师直欲清君侧。狱中视死若等闲,先帝遗臣书腹间。

遗言愿效伍子胥,雨花台高好厝棺。击奸雪仇青草岭,桃花扇里姓名传。

铜肝铁胆临颓运,亮节高风纪史编。天铎诰封太史公,太史第隐崇山中。

经风历雨三百载,护育儿孙读与耕。幸有遗文照千古,匾额六道记恩隆。

康熙光绪敕功德,民国总统赞家风。

注:明太湖(今属安微)人,字介公。崇祯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举试教职,授刑部主事。擢武德道兵备佥事。十五年,清军攻入山东,他守德州,有诏奖励。乃疏督师范志完等。帝为之怒诛志完,召他陛风,旋令其还任。以忧去。南明福王时,马士英以其主议立潞王,逮治赐死。

铁面御史吕行素

将相无种天下争,男儿自强势纵横。

蒙元无道兵戎见,并起群雄战火红。

徐寿辉师陷湖广,都昌义士聚众迎。

吕惠本是书生辈,乱世无缘博功名。

投笔济世从于光,初事徐儿镇浮梁。

恶战汉王寿辉死,良禽择木倚吴王。

吴汉争锋十余载,鄱阳湖水凝血浆。

风雨宜城几易帜,名城往往多杀伤。

腥风血雨漫天涯,满腹经纶无处夸。

青袍非比战袍恶,遂赘怀宁李氏家。

操持旧业重设馆,抚育英才闲种花。

避乱复迁太湖县,小西门外远喧哗。

洪武初年百业兴,郡县立校训儒生。

九重诏下选耆宿,化育黎民报朝廷。

品行卓越型乡党,尚义好施桑梓称。

饱读诗书必有用,训导寒门苦用功。

言传身教严课子,向阳花木易春荣。

父因子贵封光禄,青衫非比紫袍轻。

次子吕衡字行素,少年荣登岁贡录。

斑斓文章冰雪操,名在监察御史簿。

永乐初年陕地饥,黎民鬻子偿租赋。

盗贼横行边事凶,多少生灵暴霜露。

祸乱常生旦夕间,蛮疆险远难驯服。

朝廷决意宁边远,拣选干练巡边务。

高谈阔论满朝堂,担当重任少梁柱。

吕公刚正素有名,时艰每被君王顾。

朝臣相送出京门,仪仗威严代天巡。

临危受命不辞远,远赴阳关万里尘。

遥叩淆关攀剑阁,蜀道逶迤白日曛。

满目疮痍长太息,秦川沃野笼阴云。

咸阳自古帝王都,无尽繁华笔难书。

一从唐室分崩后,遍地荆榛夹蒿芜。

连年灾荒逢大疫,雪上添霜草木枯。

途有饿殍不知发,蟊贼昼出劫通途。

御史携威入咸阳,铁面威风肃如霜。

贪官横吏素凶暴,如鼠见猫敛行藏。

惩贪治腐除奸恶,整肃吏治王法张。

平息民怨宁内乱,屡施恩惠泽边疆。

归来声誉满朝廷,御题诗匾赐吕卿。

西出阳关历艰险,代天巡守铁骨铮。

刮地威风扫奸佞,铁面生寒鼠辈惊。

图像高悬凌烟阁,赢得生前身后名。

君王无计镇岭南,重肩重任出韶关。

巡按广东风裁卓,化解宿怨解民悬。

致力建功安海域,大展宏图固南天。

无奈积劳殚精虑,卒于官署正英年。

孝友传家风气清,诗书垂训易成名。

子孙果然有大器,励精政务众口称。

九代郎官传佳话,百年兄弟动京城。

储贤政绩绵世泽,博议文章播家声。

