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的熊丽在医院陪伴94岁的母亲李凤玲治疗。熊丽见三哥和四哥来到病房,就让他们补交一下母亲的手术费。谁料三哥当场沉下脸,怒不可遏道:“一直都是我们兄弟出钱,凭什么!”

老太太刚醒过来,没有看到孩子们关心自己的场景,而是儿女之间激烈的争执。

52岁熊丽啃老(湖南55岁巨婴熊丽)(1)

随后,哥哥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熊丽赶紧追上去追讨。到了电梯,虽然差点被门夹到手,但她还是声嘶力竭地喊道:“怎么可以这样不管妈!你们必须掏钱!”

四哥冷冷道:“行了六妹,演戏就你最在行了!”

兄妹们闹得这样不体面,还真不是他们不孝顺,不愿意给老母亲掏钱治病,实在是因为妹妹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他们的底线。他们想看看,她究竟脸皮能厚到什么程度。

那么,熊丽到底做了什么令人发指的事情呢?

家中老幺

1967年,李凤玲年过四旬,已经是高龄产妇。之前,她的大儿子早早离世,李凤玲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熊家的第六个孩子生下来,这个孩子就是熊丽。

熊丽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因为是家里的老幺,又长得干净讨喜,从小她备受父母疼爱。尽管家庭条件并不优渥,李凤玲还是倾尽一切照料小女儿,不舍得让她受一点委屈。

52岁熊丽啃老(湖南55岁巨婴熊丽)(2)

熊丽13岁那年,爸爸突染重病去世,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哥哥姐姐们比较懂事,决定辍学打工,主动肩负起照料家庭的责任。

在外打拼的日子很不容易,哥哥姐姐们能省则省,攒下一点钱就往老家寄,希望母亲能过好点的生活,也希望妹妹能够好好读书。

因为丈夫去世,孩子们也不在身边,李凤玲更是把自己的爱都一股脑儿地倾注在了小女儿身上,甚至任何家务活都不舍得让她干。就这样,熊丽虽然生活在农村,却因为有兄姊和母亲的荫庇,活得俨然像个千金大小姐。

不仅如此,熊丽也辜负了家人对她的期待,不愿静心学习。她从小听惯了别人夸她“生得漂亮”的话,心里认为自己就该好好利用这一优势,之后也不用学什么技艺来养活自己。

熊丽十七八岁的时候,村里来提亲的人已经踏破家里的门槛,但母亲却没有嫁女儿的意思。李凤玲倒不是觉得女儿年纪还小,没到结婚的时候,她担心的是,如果女儿跟了村里的男人,势必要过苦日子。所以她心里也认定,女儿将来会嫁到城里去,当个舒舒服服的阔太太。

三婚三离

后来,19岁的熊丽,真的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

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任丈夫,对方是一个做工程起家的浙江富商。他也很愿意在熊丽身上花钱,两人交往两个月,就领了证。

就这样,熊丽跟着丈夫住进了豪宅。当年,自行车就已经是很贵重的交通工具,而熊丽回娘家的时候,是坐着小轿车回来的。一时间,村里人都说熊丽命真好,老母亲也脸上有光。

52岁熊丽啃老(湖南55岁巨婴熊丽)(3)

不过,这样风光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熊丽没读过多少书,又被伺候惯了,从没有进入社会亲身体会赚钱的辛苦,所以嫁入豪门后,她不仅不能共情丈夫,还任性妄为,什么事不合心意了,就大吵大闹。

丈夫体谅妻子年纪尚小,事事忍让包容。但人的忍耐度是有限的,有一次,心高气傲的熊丽又闹起来,还扬言要和老公离婚。丈夫早就觉察到两人性格和三观不合,听妻子这么一说,就索性遂了她的意。

熊丽正在气头上,想也没想就走了离婚程序。前夫倒是慷慨厚道,还给了她14万元的赔偿款。

在80年代,这笔巨款完全可以购置一套房子了。但拿到钱的熊丽,不投资也不工作,只顾着享受挥霍。等到存款不足的时候,她又找了一个做小本买卖的湖南男人结婚。

52岁熊丽啃老(湖南55岁巨婴熊丽)(4)

