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龙”这种神秘的生物是否存在,有人深信不疑,有人却持怀疑态度,按照普遍认知,龙这种生物既可以在腾空于九天之上呼风唤雨,又能深潜于碧水之中搅动波澜,是一种具备某种超出常理之外神性的生命存在,而且,十二生肖里其他十一种动物都能在现实生活里找到,只有龙这种动物没有发现真身,但从古至今,又有无数的文献里对龙的踪迹进行了各种记载,那么,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它的来历又是什么,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1)

南宋陈容-云龙图

目前来说,有两种观点比较值得参考:

第一: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生物,但现在已经灭绝。

第二:龙是一种虚构出来的生物,是由几种动物形象组合演化而成的。

以上两种观点皆有其证据,咱们逐一介绍分析。(文中观点仅为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先谈第一种观点: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生物,但现在已经灭绝。

在历代官修史书,地方志,和名家手记上,记载了大量的龙的踪迹,龙和麒麟乃祥瑞之兆,当地官员发现龙的踪迹,上报给朝廷后,都会被史官珍而重之的记录下来,甚至还有皇帝带官宦前去集体围观的记录:

太和七年春,龙见摩陂。行自许昌,亲往临观。形状瑰丽,光色烛耀。侍卫左右,咸与睹焉。自载籍所纪,瑞应之致,或翔集于邦国、卓荦于要荒,未有若斯之著明也。——《龙瑞赋》(三国 曹魏 刘劭

此事说的是三国曹魏太和七年正月,有民众发现一条青龙出现在摩陂(现河南省郏县东南)的井中,盘旋数十日而不去,当时的魏明帝恰好在许昌出差,闻讯后亲率臣僚前去参观,并令大臣们现场吟诗作赋以示咏叹,因青龙祥瑞之兆,魏明帝便将当年改元青龙,并将摩陂改为龙陂。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2)

史书记载某些见龙详情

当然了,古代人因信息流传不便,对大自然的认识也有限制,所以极易产生以讹传讹的现象,但在历史典籍上出现了这么大批量的见龙的记录,即使排除一定的谬传造假信息,至少能够透露出,在古代,会偶尔发现一种龙形生物的踪迹,而且该生物的出现具备某种统一的特点:从天而降或者从水中浮起,有角有鳞,体表柔软似蛇腥味浓烈,身上有可开合鳞片并覆盖有一层滑腻液体,于水中矫健异常在陆地上则身体虚弱。

到了近代,发现龙的踪迹之事也时有发生,比较著名的是以下两个事件:

一、营口龙骨事件

以下内容部分由央视记录频道《走进科学》栏目及《北方晨报》报道等内容整理而成,该事件前后报道多次,网上流传比较多的照片是记者闻讯前往现场拍摄后所得,而实际上,具体事件时间线索大致如下:

1934年8月中旬,辽宁营口农民在芦苇丛中发现巨大白骨,惊骇之下旋即报警,此时尚不知此白骨为何物。

【营口】在营口对岸东小街附近之苇塘地带刈苇中只以农人,八日午后三时顷,发见(现)长三丈之巨大白骨,大为惊恐。当即赴附近派出所报告,因之营口市第六警察署长以下,出动调查。其全长在三丈多,有角两只,皆长及四尺,而第二尺长突出之白骨为何骨?全不知晓。当船运至六署,待专家之鉴定,正在警务指导官协议研究中。闻此之营口市民,自九日晨,多数来六署看,有两千余人。——《天龙降?长三丈有角四尺——一农民刈苇中无端发见》(载1934年8月11日《盛京时报》)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3)

