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

以“科技与创新——确定的时代引擎”为主题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22创投峰会,五场精彩的圆桌论坛分别聚焦科创投资、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与芯片、新消费品牌与互联网、新材料与新能源等硬核领域,充满着智慧与灼见,带大家察当下、看未来。

圆桌论坛一

重视商业本质,寒流中亦有好机会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3)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4)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5)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6)

Q:科创投资环境遇冷,如何正确应对?

施德容:尽管大环境存在很多短板和挑战,但危与机并存,现在也恰恰是投资的好时机。原始创新是最难的,但凡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都是投资的好赛道;掌握好的技术,商业模式又非常清晰的,都是有价值的投资企业;最近省市县的政府引导基金雨后春笋,正是吸引社会资本设立创投基金的好时机。

乐金鑫:尽管今年上半年股权投资断崖式下跌,但在危机之中,我们仍旧需要看到阳光和机会。比如在新能源企业、半导体材料等硬科技赛道,国有资本集中力量办大事,把相关的核心节点技术领域打穿打透,而我们就可以积极做好相应资产管理配置,助力市场构建自主循环体系,促成产业良性发展。

Q:关于企业投融资,有什么建议?

王海蛟:对于被投企业而言,首先一定要做好基本功,而不是跟着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而随波逐流;其次,一定要认真甄别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满足了原本没有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找到企业的价值所在;最后,敢于砍掉不必要的管线,集中精力推进最有价值的管线,以市场接受的价格进行融资。

乐金鑫:投早,投科创,但不一定要投小。随着国内资本市场梯度建设逐步完善,一级、二级市场信息披露会越来越透明,好的科创企业不但能够解决核心技术问题,更可以努力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

Q:对创业者和投资人,有什么心里话?

王海蛟:创业追求本质,差异化或者成本领先。

施德容:无惧冷风,有冷风才有机会。

乐金鑫:看好前行路,做好踏实事,避免内卷,一起科创。

邓伟利:坚壁清野、生存至上;张弛有度,估值为重。

圆桌论坛二

生物医药百花齐放,差异化竞争助力摆脱内卷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7)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8)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9)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0)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1)

Q: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度不高,这对于企业来说有何利弊?

彭立军:人体机能很复杂,这就导致每一个不同的患病机理,都需要非常专业化的研究,进而造就出非常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对于从业者而言,先在一种疗法、机制、靶点等方面完成突破,然后通过技术领先寻找更多突破点,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徐震:生物制药行业流程非常长,分工非常细,并且高度监管化,这就意味着小公司不可能一下子通吃所有,成为大药企。分散的产业布局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可能相对友好,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小企业还是应当努力与大药企形成一个互相交互、互相协作的共同体,在承担风险、大胆创新的同时,充分利用合作伙伴渠道资源方面的优势,尽可能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最大化。

Q:如何看待生物医药领域的高度内卷?

邬建敏:适当地卷,不要过卷。初创公司往往技术很好,极具有创新性,但是企业管理可能并不是那么完善,商业化能力及市场认可度也有待时间的积累。此时,投资者就有必要基于自己丰富的经验和行业资源,通过逐步的阶梯式投资和投后赋能,助力企业从小做到大。

徐震:内卷的好处是,同一种产品有多家企业同时竞争,既可以快速积累大量人才,也能让广大患者和社会低价获益。而坏处则是,在市场容量相对有限加之医保集采的大环境之下,过度内卷又可能会挫伤行业的原创积极性。不管怎样,做生物医药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初心,治病救人,为社会创造价值。

彭立军:从仿制药大国迈向新药研发,同质化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高度内卷的根本原因。而对于企业来讲,找准自己的定位,深度契合客户的需求点,在同质化中寻找差异化,就一定能够摆脱内卷,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道路。

Q:对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徐震:在资本的推动下,近些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很多环节甚至直追欧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但目前在后期临床阶段,相关人才的培养还十分欠缺,后期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事。另外,国内企业慢慢将视野从国内转到国外,主动去开拓国际市场,也有助于整个行业从内卷之中走出来。

邬建敏: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术研究成果都可以转化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因此需要用行业的专业眼光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估。好的科研成果转化,离不开核心团队的建设和产品研发体系的构建,只有这两点都做好了,才能大大增加成功的概率。而在生物医药产品设计与落地的过程中,一定要跟临床医学专家保持紧密沟通,明确临床需求。同时关注产品注册及法规要求的变化,才能少走弯路。

圆桌论坛三

契合市场数字化需求,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2)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3)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4)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5)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6)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7)

Q:怎么看待智能制造和芯片产业的新技术、新场景、新变化?

封华:第一,一定要坚持走企业数字化。第二,一定要回归客户本身求发展。第三,善用科学管理方法,挖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李永智:着眼细分赛道,建立足够高的行业壁垒,才能让企业始终拥有一席之地。

Q: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大热,这个赛道还有投资空间吗?

