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村

优秀好儿媳材料范文(夸出来的好儿媳)(1)

东张村和西望村仅隔着一条丈把宽的小河,前些年架上了一座单孔水泥小桥,这两个自古以来乡亲们走动得很勤的小村子,尤其是做了婆母的婶子大娘们走动得就更勤。婶子大娘们走动得勤,主要目的就是找相互对脾气的“排闲话”,拿城里人的话说,就叫“聊天”。

大家到了一起,冬春时光,往往就是找个背风的山墙根儿,晒着太阳,东家长里家短的,闲唠嗑。唠嗑最多的,还是谁家儿媳孬谁家女婿好。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了这闲排话的平台,传出去的一些说道多数就变了味。起始是某个婆婆确实说了些对儿媳的小意见,比如洗个脸就能用去两盆子水,传着传着就变成了这婆婆埋怨儿媳爱浪费,不会过日子;某个婆婆笑说儿媳吃得多,小肚子吃得像小猪一样,一传下去,就变成了这婆婆讥笑儿媳像肥猪,贪吃不爱干活。如此这般,婆媳关系十有八九就紧张起来,弄得小家庭常常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了。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西望村的刘巧贞,今年快七十岁了,就跟她的儿媳王金凤,孙媳李银玲相处得相当和睦。啥原因呢?关键是刘巧贞有一个拿手戏,会夸儿媳、孙媳妇。

据说,早些年,儿媳王金凤刚进门的时候,刘巧贞也有些看不惯王金凤的行为举止。刘巧贞勤劳节俭,说话轻声细语,王金凤大手大脚,一张口半里地都能听见声音。刘巧贞总是提醒儿女,钱是省出来的,其实是有意说给儿媳听;王金凤吃香喝辣,给家里买这买那,坚称钱是挣出来的。如此一来,婆媳就针尖对麦芒,关系一度紧张。

说起来,还是刘巧贞生了个聪明又争气的闺女张玲珑,张玲珑是全村最早考出去的大学生。在大学学的是教育学。见母亲和嫂子王金凤关系紧张,母亲见了她总是断不了说嫂子的不是,这就冷静分析了婆媳矛盾的根源,觉得还是母亲的问题要大一些。就笑着对母亲说:“妈,您想过没有,您把我嫂子当闺女看了没有?要是我像我嫂子那样做,您也会那样看不顺眼吗?”

优秀好儿媳材料范文(夸出来的好儿媳)(2)

“闺女是妈的小棉袄,你可听话,哪像你嫂子,没教养!”刘巧贞就说。

“妈,您是生我养我又教我,咱娘俩当然感情深。”张玲珑就劝导母亲,“我嫂子又不是您养大的,生性脾气跟您不一样也是自然现象。您不能一上来就想让她顺着您。你要学学丈母娘咋看女婿。丈母娘看女婿,那是越看越顺眼,那老婆母看儿媳,为啥就不能也越看越顺眼呢?”

“你娃子说得可美,女婿都巴结丈母娘,儿媳妇有几个巴结婆婆的?”刘巧贞就说,“现在男人都是妻管严,你哥虽说怪孝顺,也是经常夹在我跟你嫂子中间受着夹板气哩!”

张玲珑听母亲这样说,就挑明了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要以心换心。您先不要要求我嫂子能照着您心里想的为人处事,也不要总在婶子大娘们扎堆时跟着她们发牢骚,说我大嫂的不是。要是提到我大嫂,您就只往好处说。”

刘巧贞就说:“那你嫂子我咋没看到多少优点呀。咋夸她好?”

张玲珑就笑着批评母亲:“妈,您这就是戴有色眼镜看人。你说我嫂子那缺点,要是换个眼光去看,还是优点呢。”

“咦,叫你娃子说哩!”刘巧贞嘴巴一撇,问道,“你说说,我听听。”

“比如说吧,我嫂子心直口快,是个爽利人。声音大点,这有啥?您就不会表扬她心眼好,有啥说啥,不用猜她心计,好相处?”张玲珑就说,“再比如,您爱节俭省钱,可省了一辈子不是也没发家致富?我嫂子爱花钱,人家办养鸡场种大棚蔬菜,挣的也多呀。您不开源光节流,节省也有限;人家是先开源再饮水,水源充沛。咱家这些年,是不是越花钱越有钱了呢?”

“哎,你说得还真是这个理呀!”刘巧贞就说,“看来,我真小看你嫂子了。”

“再一个,往后我再给您买好吃好穿的,您也可以在婶子大娘们跟前撒点小谎,就说有些是我嫂子买的。”张玲珑又点拨母亲,“您夸我嫂子孝敬您,她知道了能不高兴?人心,要给她往好的方向引才对吧?”

“还是你娃子肚子里有墨水。你这一说,我往后就知道咋做了。”刘巧贞就夸女儿,“还是我闺女明事理会来事。”

经了女儿劝导点拨,刘巧贞对王金凤就态度大变,见了儿媳就经常笑眯眯地,在和村里的同龄人排闲话时,老太太也总是夸赞儿媳。

优秀好儿媳材料范文(夸出来的好儿媳)(3)

王金凤哪想到,小姑子给婆婆尽的孝心,买那些好吃好喝好穿戴,婆婆竟会移花接木,说成是儿媳办的好事,村里人问起王金凤,夸她是个孝顺儿媳,她也就谦虚着认可了。认可了却有点心虚,这就趁婆婆过生日、年来节到的,开始给刘巧贞真的买起了礼物。这一买,刘巧儿夸赞起儿媳来,更来劲,婆媳关系就更是好得不要不要的啦。

王金凤有了好名声,就被村委会发现了,发现了就把事迹整理报到了乡里,乡里又报到了县里,王金凤竟评上了县里的“十大孝老敬亲好媳妇”。

王金凤成了村里的名人,刘巧贞有时见她有些礼仪做得不到位了,就提醒几句,王金凤就愉快地听从了。如此,婆媳相处得就更加融洽。

有道是好家风是可以传承的。刘巧贞与王金凤情同母女,王金凤的儿子张涛娶了个媳妇叫李银玲,也和两位前辈关系亲密。

李银玲和张涛结婚后,在家帮着王金凤办养鸡场,平常爱追求时尚,穿着就有些前卫,大红大紫的,头发也染成碧蓝色,画很浓的眼圈,抹血色口红,又因为是幼师毕业,还说着一口普通话,起始,公公张二磙就有些看不惯,不拿好眼色看这个“洋苕”儿媳。

可是,张玲珑,也就是做姑姑的还夸李银玲好看。张玲珑一夸,做奶奶的刘巧贞、做婆心的王金凤也跟着夸,这就把李银玲夸赞得洋洋得意了,得意了还当着全家的面朝公爹张二磙叫板:“老爸,城里年轻人都时兴我这样的打扮呢。您也不要老脑筋。城里人打扮得,我们农村人为什么就不能时尚一把呢?”

“我要是年轻,也想跟银玲这样,臭美臭美哩!”刘巧贞就笑着望向孙媳妇,眼里满是爱怜。

李银玲就朝刘巧贞撒娇:“奶奶,您这是夸赞我呢还是夸赞我呢?”

王金凤急忙高门大嗓地夸赞:“银玲这可不是臭美,是真漂亮。怪不得她玩抖音弄直播带货能火哩。她可是咱们东张、西望俩村子的形象大使哩!”

张二磙眼见全家人都向着儿媳,就撂下一句话:“那就让她美吧,美上天才好!”

李银玲就俏皮地说:“我正要买无人机帮着看鸡场拍风景呢,就要美到天上去呢!”

一家人听了,就笑开了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