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语过于招摇,容易惹祸上身

常听人说,沉默是金。言多必有失。

这些都是老祖宗千百年来在实践当中得出来的经验教训。

话说多了,必然有闪失,这不是金科玉律,但确实在实践中得到应验的。

有的人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国里的杨修,就是悲惨的一位典型代表。他聪明绝顶,经常能看透曹操心机,看出来就看出来呗,他偏偏要说出来。

曹操“睡梦里”失手杀了侍卫,“醒过来”大哭惭悔,他却说风凉话:“不是丞相在梦中,是你我在梦中啊!”

如此揭露曹操内心小隐私的话可不少。如此,在曹操内心里隐藏了不满情绪,在那次“鸡肋”事件中集中爆发,曹操一怒之下,下令杀了这个快嘴的可怜虫。

他到死也不明白,曹操会杀了他这个聪明人,他一不谋反,二又没有犯大错误,只是痛快痛快嘴而已。就丢了性命,实乃冤枉。

就连我们敬仰的诗圣李白,也因为酒后狂言,得罪了高力士杨国忠,被皇帝请出了宫门。不得不流落做了草民。

可见,做人低调的必要性。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脚踏实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1)

(2)社会发展,促成人们互相依存,所以必须要求人们各司其能。

在原始时期,每个人都是为着自己而生存。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如果一个人想对另一个人实施控制,是根本办不到的。

人们的依存度顶多是共同对付天敌。天冷了依偎在一起取暖。

那时候没有私有财产,食物的获得也比较单纯。

社会越是发展,人们的依存度越高。人们各司其能,协同合作,共同发展。

默默做事的人,尤其做出巨大成就的人,是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所以这样的人才更能得到大家的尊重。

反过来不干实事的人,必然遭到大家的唾弃与反感。因为这不符合大家的公共利益。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脚踏实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2)

(3)名垂千古的人,干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

大约在4000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苦不堪言,尧命令禹的父亲去治水,后来禹的父亲治水失败了被处决,尧命令禹继续去治水。

禹接到治水的任务后,首先带了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做了一番周密的考察。

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洪水期容易造成堵塞洪水;他发现黄河河床淤堵。流水不畅。

于是他制定了一套与父亲完全相反的治水方案,他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更快速通过。

禹治水采用的基本策略是:“治水需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疏通,地处就疏导。”

禹治水非常辛苦,积年累月在外奔波,据说,禹治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佳话。

禹治水十三年,终于驯服了泛滥的洪水,在那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月,堪称奇迹。

大禹用他的智慧毅力与洪水抗争,他肩负的是天下苍生的忧患,成为人们敬仰的典范。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脚踏实地(低调做人高调做事)(3)

当今社会,有许许多多的像大禹一样的豪杰,他们并不招摇,他们默默耕耘在科技领域,尖端生产领域。或者在国防领域,最艰苦的地方。他们甚至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但是,他们做出的成绩,对社会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他们更值得我们尊重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