尚晓辉: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加起来有数十万亿美元的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巨大,近些年的创新程度也非常高,国家支持力度也非常大,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赛道。尽管目前这个赛道已经涌现出了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优质企业,但我相信在未来还会继续涌现出更多成长飞快的科创企业。

Q:芯片企业如何实现长远发展?

李永智:尽管市场环境可能有高有低,但对于半导体企业来说,这种变化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恰恰相反,在经济低谷时期继续加大投入,以便应对未来客户的产品升级需求,可能才是更加重要的事。

熊海峰:低门槛应用的国产化芯片已然饱和并倒逼产业链全面升级,撬动中高端市场,国产芯片才能真正步入下一个增长周期。对于企业而言,市场空间依然广阔,但遍地是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切入中高端市场,基于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恰当的产品定义,合并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才能在越发“内卷”的竞争格局中生存和谋求发展。

圆桌论坛四

消费赛道潜力无限,长线眼光才能收获成功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8)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19)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0)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1)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2)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3)

Q:怎么看接下来的消费行业投资趋势?

马骏:中国具有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中国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需求永不停歇,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要能够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如此,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也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大赛道下寻找好的创业者,充分利用好产业背景和投资资源,非常重要,我相信未来中国也一定会产生类似欧莱雅级别的巨头公司。

孙超:疫情之下,整个消费行业的企业压力普遍很大,相对而言,运营效率更高、产业能力更强的公司发展比较稳健,国产品牌替代在最近几年不断凸显,下沉市场的细分需求品牌正在快速崛起。未来消费市场中的to B类科技服务赛道可能会有很大的机会,值得投资者们重点关注。

Q:投资消费赛道,有什么经验之谈?

王琦:投前、尽调和投后,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固然经济有波动,但消费赛道可以穿越周期,一个好的品牌往往可以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并在经济下行期反而获得更快速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消费赛道一方面需要早期布局,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更长线的眼光看待消费趋势。

吴恺:首先,产品本身有没有竞争力是决定品牌成败与否的最关键性因素,将决定企业能不能够突出重围,做大做强。其次,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没有十全十美的战略,形势永远是不断转化的。另外,在业务路线、供应链等方面企业也需要学会有所取舍,太过完美主义倾向,反而不太容易取得成功。

圆桌论坛五

提质增效造福社会,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企业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4)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5)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6)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7)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8)

未来5年一条新赛道正在崛起(你的赛道潜力大吗)(29)

Q:怎样才能在变革过程中抓住机会提升竞争力?

顾永久:企业是非常特殊的社会组织,始终需要考虑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其背后的核心关键便在于客户价值的创造。而价值创造归根结底离不开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徐梦祥:创新是一种必然,但不应成为企业的负担,紧密围绕客户需求的创新才有意义。为此,企业必须判断需求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是独特的需求还是普遍性的需求,才能避免误入歧途。只有以结果为导向,客户粘性才会越来越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也才会源源不绝。

赵连明:中国过去40年野蛮生长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未来新能源、新材料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此,每一家企业都有必要学会更加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创新弘扬工匠精神,把自己擅长的做好做精了,才有可能成长为百年企业。

Q:新能源产业未来路在何方?

张均宇: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导向,在新的材料、新的配方、新的结构等方面寻求技术突破,紧密围绕下一代电池结构材料进行研发和创新,从而驱动整个新能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昀宏:银鞍资本的核心理念就是“科学至上,创新发展”,按我们的理解,中国产业特别是新能源产业发展到今天,关键点就在于“持续创新”,比如我们在筛选投资项目时最看重的就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所在”。优质的投资项目能够从技术工艺创新突破为核心,进一步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商业化,最终形成一整个闭环,才算是好的创新发展模式。而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的根本,本质上是提高社会生产率,通过改善产品服务和质量,最终降低成本,进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扩大影响力、创造价值、造福社会。

Q:创业者如何才能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取得成功?

张均宇:目前新能源赛道并不缺乏资金,但创业门槛起点很高,创业者要么具备强大的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要么具备下一代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同时,也需要注意将业务规划和资本规划进行比较好的结合,才容易取得成功。

赵连明:第一,弘扬工匠精神,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所有做实业最重要的基石。第二,投资的时候要小心尝试,不要随便听信所谓的投资机会,避免踩坑踩雷。第三,相信自己,把自己擅长的做好做精,这样才能可持续,乃至于发展成为百年企业。

李昀宏:在拥抱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有生命周期,需要顺势而为。新材料的创新突破具有长周期的特性,需要保持耐心和耐力。对于企业而言,任何时候坚持把事情做扎实、做专业,就一定会有竞争优势,而有了竞争优势,就会走向成功。同时,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的未来会遇到诸多挑战,我们需要保持科学理性,并具有乐观主义精神,对未来充满信心,才会真正拥有美好的未来。

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穿越经济发展周期。在一场场产业与资本的双重脑力激荡之中,创投峰会助力大家厘清投资思路、把握投资机遇,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