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历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看看当地的博物馆。来之前对迪拜的历史一无所知,因而对博物馆抱有蛮高的期望。迪拜博物馆坐落于一座1798年的古堡内,它曾经是迪拜历史上的军事要塞,也曾作为宫殿、守军驻地和监狱。我们去的时候是傍晚时分,古堡的小广场前陈列着一艘老帆船,灯光打在古堡和帆船上特别显眼。
古堡下有几门炮,估计是当年留下来的。
下图是个降温风塔,这种特殊设计有助于沙漠地区建筑的通风和降温。
当地人的屋内装饰,可以想象没有发现石油之前这里的生活是何等贫穷落后。
这是他们的厨房,简陋之至。
参观完一层后,沿着这条下旋式走道进入古堡底层。
下面一层的光线很暗,看不太清楚展品。
勉强可以见到一些反映迪拜在上世纪不同年代的图片。
从这些图片中可以看出在还未发现石油之前,这里非常贫穷落后,当地人靠打鱼、采集珍珠和做一些小贸易为生,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发现石油,迪拜人的生活才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区通过一些蜡像来呈现当年沙漠中迪拜人的生活状况
当时的生产工具
迪拜的历史不过区区两百来年,直到1799年才开始有村庄出现的纪录。1892年迪拜与英国签订秘密协议而受到英国的保护,后来又以其宽松的自由贸易价格和合理的税制,吸引了来自各个地区的冒险家们来这里发展。上世纪三十年代之前,迪拜一直以珍珠出口而闻名。随着七十年代初第一桶原油的出口,迪拜逐渐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短短几十年之间便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蜕变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坦率地说我对迪拜博物馆有点失望,展区小展品少不说,灯光布展都不行,里面一片黑乎乎的,参观完后我还是搞不太清迪拜的历史脉络。不过对于一个没有多少年历史的国家,也的确没有什么文物可展的。虽说可以理解,但还是觉得迪拜博物馆不应该是这种水平的,连棕榈岛这样的奇迹都可以造得出来,迪拜人什么事做不到,可见还是不够重视文化。
我们在迪拜呆了整整三天两晚,期间还往返于沙迦和阿布扎比,下面是一些车拍的迪拜市容。
迪拜的城市建设相比于沙迦更为现代化
市区内有不少下穿隧道
几次路过尚未完工的“迪拜门”,这是迪拜又一座很奇葩的建筑。
外观看起来像个门,其实它是一栋门状的摩天大楼。迪拜门高150米,宽105米,像一个巨大的画框,将迪拜的都市景观镶嵌其中。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将成为继帆船酒店和哈利法塔之后迪拜的又一个热门旅游景点。对于迪拜而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从网上找到一张迪拜门(Dubai Frame)的效果图
这些是迪拜当地人的住宅
判断迪拜人有没有钱,有两个比较直观的标准,一是他们家种植几棵树。树种得越多越有钱,因为一棵树一年的浇灌费用都要上千美元,于是有钱人家里种满了树木,枝繁叶茂就是最大的炫富。
没什么钱的人在阳台种一些花草
这是当地的自助提款机
家乐福在迪拜似乎很有市场,路上见过好几家。
这是迪拜政府储存应急食品的容器,就在马路边,一个个无比巨大。
迪拜老城区的街道,马路不宽,车子很多,遇到高峰时段也堵车。
这是迪拜的公交车站点,封闭式的,估计夏天里面有空调,否则摄氏五十几度的高温受不了。
路过一座清真寺,刚好是祷告时间。穆斯林一天要祷告五次,祷告时间一到,清真寺里都是人,祷告的唱念声回响在附近的上空。
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子,迪拜人习惯穿拖鞋,我猜是不是方便祷告时脱鞋。每个清真寺外面都摆满了拖鞋,据说经常出来后发现自己的拖鞋被人错穿了,于是就只能穿着别人的拖鞋走。
远观迪拜的CBD
这是当地的警察
遇到一个壮汉驾驶一辆迷你车
朱美拉区的一栋建筑,阳台种满了绿色植物。
判断迪拜人有没有钱不是看开的车子好不好,而是看车牌号。像这辆车虽然是宝马,但车牌号是最差的五位数。迪拜的车牌号数字越小越有钱,酋长是1号车,1-99号车是王室成员,三位数是有钱人,四位数是出租车、公交车和白领的车,五位数的车牌通常是最不值钱的。
下图是“朱美拉清真寺”
它是迪拜最大最美的清真寺之一,可惜除了阿布扎比的谢赫扎伊德清真寺,这里的清真寺都不对游客开放,无法进入参观,只能站在外面看看。
有关穆斯林的婚姻制度,我估计会有男性对他们的一夫多妻制很艳羡,但若是真正了解后未必会觉得好。穆斯林的一夫多妻制跟中国人的想象很不一样。中国虽然从古至今无论皇上还是平民百姓都是一夫一妻制,但过去允许纳妾,这个要比穆斯林的一夫多妻制宽松得多了。穆斯林虽然允许最多娶四个妻子,但前提是男人要对所有妻子一视同仁,从精神到物质都要公平对待。这个做起来非常困难,比如买个房子车子就要一口气买四份,没几个男人做得到。公平对待还包括不能专宠,不能像《大红灯笼高高挂》那样天天四院点灯,要依次轮着住。想娶下一个妻子时要所有妻子都同意才可以,比如想娶第四位妻子,需要获得前三位妻子的同意,所以尽管法律上允许,但很多阿拉伯男性还是只娶一位妻子,尤其是现代社会,一夫多妻的家庭还是比较少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