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危楼高百尺(唐诗故事王之涣)(1)

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

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市西南的黄河岸边。

唐朝是一个以诗取士的朝代,《登鹳雀楼》问世之际,人们只觉得它意境非凡,并不知道作者是谁。据传,女皇武则天读了此诗大加赞赏,问亲信李峤是谁写的,要好好封赏他。李峤灵机一动,当即回答是自己的好友朱佐日写的。武则天立刻将朱佐日召来,赏给了彩绸百匹,加封御史官衔,以示对天下才子的嘉奖和恩宠。而此诗的真正作者王之涣,却因为无人知晓,一直过得穷困潦倒。

他早年及第,曾任冀州衡水县(今河北衡水)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就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出永济市区向西,行不多远,快到黄河边的时候,你就会看到鹳雀楼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它高大、宏伟、飞金流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鹳雀楼最早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建造,是一座军事戍楼,古时也称鹳鹊楼,因常有鹳鹊在楼上栖宿而得名。鹳雀楼历唐经宋存世约七百余年,于元朝初年毁于战火。数百年来,无数文人雅士只能站在仅存的遗址上,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感叹。

唐诗三百首危楼高百尺(唐诗故事王之涣)(2)

鹳雀楼上远眺

眼前的鹳雀楼为2002年于其旧址重建,但可以让人们得以重新体味古人的登临之感。

一步步登上楼去,直登到最高层,凭栏向西一望,宽宽的黄河横在脚下,黄河水在阳光下浮光跃金,它温和地流淌着,浅浅的样子,好像挽起裤脚就可以走过去。黄河西岸是无尽的原野,在遥远处,一抹灰色的山影镶于天边。

唐诗三百首危楼高百尺(唐诗故事王之涣)(3)

鹳雀楼上的王之涣塑像

站在这里,你会真切地体会到,欲穷千里之目,确需登楼更高层啊!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焕只有三十五岁。在这里,你会体会到诗人当年登高望远时,表现出来的胸襟和抱负,感受到他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尽管唐代的鹳雀楼上面题有王之焕的千古绝句,但后来的诗人似乎要与王之焕一比高低,在这里写下了一首首美丽诗篇,因此后人称鹳雀楼为赛诗楼。

千年之后,黄河没变,青山没变,变了的,是楼上的人。

唐诗三百首危楼高百尺(唐诗故事王之涣)(4)

在鹳雀楼上看到的白日依山尽

在王之涣塑像前,望着西面天空上的太阳,一位青年说:“真想一展翅飞进太阳里面去。”

好似他女友的姑娘说:“我可不敢,别熔化了。”

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西面的山峰伸长了脖子,是想亲吻太阳。”

哪怕是处在同一位置,在不同心态人的眼里,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