注:吕衡(1369-1413),字仕平,号行素,太湖县人,生于洪武二年(1369)五月十八日。史载其“优文学,善草书,严节操,洪武中由岁贡入监”,后授监察御史、广东道巡按等职。永乐初年,吕衡被诏之最棘手的“陕西,体察机务”,吕衡赴陕后,惩治贪官,平息内乱,惠泽边民,待诸事办妥后,回朝“还奏,深被优宠”,朱棣专为写诗赞誉:“代天巡狩出阳关,刮地威风铁面寒。朕今图像凌烟阁,留与儿孙做样看。”此诗从正面褒奖吕衡才学出类拔萃,胆略过人。嗣后,擢升广东道巡按,广东地处南方,南人长期被斥之为南蛮,尤其是元代更甚,由此与朝廷产生的对抗情绪,至明初尚未完全化解,吕衡正式在此艰难之时而被委以重任。由于家教有方,其“性严介,品刚正,贪官污吏,见之生畏”。“永乐十一年(1413)六月二十八日卒于阳春县官署”任上。

老成黑汉周天章

周玺天章号荆山,祖籍庐州徙花间。

幼明经史标高格,掩卷常吟行路难。弘治九年登进士,襟怀如海待长帆。

慷慨长怀国士叹,言事不惜忤权奸。成化渐兴骄逸风,兴作连年民愈穷。

财殚力竭不堪命,科派累及戍边兵。运笔作疏申治道,恤民固本论分明。

孝宗纳谏罢兴作,深惧承平怠惰生。鞑靼兴兵屡犯边,边民流徙被烽烟。

边兵边将戍边苦,边事燃眉敌当前。选将增兵充粮饷,练成铁骑解边难。

条陈四事龙颜悦,急务筹边克时艰。劾奏潮河罔朝廷,冒功历历入理情。

但为圣明除弊政,肯将热血付汗青。同僚昵称呼黑汉,上谕嘉许称老成。

遗诏托孤同顾命,共佐新君续大明。一片丹心天地知,详疏治化肺腑词。

格物致知世事达,修身齐家天下师。祖汉宗唐图伟业,亲贤远佞辨妍媸。

四美易俱须有日,二难难并每无时。武宗本自比冰玉,聪明温厚性宽恤。

溺从骑射终尚武,娇宠优游成纵欲。八虎为患忠良泣,东厂横行群臣觑。

逸乐不惜违祖训,豹房宣府酿悲剧。刘阉矫情侍天子,内宫爪牙任驱使。

日进鹰犬惑君王,票拟批红常矫旨。挟天子以令内阁,直臣每教廷杖死。

立皇帝倚坐皇帝,朝野谁人不冷齿。诤臣犹抱赤子心,屡劾权奸不顾身。

渎职误国罢温铎,贪赃枉法斥戚勋。应诏直陈数八事,直指皇庄隐祸根。

亲贤远佞祛弊政,省供遵制苏万民。重诏正赋邦国固,惜名防诈大义敦。

汰庸任良励官庶,振作图强治化新。耿耿忠义日月昭,切谏君王莫辞劳。

讲学不兴聪明蔽,膏泽未施国运凋。朝令夕更革复用,驾贴频颁近宦骄。

鹰犬酒色生邪佞,荡心悦目心志摇。靡丽奢华遥相尚,金宝滥施以为高。

新政犹然何长久,乱国刘阉祸根苗。伏惟圣上明法典,勿教国祚毁一朝。

矫旨调任顺天府,同官被难言路消。明年京畿勘皇庄,阉党挟势甚张狂。

愤然上疏揭大逆,欲行谋叛甲兵藏。言路已封被冤狱,侮慢敕使降罪殃。

正邪易位欺神鬼,杖毙狱中丧天良。狱中家书陈心迹,忠义凛然气节张。

诸臣惧势主上护,屡疏未下九回肠。阉奸谋逆终败露,沉冤昭雪令名扬。

三贤祠内三贤并,四库书中永垂光。

注:周玺(1461-1507),字天章,号荆山,谥号忠愍。安徽省太湖县城西乡花香畈人,明朝进士、政治人物。与包拯、余阙并称庐阳三贤,其后人尊称其为周天官。作品收集于《周忠愍公传疏》《周忠愍公垂光集》《明别集丛刊》《庐阳三贤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