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工整的诗词,对联更是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甚至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很多皇帝还将其看做选拔人才的关键,如乾隆就特别喜欢对对子。而下面这位少年,机智对了个对子,竟然成功挽救了自己病重的父亲。

何人在堂下状告本官(县官出了个上联)(1)

这位就是大明初年著名的三杨之一的杨溥,这位杨溥后世评价很高。他出身贫寒,经过刻苦读书,在建文帝时代考上进士,后来辅佐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是四朝老臣,做官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为仁宣之治的创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在史书上也记载了一件其勇敢救父的故事。

何人在堂下状告本官(县官出了个上联)(2)

而这位县太爷也是个进士出身,又听说这个神童善于对对子,于是想出个对联让其知难而退。因此,跟杨溥说,我听说你善于对对子,我出个上联,你能对出来我就放了你的父亲。这位县太爷心想自己饱读诗书,难道还不如一个孩子么!因此,出了个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这个可是当时最难的拆字法。因为图字繁体字“圖”的写法,总共有4个口字,里面三个,外面一个。后面一句的意思是,这里我说了算,可谓是十分霸气和嚣。

何人在堂下状告本官(县官出了个上联)(3)

小杨溥听完后,立刻张口就来:“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这里说下啊,伞字繁体写法“傘”里面有四个人,上面一个大人,意思是说,我们这些小人百姓,全靠大人您遮风挡雨,这里有溜须拍马的意思。这位县太爷听完后,笑得合不拢嘴,立刻就小杨溥的父亲放了。经过此,小杨溥的名声更大了,神童的名望更是牛。

何人在堂下状告本官(县官出了个上联)(4)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真相背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