盛京日报初次报道该事件

现场经查验,筋骨犹存,皮肉不可见,另外,记者用词为“体气参天”,时值盛夏,烈日暴晒之下,自然气味难闻。

【营口】本埠河湾处,发现巨龙一节,已志昨报,兹据实讯:缘初见此巨物者,系一操舳舻业之某甲,于八日晨,遇于河湾处,时皮肉已无,由警察之监视,划至西海关码头,四署房北,空地陈列,以供世人观瞻。记者至时已五时过矣,而观者塞途。该场由警察三名维持秩序。该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只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者为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约三丈余。由抬者讯,原龙处,有被爪冲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骨,至皮肉已不可见矣。自此龙现后,世人为之街谈巷论,究为龙否?想生理家必知云。——《“巨龙”全体二十八节,臭气参天,观者塞途》(载1934年8月12日《盛京时报》)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4)

盛京日报对该事件的第二篇报道

记者前往采访,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也给后人留下一个充满猜测的疑问。

[营口] 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即经第六警察分署,载往河南西海关前陈列供众观览。消息传播,无不以先睹为快,熙熙攘攘、络绎蔽道,一时引为奇谈。以其肌肉腐烂,仅遗骨骸,究系龙否,议论纷纭,莫衷一是。兹闻本埠水产高级中学校教授,昨日前往参观,判明确系蛟类。因今夏降雨过暴,回流入河,浅搁苇塘泥中,因而涸毙者云。——《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载1934年8月14日《盛京时报》)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5)

盛京日报当时报道龙骨事件,这也是流传最广的一张照片

这是关于龙骨事件的最后见诸报纸的一份记录,此后,因世道战乱,龙骨下落不明。

【营口】本埠河北苇塘、日前发现龙骨、由警察第六分署、载来市内、西海关前陈列、供众参观、旋经省立高级中学校、渔捞科教授张君判明、确系蛟类、浅搁于泥土之上而涸毙者等情、已志本报、兹该蛟骨、已由县警务局、呈缴县署教育局,拟于日内、发给通惠门街、县立师范南校、作为动物标本、以为研究生理学之材料云。——《龙骨由县发给师校作为标本》(载1934年8月17日《盛京时报》)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6)

龙骨最后的下落

因营口龙骨事件有当时报纸报道为据,且照片和参与者人证据在,所以远较古人记载有说服力,此事给人印象太过深刻,七十余年后,仍有好奇者想刨根问底查清此事,包括央视、北方晨报等媒体都曾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了该事件的目击者,但年代久远,当时十余岁的孩童都已经变成了古稀老人,对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即使他们坚称曾经见过活着的龙,但也无法提供有效的信息,而这段龙骨的真伪,也随着它的下落不明而难以确认。

请注意,营口龙骨事件,从头到尾都是看到的一具白骨,并无有皮肉外形存在的影像或文字记录,所以,对该白骨的身份究竟为何就此存疑,而下一个事件,却有着远较营口龙骨事件更为详细的描述。

二、松嫩平原目击报告

1944年,松花江流域发生一起神秘事件,江南岸一个叫陈家围子村的后头的河滩上,有人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类似于传说中的“龙"的生物,引起众人的围观,此事虽然不如营口龙骨事件出名,但因目击者众多,且“龙”是以活体状态存在,所以给了人们更近距离接触观察的机会,当时的围观者中,有一位孩子名叫任殿元,建国后,任殿元担任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对山奶牛场干部直至退休,后他以口述的方式将该事件回顾了一遍,并由该县博物馆职工任青春整理后,发表在1989年12月份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发行的《中外书摘》第三卷第四期《人间奇事》专栏。

部分内容摘抄如下:

1944年8月,我父亲任佰金领着我(任殿元)和渔民丛来顺、谢八等驾船出江打鱼。。。。。。我们将船靠了岸,向岸边的一个人打听,那人小声地告诉我们:“黑龙江里的黑龙落到沙滩上了”。。。。。。我们几乎是跑着赶到的。。。。。。但见一个黑色的巨型动物卧在沙滩上,它太大了。。。。。。它有10多米长,头颈比身子细,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它闭着双眼,眼角围了一团苍蝇,它的眼皮一动,苍蝇就“嗡”的一声飞开了。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7)