这个男人虽然不如前夫有钱有势,但是也能支撑她过上富足的生活。可惜在这段感情中,熊丽的心智依然不成熟,不懂得珍惜幸福的生活。和丈夫有了孩子后,她一心扑在享乐上,丝毫不想承担母亲的责任。

妻子的好吃懒做,让丈夫忍无可忍,两人无数次爆发争吵,过后状况却从没有得到改善。就这样,熊丽的第二段婚姻关系持了2年,再次宣告结束。

此时的熊丽,已近三十。很快,青春的容貌将不再能够为她带来红利。可她还没有学会自力更生,习惯了以攀附别人的方式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以为自己两段失败的婚姻错不在己,是那些有钱的男人太不识好歹,不知道珍惜罢了。所以这次,她找了一个经济条件并不富裕,却非常在意自己的男人。

熊丽的第三任丈夫是一个环卫工人,他非常疼爱妻子,工资上交,总把最好的留给她,也从不让熊丽去工作赚钱。

都说由奢入俭难,风平浪静的日子虽然惬意,熊丽却发现老公的工资无法支撑自己的开销。她过惯了富太太的生活,自然无法忍受这样的落差。

没过多久,熊丽选择结束这段婚姻关系。她收拾行囊,又回到了老家。

啃老巨婴

得知女儿三婚三离,母亲李凤玲心疼万分。此时她已经七十多岁,咬咬牙决定:别人照顾不好我的女儿,那我就拼了这把老身子骨,自己养着!

回到老家的熊丽依然死性不改,任性挥霍。哥哥姐姐们给家里寄钱,每次母亲都会慷慨地把绝大部分都留给熊丽,自己则用点买菜钱就够了。

在吃喝家务方面,熊丽也完全不用操心。衣服脏了有母亲帮着洗,肚子饿了也有热乎饭伺候着。

后来,老宅拆迁时候政府赔偿了一笔补偿款,还添了一处新房。李凤玲心疼女儿后半辈子无人照顾,就把补偿款给了熊丽,还把新房租赁出去,这样熊丽不用工作也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日子就这样过了24年,有一天,94岁的李凤玲出门买菜,不小心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

熊丽日常花钱大手大脚,并没有什么积蓄,只好让哥哥姐姐们掏腰包。

52岁熊丽啃老(湖南55岁巨婴熊丽)(5)

兄姊们对母亲偏爱六妹,一直颇有怨言。如今老人摔了,他们只当是小毛病,凑了凑钱就找了个庸医,让小妹陪床照顾。

结果,母亲病情加重,还要进一步做手术。熊丽签了家属同意书,但到了支付医疗费的时候囊中羞涩,只好再次求助哥哥们。

双方因为这事起了争执,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52岁熊丽啃老(湖南55岁巨婴熊丽)(6)

老太太清醒后,痛心疾首。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们太过绝情,这些年他们本来就很少在自己身边,聚少离多。如今自己病了需要照顾,小女儿出了力,他们就不能出钱吗?

可哥哥们一致认为,熊丽自从回了老家,就一直保管母亲的退休金。几十年下来,怎么也该攒下不少钱了吧?如果连治疗费都掏不出,只能说明这些钱又被熊丽花光了。那么兄长们又如何能够确认,之后打过来的治疗费用、营养费用,不会落入妹妹的腰包里呢?

