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律
1、重复出现的规律(AB型)
⑴. ABAB
□ ★ □ ★ □ ★(□)(★)
⑵. ABBABB
□ ★ ★ □ ★ ★ □(★)★
⑶. AAB
□□★□□★(□□★)
⑷. AABB
□ □ ★ ★ □ □ ★ ★(□)□ ★(★)
⑸. ABCABC
□ ★ ▲□ ★( ▲)
⑹. ABCDABCD
□ ★▲○□★▲○(□★▲○)
⑺、递增,一个元素不变,另一个元素增加,或是两个元素同时增加,越来越多。
①. ABABBABBB
□▲□▲▲ (□ ▲▲▲)
②. ABAABAAAB
(□▲□□▲□□□▲)
③. ABAABBAAABBB
□▲□□▲▲(□□□▲▲▲)
⑻、递减,一个元素不变,另一个元素减少,或是两个元素同时减少,越来越少。
①. ABBBABBAB
□▲▲▲□▲▲(□▲ )
②. AAABAABAB
□□□▲□□▲(□▲)
③. AAABBBAABBAB
□□□▲▲▲□□▲▲ (□▲)
⑼、递进,每个元素轮流当第一
①. ABCD BCDA CDAB DABC
□▲○★ ▲○★□ ○★□▲ (★□▲○)
2、变化的规律:
⑴、1 3 5 7 9 (11) 13
→(递增, 2)
⑵、 2 4 6 8 10 12 (14)16
→(递增, 2)
⑶、2 5 8 11 14(17)(20)
→(递增, 3)
⑷、(21) 18 15 12 (9)
→ (递减,-3)
⑸、60 50 40 30 20 (10)
→ (递减,-10)
3、计算的规律
⑴. 1 4,2 3,(3 2)→ 和都是5
⑵. 6-1,7-2,(8-3)→ 差都是5
⑶. 2,3,6,7,11,(12)
→ 3-2=1,7-6=1,12-11=1
⑷. 3 4 6 9 (13) (18)
→(3 1、4 2、6 3、9 4、13 5)
二、位置
1、物体的位置有上、下、前、后、左、右。参照物不同,位置也不同。
上、下
⑴. 一般位置高的就是“上”,位置低的就是“下”。
⑵. 教室里,天花板是“上”,地板是“下”。
⑶. 两本书重叠放在一起,放在第一层的是“上”,放在底层的是“下”。
前、后
⑴. 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⑵.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⑶. 小猫 小狗 小猴 小兔面朝小朋友站一竖排。
①. 以小狗为参照物,小狗的前面是小猫,小狗的后面是小猴。
②. 以小猴为参照物,小猴的前面是小狗,小猴的后面是小兔。
参照物小狗、小猴的不同,位置的前后也是不同的。
左、右
⑴. 大班的小朋友一般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⑵. 在确定左右时,一定要注意左撇子的小朋友,可以拿实物做参照物来演示左右。
2、认识行和列
⑴、横的叫做行(排),从下往上数。竖的叫做列,从左往右数。
①. 找出橘色圆点的位置。
→ 题中一共有5行,6列。从下往上数,橘色圆点在第2行。从左往右数,橘色圆点在第3列,所以橘色圆点的位置是:第2行,第3列。
3、排队
⑴. 找方向,方向不同位置也不同。
⑵. 找“第”字,看见“第” 只圈单独的一个。没有“第”字,有几个圈几个。
①. 从左边数(方向),小强在第2行的第(3)个,从右边数(方向),小强在第2行的第(4)个。
②. ♤♤(♤)♤♤♤♤♤
图中有(8)个桃心。
把第3个桃心圈起来。
→ 第一步找方向,没有特别说明方向的时候,默认从左往右数。
第二步找第字,看见第字,只圈单独的第3个桃心。
③. (★★★★★★)★★★★
图片中有(10)个五角星。
把左边的6个五角星圈起来。
→ 第一步找方向,左边。
第二步没有“第”字,有几个圈几个。有6个五角星,圈6个五角星。
4、位置中“的”字题的做法。
⑴. “的”字前面的物体为参照物。
⑵. 标方向。(上、下、左、右、前、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①. 图中共有(12)个数字。
②. 6的上面是(2)。
→第一步 “的”字前面为参照物,6为参照物。第二步标方向,方向是上面,得出结果6的上面是2。
③. 6 的下面是(10)。
④. 9在10的(左边)。
⑤. 12在11的(右边)。
⑥. 5的右边有(3)个数字。
“的”字前面是参照物
三、图形
1、图形可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⑴. 正方形: 四四方方的,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
⑵. 长方形: 长长方方的,有四条边,四个角,其中有两条对着的边较长且相等,另外两条边较短且相等。
⑶. 三角形: 有三条边,三个角。
⑷. 圆:围绕一个固定的点,并且以一定长度为距离,画的图形。