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8、9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四脚蛇。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大群的苍蝇在它身上飞来飞去,它不时地抖动身上的鳞,发出干涩的“咔咔”声,每响一次,苍蝇就“嗡”的一声飞起来;声音一停,苍蝇就又落了下去。它身上的腥味儿极大,相距几百米远就能闻到。它身下卧着的地方已经卧出了一条长沟,身边的嫩杂草都被它踩倒了,可惜的是看不出脚印是什么样子。。。。。。在场却有300多人。。。。。。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8)

统统由陈家围子伪村长陈庆指挥。陈庆不许大家管它叫“龙”,只能称“水虫”。。。。。。。陈庆组织陈家围子人搭起了棚子,然后让人挑水往“水虫”身上浇,水一浇上去,“水虫”身上的鳞就随之一抖,人们就这样一桶桶地往“水虫”身上浇水。谢八说:“快看,它的脖子多像马脖子!这家伙肥啊,要是宰了吃肉该多好。”。。。。。。当天下午下起了大雨,到夜晚变成了暴雨,整整下了一夜,时缓时急。第二天一早转为牛毛细雨。我们5只船直奔陈家围子村后,赶到那儿一看,心凉了!曾经趴卧“黑龙”的地方现在只剩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儿。。。。。。。距它趴卧的沙沟东北处还有一条深沟,明显能看出是它站立起来时弄成的,这说明它极可能是朝东北方向走的,怎么走的,却是个谜。。。。。。

该事件发生时,任殿元二十七岁左右,所以,应该不存在记忆偏差问题,而且他身为国家干部,对描述该事件的真实性应该是有保证的。

从任殿元的回忆内容可以看出,该不明生物外形的一些特点,比如脸型和画上的龙一样,前额长角,角短且直,嘴型像鲶鱼扁且宽,通体生鳞,鳞片可以自由抖动,四肢粗壮,尾巴细长,身体直径约有1米,另外,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腥味极大,这一点大概是水生生物都有的特征。后来该生物趁涨水而遁,只留下一个带有腥味的浅坑,离开方式具体为何,是否真像传说在所说可以御空而行不得而知。

以上特征是不是看着眼熟,没错,和前文所列古籍记载的民间见龙之事迹中的龙的特点极为相似,都是有角有鳞体表柔软似蛇腥味浓烈,有鳞片可开合,并覆盖有一层滑腻液体,于水中矫健异常在陆地上则身体虚弱等等,如此一来,古之关于龙之记载和现代人的亲身见龙经历,有了大量的重合之处,我认为,这一点可以极大地增强所谓的“龙”存在的说服性。

正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营口龙骨之事虽有报纸照片为证,但以白骨复原活着的生物,属于比较难以做到,就像恐龙一样,真实的恐龙真的像侏罗纪电影里那样恐怖吗,搞不好这些庞然巨兽都有着斑斓的外表和羽毛,而传说中的龙也是如此,我们在绘画中见到的龙,是一种经过数千年来人们加工进化,掺杂以个人想法和社会共识的一种形象,这种神龙不再仅仅是一种动物,还代表着一种神圣的存在,而松花江黑龙事件中的龙,也许才是历史上记载的曾真实出现的龙: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9)

它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雄器伟大,而仅仅可能是一种远古水生生物,有着带有古怪气质的外型,在上古时期,它们多随着洪水出现,以至于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具备控水之神奇力量的异兽而加以膜拜,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形象不断被人们加工创造,其形象所赋予的内涵也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了我们当今所认可的龙的存在。

而真实的这种生物龙,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慢慢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许是不再适应现在的生物环境,也许是个体太少无法稳定的繁殖后代,在明清前,还是时有记录的这种生物,在进入20世纪后,只出现了一次,便再也没有了关于它们的消息,只给我们留下了它们的传说,它变成了一种精神图腾和信仰,充实着我们的历史,鼓舞着我们的内心,给我们以前进的力量。

从古至今真的有龙的存在吗(30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10)

关于龙不存在的观点,下一篇文章再做介绍。

全文完,如果喜欢,欢迎评论、点赞、收藏,有不同看法可以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