双方争执不下,只好请来居委会进行调解。经过协商,大伙达成了这样的分配:

老人由熊丽照顾,医药费由所有孩子共同分担。至于老人的退休费,熊丽依然可以保管,但她不能接着啃老,至少得去找份工作。

这个考量也是为了熊丽着想,毕竟老母亲能够庇佑她的日子也不久了。李凤玲百年之后,熊丽依然要自食其力,把日子过下去。

熊丽之所以会活成一个“巨婴”,和父母的溺爱紧密相关。

心理学中有一个“内在小孩”的概念: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内在小孩,他会向外投射,影响我们在真实世界里的人际关系处理。

对于母亲李凤玲来说,她的内在小孩是不安全的,所以她想要竭尽全力地保护自己的女儿。但这只是李凤玲的心理需求,并非是熊丽的成长需要。

所以最终,她养出了一个丧失自理能力,且冷漠自私的女儿。过度依赖变成了熊丽的习惯,所以她在婚姻关系中,也把索取当作一种理所当然。

久而久之,她心安理得地拒绝长大,也拒绝了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父母无底线地惯着孩子,最终只会养出不想吃苦,不想努力,只想趴在父母身上吸血的巨婴。

这种巨婴有多可怕呢?她们的同理心极度匮乏,无法理解父母、理解他人,最终会变成精致利己的样子。

说到底,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逐渐远离父母的过程。父母要把子女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培养,不能事事操办,过分宠溺。

作家李雪说:“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毕竟,我们虽能陪伴孩子走一段路,一路目送,却无法永远为他们遮风挡雨,代替他们做出最优化的选择。最终,自己的人生,还是要由自己做主,自己负责啊。


@艾弥儿 说

我记得著名作家龙应台有一篇很感人的文章叫《背影》,正好跟朱自清的散文同名。但是朱自清的这篇散文写的是自己的父亲,而龙应台的这篇散文写的是自己的孩子。她写的作为一个母亲,看着孩子渐渐长大,从小时候,比如说妈妈送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一步一回首,眼泪汪汪,舍不得离开自己;到上小学、中学的时候,你再去送他上学,他都会向你挥手,让你赶紧回去;等孩子上了大学或者出国留学的时候,走的时候心里全都是未来,只留给你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龙应台就感慨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和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

我觉得这句话说的挺好的,也不一定是地理位置上的分离,而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爱就是让他能够成长,能够自立,能够独立的去面对这个世界。而不是说我爱他就让他一直依赖我,我一直保护他,我们永远在一起不分离。

所以说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有一个词叫慈母严父,我觉得讲的挺好的,就说在孩子还比较幼小的时候,童年的时候,母亲的陪伴和慈爱对他来讲是最重要的,他会感觉这个家庭很温暖,这个世界很友善很安全。可是随着孩子年龄渐长,进入到十几岁以后,父亲的角色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父亲开始对他严格要求,要求他达到学业的标准,身体的标准,为人处事的标准。父亲的严厉背后是另外一种爱,是为了让孩子成年以后离开了父母,能够在社会上独当一面。

回到我们刚才的这篇文章,我们就会发现,妈妈对孩子的溺爱、纵容、保护,有的时候会害了孩子。就像本文中的女主人公,虽然她一直没有走入社会中去立足,去靠自己的本事赚钱,去面对挑剔的客户,严厉的老板,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她总是要结婚嫁人的,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夫妻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在原生家庭里被父母过度溺爱的孩子,往往是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做什么事情只想着自己的需求要被满足,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想着主动去为别人做一些什么。

这样的人在一个小家庭里边,在一段夫妻关系里边,肯定是走不长远的。因为夫妻之间,说到底是两个陌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不是天生的血缘关系。要想处理好这种人际关系,肯定是有付出,有收获,礼尚往来,两个人都觉得从这段关系里有所得,才能维持下去的。

而文中的女主人公,在每一段婚姻关系里,想的都是索取,没有任何付出,所以才有了三婚又三离的结局。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现在很流行的“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的观点,我是很不赞同的。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儿子也没有必要过度的穷养,过度的穷养反而会让他对金钱生出强烈的,但是狭隘的欲望,就像极度饥饿的人眼睛里只有食物一样;如果家庭条件很一般,女儿更是没有必要富养。富养的女儿可能消费很高,心气儿很高,但是自己却没有吃苦耐劳,愿意付出的精神。当一个人的能力够不着她的欲望的时候,是会很痛苦的。#发现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