⑸. 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
⑴. 正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边,六个面大小相等。
⑵. 长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边,六个面大小不一,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⑶. 圆柱体:笔直,上下一样粗细,并且上下的两个面都是同等大的圆。
⑷. 圆锥体 : 上面是一个点,尖尖的。下面是一个圆,侧面打开是一个扇形。
⑸. 球体:圆圆的,表面很光滑,生活中的球体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2、图形的拼组
⑴.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⑵. 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四、钟表
1、认识秒针、分针、时针
⑴. 钟表盘上有三根针,分别是秒针、分针、时针。
⑵. 秒针最细最长,分针又细又长,时针最粗最短。
⑶. 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
⑷. 在钟表学习中,我们只会用到分针(又细又长)和时针(最短最粗)。
2、认识表盘上的数字
⑴. 钟表盘上有12个数字,分别是1、2、3、4、5、6、7、8、9、10、11、12,。
⑵. 12个数字把表盘分为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⑶. 1个小格是一分钟,60个小格是60分钟。
3、时针、分针的转动规律
⑴. 时针、分针在表盘上是顺时针转动。
⑵. 分针转1小格是1分钟,转1大格是5分钟,转1圈是60小格,即60分钟,1小时=60分钟。
⑶. 分针转一圈,时针转一大格。
如: 当钟表时间3时整时,分针指向12转,时针指向3。当分针转1圈时,时针转一大格,时针从3转向4。
⑷. 分针转1大格是5分钟,对应数字分别是:
1(5分)、2(10分)、3(15分)、4(20分)、5(25分)、6(30分)、7(35分)、8(40分)、9(45分)、10(50分)、11(55分)、12(60分)
⑸. 1刻钟=15分钟
半小时=30分钟
1小时=60分钟
4、认识整时(整点)
分针指向数字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6时整分针和时针会形成一条直线。12时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
7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就是7时整。
5、认识几时半(半点)
分针指向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时针在两个数字中间,哪个数字小,就是那个小数字的几时半或者几时30分。)
如:分针指向6,时针过11,就是11时半。
6、时间的表达方式
时间表达方式有两种:文字表达方式和电子表表达方式。
⑴. 中文(文字)表示方法,是几时几分,就写几时几分,如11时30分,11时。
⑵. 电子表表达方式,用两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先写左边的时,再写右边的分。如11:30,11:00。需要注意的是表示分的数字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7、过几时几分用加法,时加时,分加分。
⑴. 现在是3时整,过1个小时是(4)时。
过一小时,用加法。3时 1时=4时
⑵. 现在是2时30分,过半个小时是(3)时。
过半个小时,用加法。半小时=30分,分加分,30分 30分=60分,60分=1小时,2时 1时=3时。
⑶. 现在是11时45分,过一刻钟(15分钟)是(12时)
过一刻钟,用加法。分加分,一刻钟=15分钟,45分 15分=60分,一小时=60分。时加时11时 1时=12时。得出结果12时。
8、前几时几分用减法,时减时,分减分。
⑴. 现在是5时整,前2小时是(3)时。
前2小时用减法,5时-2时=3时。
⑵.现在是8时45分,前1时15分钟是(7)时(30)分。
前15分钟用减法,时减时,分减分。45分-15分=30分,8时-1时=7时,得出结果7时30分。
⑶. 现在是3时,前15分钟是(2)时(45)分。
前15分钟用减法,时减时,分减分。3时没有分,向时借一个时(60分钟),变成2时60分钟。60分-15分=45分。2时-0时=2时。得出结果2时4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