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1)

近日,年代大戏《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正在热播。该剧于8月15日播出后,得到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收视表现亮眼,连续数日排名前列,收获众多观众好评,新华社高度评价为“两弹一星”研发历程的红色青春奋斗传奇。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2)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防建设事业,围绕“两弹一星”的科研历程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国一代航天人的青春奋斗故事,全景式呈现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源于真实历史又充满生活的味道,该剧凭借稀缺的题材、自带的质朴与热血色彩成为暑期档一股清流。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3)

上世纪60年代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紧张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终于研制成功,随着壮丽的蘑菇云腾起,举国人民无不欢腾鼓舞,无数热血青年纷纷立志投身祖国号令中,穿越崇山峻岭来到大西南,为国家的国防科研事业做贡献,《那些年,我们正年轻》的故事就发生在彼时我国大西南的导弹基地。故事围绕来自不同阶层、不同生长环境的四位热血青年组成的“导弹四人组”一起为了梦想从大城市来到偏僻的基地而展开,同时还刻画了少年参军、惟愿戎马一生的四人组导师老师高占武(任程伟饰)、庄严肃穆又不失亲和的孙司令员(高明饰)、一身奇绝技艺的大工匠刘连柱(倪大红饰)等动人形象,每一个人物随着故事画卷生动展开。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4)

作为四人组导师兼领导的高占武,已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与妻子叶萱,更是以军人身份为荣。可随着国家的决策,基地面临改制,大批军人需要转业,脱下军装,以新身份投入到另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中去。视军人身份如同生命的夫妻俩,在经历过挣扎、痛苦、争吵后,最终说服自己,带头摘下了他们最爱的徽章。基地的一场隆重的脱军装仪式上,与军人身份正式道别的场面令人潸然。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5)

剧集一方面讲述了举全国之力,研制“两弹一星”的故事,展现了那些年的航天人,在环境恶劣、资源稀缺的条件下,依旧冲劲十足,满怀荣誉,满腔热血打造属于全国人民航天梦的奉献精神。同时呈现了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的大院子弟张利军、农民的儿子马朝阳等为代表的年轻人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青春奋斗与成长历程,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时光中的友情与爱情。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6)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选材新颖,剧集制作精良,集合了一群表演精湛的实力派演员,不断突破年龄圈层受到越来越多观众的青睐。8月26日,在北京卫视“欢聚一堂”系列活动中,《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走进了北京西城某部队大院,一位曾亲身经历过基地建设的退役军人,讲述了自己奋斗在国防建设的峥嵘岁月,令现场观众无不动容。亲身经历过的过来人在《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中看到了自己的故事,未曾经历这段光辉岁月的年轻人们在电视剧中看懂了每一颗星星因何而闪耀。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7)

“十年磨一剑”的动人故事

四川省梓潼县,因为在1965年8月三线建设时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内迁梓潼,在这里,中国科学家们相继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的设计方案,九院旧址被成为“两弹城”。几十年后,四川籍的制片人铁佛收到了一个自己家乡故事的剧本,这个剧本便是以“大三线”为名,由一位名叫黄鉴的编剧所撰写,黄鉴原本就是在基地某研究所的管理员。有了这样的生活经历,他写出了“大三线”最初的故事。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8)

第一稿的“大三线”,用铁佛的话来说,则是“太悲凉了”。观看剧本的铁佛与他的团队认为,故事中让他们感动的是以张利军、陆若文为代表的大学生们在山沟的科研机构里不懈的坚持,为今天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这样一种贡献让我们感动,而不是悲情让我们感动。”为了让这个故事能在具备人文的情感又不与故事中核心的国防建设脱节,几年之间这部剧换了两个编剧,最后一位拿到手的,是曾经历过那段岁月的王之理。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9)

铁佛介绍道,“《那些年》中的故事核心,是描写一群刚毕业的大学生,投身于国防科学建设中的成长史。将这个故事命名为《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就是想要现在的年轻人看看他们的爷爷奶奶辈是如何成长的,又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10)

据历史资料统计,1964-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十六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那些年》的故事,就是这400万人中的一小部分。

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属于什么剧(热播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11)

透过《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正像是透过家中的老照片,去看一则属于时代的青春故事。如果说热闹的暑期档,话题剧是必备,那么如《那些年,我们正年轻》一般,需要用情怀静静欣赏的电视剧,则是喧闹间的一方净土,粗看不起意,细品时才发现其独特的韵味。

▋作者:郭岩峰 李 蕾

▋来源:我们的太空 光明网

▋编辑:江程杰

▋邮箱:ourspace0424@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