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兰州声明远洋的人物(远洋二号人物)(1)

最近,平安的投资者们有点急。

2021年,中国平安的股价一直呈下跌趋势,目前已经下跌超过20%,尤其是大股东卜蜂再度减持1.83亿股,套现138亿元,让这种情绪愈发浓烈。

前几天,平安董秘一口气回复了48个投资者的提问,这些问题中,一个核心话题是:为什么投那么多房地产股?为什么不拿来回购自己的股票?

有人戏称:平安才是中国最大房地产商,重仓持股了至少13家知名房企。

然而,在调控政策收紧,国家持续控制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房企的股价普遍走低,其中有一些已经成为平安明显的投资失误,连累了平安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在房地产行业频频爆雷的情况下,平安至少目前不会想再增加和房地产的关系了。

然而,虽然平安没有再以入股的方式战略布局房地产企业,近日平安银行却和两家房地产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

一家是首开。

这点并不意外。首开和平安银行在2019年就签订过战略合作,这次签约是在前3年合作愉快的基础上,再一次牵手。

另一家则是远洋。

6月22日,远洋集团与平安银行正式签署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平安银行将为远洋集团提供意向性授信300亿元人民币,并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境内外融资支持。

对比平安与首开、远洋的两场战略合作,时间相近,却有三点明显不同。

1、授信金额。

与首开的合作并未披露数字,而与远洋的合作,是明确了300亿元的授信金额。

2、授信用途。

平安银行为首开集团提供的授信是专项用于支持城市更新、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保障房租赁房建设、社区服务和物业管理等。结合首开这家企业北京国企的出身,这次合作的社会责任价值更大一些。

而平安与远洋的战略合作,并未提及授信用途,范围更广。而且平安领导说:期待平安银行与远洋集团的本次签约,能进一步加强与扩大双方合作规模,共谋双方发展的新篇章。

事实上,平安和远洋过往有过多次紧密的合作,横跨多个领域。

比如北京丽泽平安金融中心,这个项目原来是由平安不动产于2015年4月竞得的商业金融用地,后来宣布与远洋合作开发。

最近的一次合作,则是即将面世的石景山刘娘府项目——源山春秋,据说这将是天著春秋的升级版。

项目由远洋 平安 中交 保险产业园联合以底价竞得,临近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

在今年的集中供地中,远洋一块地都没拿。有其他办法底价拿地,谁还要去抢那些利润很低的地块呢?

刘娘府项目一方面得益于远洋深耕石景山,与当地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拉来了平安这样的险资企业联手,通过产业勾兑,与保险产业园合作,零溢价拿地。

经过前些年在大股东要求下多元化,导致地产主业发展节奏缓慢,李明已经想明白了,能协同开发主业的多元化才有意义,产业合作才是最重要的多元化业务

远洋与平安合作是如此考虑。对平安而言,股市有风险,投资房企股票的回报,还不如直接投资房地产项目来的可靠。双方在这个时间点加深合作,是互利互惠,各取所需。

3、最后的不同,是出席合作签约仪式的人。

平安方面带队的是同一位领导,平安银行副行长兼北京分行行长鞠维萍。首开方面则是首开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潘利群出面。

远洋方面带队的不是李明,而是远洋集团执行董事、执行总裁王洪辉。

目前远洋的董事会中,有四位来自中国人寿和安邦的非执行董事,而除了李明这位董事局主席之外,只有两位远洋的执行董事:王洪辉和崔洪杰。

这两位在董事会中相当于捍卫李明的近卫亲军,在远洋这样一家拥有两大险资股东的企业中,保持着管理层的话语权和地位。

其中,王洪辉同时担任着远洋集团执行总裁和战略及投资委员会委员的职务,以及远洋资本总经理。

可以说,王洪辉不仅是在董事会中深受李明倚重的亲军,也是远洋仅次于李明的“二号人物”。

这位“二号人物”今年才41岁,80后。

兰州声明远洋的人物(远洋二号人物)(2)

李明是1963年出生,退休于李明而言已经是一个不远处的选择。

在这个时间点,一贯低调得连采访都很少接受的王洪辉,也没办法保持低调了。

王洪辉是少见真正学房地产出身的地产人,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房地产经营管理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硕士学位。

自加入远洋以来,曾经担任过北京地区投资负责人、秘书行政部总经理、总裁管理中心总经理、资本运营事业部总经理。

最重要的是,他当过李明的秘书。

李明是一个喜欢用亲近之人的领导,从前是校友同学,现在是秘书,这也是人之常情。

而王洪辉在资本、投资方面的专长,正是眼下的远洋非常依赖的一项能力。

王洪辉掌管的远洋资本近来动作频频,比如实现了城市更新基金首个项目北京钻石大厦的顺利退出,交出了“募投管退”闭环运作的成功案例。

远洋资本又战略入股红星企发,获得18%股权,并收购红星美凯龙所持有的7家物流子公司。

这些案例,都契合了李明去年在远洋内部会上反思后提出的几个改变:

1、减少持有重资产比例。

2、产业合作协同不动产开发主业。而不是一味去投资那些投入高,周期长,回报慢的多元化业务。

3、建立战略投资委员会。

以前远洋吃过不少拿地亏,要提高拿地能力,构建深耕主力市场的投拓能力。这正是石景山刘娘府项目所做到的事,也是远洋在集中供地时代,值得努力的一个方向。

而王洪辉就是战略投资委员会的委员。

王洪辉如此年轻成为远洋的“二号人物”,不仅是因为秘书出身,更在于他真的吃透了李明对公司的要求,而且执行得很透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