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档案:英姨

联系人:广州濂泉居委

020-61308595

NO.1833

心愿:冰箱

一台生锈的绿色老冰箱、一套古旧搪瓷茶杯、一面模糊不清的半身镜……除一台微波炉外,在英姨房间客厅的明眼处,再找不到其他新物件,一切与1997年初搬进集资楼时并无二致。1996年,因超龄被单位辞退后,英姨和爱人靠捡废品、低保,捱过了漫长而艰苦的20年。

40岁以前,英姨在郊区农村老家耕田务农,懂些草药知识的老伴则是村子里的赤脚医生。随着年龄增长,老两口开始吃不消繁重的农活,便进城谋了份环卫工的差事,每个月每人收入约80元。直到1996年,英姨到了50岁的退休年龄,工资才涨至300元每月。退休一年后,期望有一处安身之所的夫妇二人,贷款在城中村买了一套不足40平方米的集资房。目前,这间蜗居小屋仍有部分尾款未清。

冰箱用了10年该换了吗(用了30年的冰箱能换台就满足了)(1)

英姨说,老伴吃的药不在医保范围内,老两口得从牙缝中省钱买药。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摄

随着年龄的增长,英姨和爱人的身体越来越羸弱,经济负担也越来越重。28岁便患上冠心病的英叔每个月要自费1000多元购买特定药物,患有慢性胃病的英姨,不愿意到医院拿药医治,日常靠中药调理养护。医药费开销大,两人却无收入来源。因环卫工工龄不足年,英姨夫妇二人均无退休金。在居委的帮助下,两人成功申请到每月333元低保和500元医保的救助金。碰上政府发放节日慰问困难户救助物资、救济棉衣棉被等惠民福利时,居委均会优先发放给这对夫妇。

为了节省煤气费,英姨一天只在午餐的时候炒一次菜,早晚餐用微波炉热剩菜吃;为节省冲凉的水电费,老两口每天用电热水壶烧热水冲凉;为攒些小钱以备不时之需,英姨英叔会到城中村收纸皮、捡废弃物品卖钱……一生劳苦的英姨还是个热心肠,社区居委工作人员称,老两口不仅喜欢参加社区集体活动,帮助更年长的独居老人,还热心于服务社区,主动帮街坊们清洁卫生,“街坊们都熟悉他们,知道英姨经济困难,家里有闲置物品,都会送给英姨”。

“街坊居委知道我们困难,都愿意照顾我们。早上爬爬山锻炼下身体,白天捡捡垃圾赚点生活费,和邻居们聊聊天,生活得挺开心。”聊起小心愿,英姨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说:“如果能把老冰箱换一下,我就心满意足了。”英姨家的这台绿皮冰箱,是她哥哥赠送的“老古董”,至今已至少有30年历史。“冰箱的制冷功能不好了,希望能换一换。”英姨说。信息时报记者 崔小远

■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期待您的爱心

信息时报与广州市慈善会成立“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以资助新闻报道中遇到的特困个案和特急个案,并对《爱心档案》的每户困难家庭给予300元资助。

纾困暖童心

纾困暖童心项目,每笔捐款200元,用于帮助一个学童支付学杂费用。

●总收入:412733.08元

●目前可用善款:204283元

●目前可用善款:28642.88元

励志奖学金

中意人寿公益金

●总收入:1289961.1元

●目前可用善款:1201061.11元

沙漠绿洲漆爱心公益金

●总收入:20000.00元

●目前可用善款:15200.00元

开户名称:广州市慈善会

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市越秀支行

账号:036301040000267

捐赠热线:(8620)86004343

捐赠小贴士特别提醒: 敬请在捐款时告知或注明是“捐赠信息时报爱心慈善金”、 “捐助200元纾困暖童心计划”或“捐助励志奖学金”等等。另外,敬请捐赠者注明捐赠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地址、邮政编码、电话,以便慈善会把发票寄给捐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