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0月13日讯(记者 曾艺轩 陈捷 通讯员 叶晓菲)十年披荆斩棘,产城人融合提速;十年沧桑巨变,东部滨海新城崛起。党的十八大以来,翔安区作为厦门最年轻行政区,抢抓“跨岛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以猛追猛冲的翔安速度积极融入岛内外一体化发展大局。一批又一批创业者以拓荒牛的姿态,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拼出了翔安气势,贡献了翔安优势。

10年来,翔安对标先进,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GDP年均增长超8%,去年达781.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

未来,翔安将朝着高素质标杆、高颜值典范、现代化前沿、国际化枢纽的战略定位大步迈进,推动实现新型城镇化进程、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综合竞争力、人民高品质生活、社会治理现代化“五个新跃升”,奋力建设“五个翔安”。

产业

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四大重点产业链群

翔安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高度重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及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这里成为厦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内有火炬(翔安)产业区、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等多个产业园区,形成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重点产业链群。

去年,翔安区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业产值已达944亿元,即将成为全区首条千亿产业链,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两条产业链更均占据全市的“半壁江山”。目前,翔安区工业建成面积已达18.7平方公里,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6家,工业总产值达1700亿元。

今年2月,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创新航厦门三期项目落地翔安,将助力厦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国庆前,厦门天马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在翔安区开工……在产业引擎的强力带动下,翔安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领跑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全省第一,生物医药、健康医疗、海洋经济、人工智能等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30%。

“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更是翔安区委区政府所重视的又一重点工作。翔安区组建了招商集团,探索和改进服务企业的方式方法,建立区领导挂钩企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几年来,一大批优质企业选择翔安、扎根翔安。

翔安全区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这里是全省唯一的区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在近两年的营商环境考评中,翔安区均位列全市第一,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投资者在翔安办事一路绿灯、事业一路长虹。

交通

四通八达,打造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地处厦门市东部的翔安区,东北与泉州市交界,西面与同安区接壤,南面与金门隔海相望,居厦漳泉闽南“金三角”的核心地带,是祖国大陆距离金门最近的地方。独特的区位,让翔安成为厦门市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节点。

目前,翔安已建成翔安大道、海翔大道、翔安南路、滨海东大道、翔安东路等“四横两纵”快速路网,地铁3号线建成运营,4号线全线贯通,滨海东大道、海翔大道等主干路网四通八达,第二东通道预计明年春节前通车,岛内外一小时往返早已不再是奢望……

乡村振兴

环境更美、产业更优、机制更活、百姓更富

近年来,翔安区紧扣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已打造出黄厝、澳头等22个省市级试点示范村、4条乡村振兴动线及大宅火龙果等“一村一品”和“大帽山境”等生态旅游特色亮点,全区共接待游客超3000万人次。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1)

经过乡村振兴的一系列举措,翔安黄厝村到处散发文创艺术气息 叶晓菲/摄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2)

每年翔安香山盛开花海,吸引大批游客打卡 朱毅力/摄

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方面,翔安区深入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实现全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三水联治”、农村建房“四统”模式、垃圾分类“二三四”模式和农房整治“三立三破”等创新做法获国家和省、市点赞推广。金柄村、马塘村上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许厝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马塘村六连任“全国文明村”。

新城

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作为厦门市“跨岛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翔安区承担着全市最多的省市重点项目。十年来,翔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航空新城、翔安新城、环东海域新城、同翔高新城等座座新城加速崛起。

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喜迎二十大追光向未来)(3)

充满活力的翔安新城 黄嵘/摄

9月29日晚,与厦门岛五缘湾隔海相望的白鹭体育场首次亮灯,以它为核心组成的厦门新体育中心和新会展中心连片形成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大气磅礴,设计精巧。竣工后,这座体育场将承接有全球影响力的专业赛事和主题展会。

厦门新机场片区内,大型设备正在热火朝天地作业。作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等级机场,厦门新机场是纵深推进“跨岛发展”战略的百年工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将为新时代厦门腾飞提供更多战略空间。

为提升新城功能品质,翔安区还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积极规划公园、绿道建设,已建成鼓锣公园、乌石盘公园、香山公园等29个公园,总面积约248.6公顷。通过厚植城区绿色生态底色,构建“山、海、城”相融的空间格局,打造美丽、绿色、宜居的高品质人居环境。

此外,汇景购物广场、闽篮城市广场等商圈全面营业,悦华等酒店建成运营,首创奥特莱斯等高端商业综合体的顺利竣工,更是精准补齐了翔安“吃喝玩乐购”短板,加速集聚人气商气。

民生

补齐短板优化教育医疗配套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一直以来,翔安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

这里率先在全市出台优惠力度最大的教育人才引育政策,大力引进优秀教育人才。通过持续建“名校”、引“名师”,成立全省首个区属普惠性教育集团,推动双十中学、实验小学、科技中学等一批市属名校落地办学,新增各类学位7万余个,一大批区属新建及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先后投入使用……名校跨岛而来,好校拔地而起,翔安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厦门东部教育“新高地”迈进。

翔安区还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补齐医疗卫生短板。同民医院更名“市第五医院”并晋升三级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建成运营。翔安区还设立了全市首家老年康养医学中心和首个福利性托育园,“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明年,翔安即将迎来建区20周年,青春翔安、风劲帆满。翔安区将继续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服务跨岛发展大局中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创新、繁荣、生态、活力、幸福“五个翔安”,努力让翔安发展更有速度、人民幸福更具温度。

来源: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