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动漫,它的有意思不在于笑点本身,而是不同年龄段的人看它,总会有不同的感悟。
小时候看它图一乐,长大后看它便能够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产生一些生活上的反思。
今天笔者要分享的,是笔者觉得十分有意思的一集。
乍看之下这一集十分荒诞,但细思之后却又觉得它十分贴近生活。
甚至贴近到让人感到强烈不适。
每个人都有偷偷坏事的时候。
大多数人小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不可以做什么。”
不可以玩泥巴、弄脏衣服、逃学、抄作业……
从老师的口中、从家长的口中,乃至从同辈人的口中,这样的话我们都听过很多遍。
然而每个人又都有叛逆心:你越不想让我做什么,我偏偏就要去做。
在第一次叛逆的时候,人们就像触摸到了禁忌的果实,紧张又刺激。
这样的情绪会让人分泌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给人造成:刺激=触碰禁忌=收获快乐,这样的错误公式。
而本集中的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便是被这样的公式所误导。
最近,这两个无聊的小伙伴发现了一个新游戏——做鬼脸。
在海绵宝宝的上班时间,他们进行着“做鬼脸比赛”,誓要争出谁才是“鬼脸第一人”。
然而,在上班时间搞这些小动作,喜欢压榨打工人的蟹老板自然不乐意。
为了吓唬这两个小可爱,他编了一个很无聊的故事。
所有的恐怖故事都喜欢用一句话开头:那是一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比奇堡曾有一位怪人,他的爱好就是做鬼脸。
这个怪人认为做鬼脸很有趣,于是便四处与人分享。
而他分享的方式就是冲着别人做鬼脸。
但显然,他的爱好十分小众。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得鬼脸很有趣。
这个怪人却是不管,他依旧我行我素,甚至从别人厌恶的神情中获得了成就感。
瞧瞧,他的鬼脸是多么成功。
那些人厌恶的表情证明了他鬼脸的优秀。
怪人无时无刻不在对人吐舌头,并以让人生气为乐。
直到有一天,他的舌头僵化,再也缩不回去。
而当他维持了“吐舌头”姿势一个月后,它的舌头终于干裂,碎了一地……
这个故事虽然吓不着观众。
但是只要海绵宝宝他们害怕就行了。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因为这个故事而不敢再做鬼脸。
直到,海绵宝宝的逆反心理压过了恐惧。
他触犯了禁忌。
就像是现实中的很多人第一次触犯禁忌之后的轻松快乐一样。
海绵宝宝在做了鬼脸之后,也莫名轻松起来。
他哈哈大笑:看,我做了鬼脸,但是我没有事情。
这样的行为也带动了派大星。
成功做出鬼脸之后的他们不再惶恐不安。
他们就像是打破了恐惧的勇士,用鬼脸彰显自己的无畏。
这样的快乐让他们肆无忌惮。
于是他们开始学着故事中的怪人,通过恶心别人,来收获快乐。
他人的愤怒和厌恶让海绵宝宝和派大星获得了无尽的成就感。
为了一时之快,他们放纵自己的行为,不再像往日那样自我约束。
他们将其解读为“自由”。
这不得不让笔者想起网络上的键盘侠扛着“言论自由”的大旗,肆意用语言攻击着别人。
最后轻飘飘用几句“他们可以不看啊”、“我们也没让他们听我们说话啊”……来推卸责任。
这是不是和故事中的派大星很像?
两人一直维持着鬼脸,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保持着这种面目。
然而第二天,他们的脸却僵了。
按理说,他们不是很喜欢做鬼脸吗?
一直维持着吓人的样子,岂不快哉?
但是他们却慌了。
原因很简单。
其实打从内心,海绵宝宝和派大星都知道,自己做鬼脸的样子很丑。
而他们之所以喜欢,也不过是为了吓唬别人而已。
他们找打珊迪舒缓面容,却因为肌肉过于松弛,面目变得更加扭曲。
现在的两人与之前截然不同,
比起肆意展示自己的丑陋,他们更愿意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这样的自己。
就像键盘侠不愿意在生活中,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显得攻击力十足一样。
海绵宝宝也不愿意长成鬼脸的样子。
曾经的他们明知自己恶心,却要通过恶心他人来获取快乐。
而现在的他们同样是恶心别人,却因为知道自己活成了恶心的样子,而变得畏畏缩缩。
同样的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心境。
这样的海绵宝宝何其讽刺。
人为什么还要约束自己,是因为现实不让我们自由吗?
并不是,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世界为什么会制定规则和秩序,为什么会有道德约束?
是因为制定这些的人想要别人不好过吗?
当然不是。
它们的存在是为了让每一个人生活得更好,也是为了让每一个人能够享受更加舒适且安定的环境。
蟹老板因为长时间对海绵宝宝的辱骂而变得面目全非;
而章鱼哥因为嘲笑也同样变成了鬼脸模样。
其实,这都是创作者在暗示:这是在别人眼中的模样。
在别人眼中,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鬼脸古怪而扭曲,于是动画中的他们变成了扭曲又恶心的样子。
在别人眼中,蟹老板愤怒辱骂的样子丑陋至极,于是他变得面目狰狞,青筋毕露;
而章鱼哥,自然也挂上了丑陋至极的“嘲笑模样”。
编剧将相由心生,转变为“相由行生”。
用善意善待世界,便是一脸和善;肆意挥洒恶意,便是一脸狰狞。
在很多人逞一时之快的时候,殊不知,在别人眼中的你,就只这一副恶心至极的模样。
《海绵宝宝》的这一集,之所以能够引起人强烈的不适,不仅仅是因为这里面的“鬼脸”十分恶心;更多的,是因为这一集与生活过于贴合。
谁能保证自己一直不发散恶意呢?
发散恶意其实并不可耻,永远和善的人,那是圣人。
真正可耻的,是以发散恶意为荣的心理。
可以犯错,但不能三观扭曲。
否则你的脸,便会和三观一样扭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