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对正常人而言是一种心境的变化,在禅宗的理解中是不同的顿悟。但是对某一类特殊人群而言,这句话可能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近那些一念成佛)(1)

人格分裂症学名解离症,其指的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障碍。人类对解离症的研究,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由于其具体成因太过复杂,至今理论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已经被确定的诱因包括(但不限于)人生幼年期遗留的严重精神创伤,不当的教育与生存环境,突发的重大变故,某些偏执的错误观念,以及其它疾病引起等。

解离症顾名思义就是意识的解离状态。我们每个人的意识、感知、记忆等各方面,都是一个协调统一的完整结构。而解离症者等于是将这一整体结构分割成一个一个互不相关的组成部分。导致生活各方面无法正常运转。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近那些一念成佛)(2)

解离症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两种:心因性失忆和多重人格。

心因性失忆指的是由于某些事情超出我们心理承受范围,导致我们精神系统出现过度应激反应。为了避免崩溃出现,封闭我们一部分的记忆和感知能力。

心因性失忆的人,往往不仅会失去记忆,还会丧失某些情感功能以及部分思维能力。相信看过国漫《一人之下》的朋友,应该会对女主冯宝宝记忆犹新。那就是心因性失忆的典型表现。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近那些一念成佛)(3)

心因性失忆固然棘手,但多重人格则更加危险。

多重人格又称人格分裂。指一个人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立人格。通常最早的人格模型称为主人格。当主人格因为某些原因受到外界刺激,就有一定几率选择分裂出一个全新的副人格,来保护自己抵御或逃避那些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事物。

虽然这么说,有些难以置信。但无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副人格的出现,最早都是为了自我保护。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近那些一念成佛)(4)

主人格和副人格的记忆,性格,通常并不相通。甚至有可能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由于某些未知原因,新产生的副人格,有可能掌握一些原主并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

树洞精曾听一位网友说过,他认识的一位朋友,就是人格分裂。过去普普通通一个人,在人格分裂病治愈后,掌握大量新的知识与技能,一跃成为学霸。

虽然树洞精无法考察这个传闻的真实性,但这一神秘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大家看到这里,一定不要羡慕。人格分裂的痛苦,那是常人无法理解的。

曾经树洞精在网上就见识过这样一位,患有人格分裂症的网友。交流进行到一半,不知什么原因触发人格转换。他对之前交流的内容完全没有记忆,甚至不知道树洞精是谁。

用后来他自己的话说,他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出现在一些地方。最严重的一次甚至已经出省了。

在不同人格掌管身体期间,一切的行为可以说是未知的。就如电影《致命ID》那样,杀人了都没有记忆。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近那些一念成佛)(5)

美国曾有一名很了不起的人格分裂患者——卡梅伦.韦斯特。他本人分裂出了23个人格。一度非常痛苦,他为了更了解自己,克服了许多困难,拿到了心理学博士学位。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著名的《24重人格》。以患者和专家不同的角度,对人格分裂进行了深度剖析。

以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一旦确诊为人格分裂,治愈的几率并不高。且有复发的风险存在。最佳的办法就是尽早发现,尽早控制。

在人格分裂的早期,通常会有突如其来的大幅度的情绪起伏。对于生活各方面失去兴趣与动力。一旦有这些现象出现,我们就应该警惕起来。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请及时去专业医疗机构检查。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到底是为了什么(走近那些一念成佛)(6)

在这里,我们拓展一下知识点,人格分裂与分裂样人格,千万不要混为一谈。

人格分裂已经解释过了,在这里不再多说了。分裂样人格指的是一种特殊的人格类型。通常情绪反应比较淡漠。对他人的遭遇与感受并不关心。性格整体呈现内向状态。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分裂样人格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是个筐,啥都能往里面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