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

苏丹历史悠久,是努比亚人的世代居住地。 公元前2800年—前1000年曾为古埃及的一部分,约公元前950年摆脱埃及统治独立,建立库施王国,并在最强盛时期曾经统治过埃及。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2)

一:自然环境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3)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西岸。北与埃及为邻,西与利比亚、乍得和中非相连,南与南苏丹交界,东与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接壤,东北濒临红海。海岸线长约720千米。地形主要为苏丹盆地。盆地以东为红海山脉,沿海分布许多礁岛。盆地以西是科尔多凡高原和达尔富尔高原。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4)

苏丹全国气候差异很大,终年高温,年均温21°C,最高温达50°C,气温年较差较小。常年干旱,年均降雨量不足100毫米,一般从北向南显著增加,从东到西稍有减少。主要河流为尼罗河,自南向北穿过全境。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5)

二:社会经济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6)

苏丹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成为非洲经济发展较快国家之一-。2018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92美元。工业基础薄弱,主要有石油、纺织、制糖、制革、食品加工、制麻、烟草和水泥等。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7)

1999年苏丹石油开发取得较大进展,成为石油出口国。2011年南苏丹独立后,原苏丹58%的石油储量划归南方,苏丹石油产量大幅减少。农业是全国经济主要支柱,粮食作物主要有高粱、谷子、玉米和小麦。经济作物地位重要,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和阿拉伯胶,大多数供出口。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8)

三:城市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9)

喀土穆苏丹首都和最大城市。原为一小渔村。位于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处。与青尼罗河右岸的北喀土穆和白尼罗河左岸的恩图曼,三城隔河相望,鼎足而立。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0)

市中心的共和国大街分为欧洲市场和阿拉伯市场。喀土穆自然博物馆藏有公元前4000年的珍贵文物,包括从北部努比亚地区移来的古神庙、陵墓、壁画、铭刻等。还有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以及多座清真寺、古罗马天主教堂、科普特教派基督教堂、希腊正教教堂等。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1)

四:资源引发的争论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2)

2005年,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定》,并成立苏丹南方自治政府。2011年,南部黑人通过公投正式独立,宣布建立南苏丹共和国,并立即获得各国承认。就这样,苏丹国内一白一黑正式分家,原来的苏丹也就不复存在。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3)

在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奇特国家,面积非常大,人口分布非常有意思——北部地区居民主要为白人,黑人则基本住在南边。近年来,这个国家南北两方更是直接解体了。

南北黑白分明,而且语言和生活习性都截然不同。北部那一半是白的,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南部十州基本都是土著黑人,信仰原始宗教和基督教。一开始,两边还是各过各的,大家算是相安无事。然而到了近代,双方逐渐开始有了矛盾,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北方白人是穆斯林,生育率比较高,其人数很快就超过了南方黑人,并逐渐成为国家主宰,苏丹就从基督教国家成了白人穆斯林国家。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4)

事实上,不仅是主体民族和主体宗教发生变化,阿拉伯人开始利用其较为先进发达的技术不断压榨黑人,南方的黑人生活变得异常困苦。眼看着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黑人们也开始闹事,叫嚷着要分家,不想再跟北方混了。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5)

好在如此惨烈的付出,最终还是争得了一个结果。2005年,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定》,并成立苏丹南方自治政府。2011年,南部黑人通过公投正式独立,宣布建立南苏丹共和国,并立即获得各国承认。就这样,苏丹国内一白一黑正式分家,原来的苏丹也就不复存在。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6)

2011年,南苏丹正式加入联合国,成为第193个成员国,也是世界最新的一个国家。

北苏丹石油储量约占25%,南苏丹占75%,但南苏丹是个内陆国,其石油最佳出口路线,还是经过北苏丹中国修建的输油管道,所以两个国家虽然独立,还是存在经济上依存与合作的关系。北苏丹最重要的港口苏丹港,位于红海西岸,承担两个苏丹九成以上的进出口货物。

努尔苏丹地图高清版大图(红海明珠-苏丹)(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