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脚踩两只船”到“全家都是宋朝人”

从来乱世出英雄,兵强马壮的都喜欢争霸天下,过皇帝瘾。那些稍有资本的也不甘寂寞,都喜欢当地头蛇,做土皇帝。在五代十国尤其如此,在麟州(今山西榆林),有个名叫杨弘信的土豪,他家财雄厚,武艺超群,志向高远,在麟州一带赫赫有名。

话说唐朝灭亡后,后梁、后唐先后兴起。及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以向辽国称臣,并割让幽云十六州的代价借来援兵,夺取皇位,建立后晋。石敬瑭到开封做皇帝后,便任命最信任的老部下刘知远担任河东节度使,替自己镇守北方。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意思(三代皆有将才出)(1)

后唐

刘知远对堂弟刘崇百般提携,刘崇步步高升,并一度担任麟州刺史。杨弘信作为麟州土豪,借此机会与刘崇结交,并让弓马娴熟的大儿子杨重贵陪伴在刘崇左右。刘崇十分喜爱杨重贵,于是收养杨重贵为义子,并赐姓名为刘继业。

乱世风云变幻太快,令人难以预料。后晋享国十一年后,被辽国灭亡。刘知远随后南下,建立后汉。刘知远在位时间很短,他所建立的王朝也只存在四年,便又被后周灭亡。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悲愤交加,依附辽国,称号汉帝,对抗后周,是为北汉。

杨弘信趁乱占据麟州,自立为麟州刺史,但他并没有依附老朋友刘崇,反而倒向了后周。杨弘信去世后,他的小儿子杨重训继任为麟州刺史,杨重训依违在北汉和后周之间,最后决定为后周效力。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意思(三代皆有将才出)(2)

后周

后周享国九年后,被宋朝取代。北汉多次进攻麟州,都被杨重训击退,宋朝为嘉奖杨重训的战功,在麟州特置建宁军,以杨重训为留后。

杨重训凭借军功荣禄加身之时,他那效力于北汉的哥哥刘继业(杨重贵)也凭借军功不断加官进爵,因为刘继业与北汉皇室关系亲密,因此哥哥比弟弟更加显贵。刘继业骁勇善战,多次击退宋军,北汉称之为“无敌”,就连宋太宗也远闻其名,希望把他纳入麾下。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经过数月苦战后,如愿平定北汉,也如愿招降刘继业,授予刘继业领军卫大将军之职。刘继业从此复姓杨氏,去掉继字,改称杨业。至此,杨业与弟弟杨重训不再各为其主,同为宋朝人。

杨业:镇守雁门,战死陈家谷

宋太宗平定北汉后,仓促北伐辽国,进攻幽州,惨遭失败。为防备辽军进犯边境,宋太宗先任命潘美为三交都部署,后任命杨业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

潘美是开国功臣,南征北战十余年,战斗经验丰富;杨业久在北汉,熟悉契丹人的情况,宋太宗让二人搭档,强强联合,寄予厚望。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意思(三代皆有将才出)(3)

杨业的影视剧形象

杨业刚上任时,辽国出动数万大军进攻雁门关,由于宋军没有辽军多,杨业不能硬战,便带领几千骑兵迂回到辽军背后,和雁门关中的宋军两面夹击辽军。辽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驸马侍中萧多啰被斩杀,都指挥使李重诲被生擒,辽军大败而走。从此,辽军只要看到杨业的旗号就不战自退。

潘美后来到雁门关巡查边务,正巧辽军来犯,潘美指挥宋军反击,再次大败辽军。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举全国之力北伐辽国,任用潘美和杨业这对老搭档为西路军的正、副统帅。潘美和杨业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相继攻克寰、朔、应、云四州,但很快因东路军溃败,不得不放弃四州,护送四州民众回师代州。

辽国萧太后领兵十余万反击宋军,迅速攻陷寰州,逼近潘美和杨业率领的主力。宋军形势危急,本不该贸然出战,监军王侁却逼杨业迎战辽军,杨业无奈出战,便请求潘美和王侁等在陈家谷口接应自己,击退辽军。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意思(三代皆有将才出)(4)

潘美的影视剧形象

杨业率领所部人马力战辽军,转战至陈家谷时,却不见一个宋军。杨业知道潘美和王侁等已经撤军,只得指挥士兵死战到底。双方一番激战后,杨业身受重伤,所部全军覆没,儿子杨延玉战死,自己也被辽军生擒。

杨业不愿投降辽军,不吃不喝三日而死。宋太宗闻讯,异常悲痛,下诏褒奖杨业,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又把潘美降官三级,王侁除名,以告慰杨业在天之灵。

事后,宋太宗录用杨业其他六个儿子杨延朗、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瑰、杨延贵、杨延彬全部为朝官,以回报杨业为宋朝尽忠之心。

杨延昭:镇守河北,人称杨六郎

杨延昭本命杨延朗,是杨业的长子,他颇又父风,骁勇善战,谋略过人。

宋太宗北伐失败后,把河北作为防守的重点,任命杨延昭为保州缘边都巡检使。

杨延昭巡防遂城时,遭到数万辽军的围攻。遂城小而无备,人心惶惶,杨延昭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坚守数日。碰巧天气十分寒冷,杨延昭命人往城墙上泼水,遂城由此成为一座冰城,辽军无计可施,被迫撤军。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意思(三代皆有将才出)(5)

杨延昭的影视剧形象

辽军后来再次犯边,杨延昭在羊山西埋伏精兵,自己领兵迎战辽军。杨延昭佯装不敌,且战且退,把辽军引诱至羊山西,伏兵这时齐出,大败辽军,斩杀辽将,辽军溃败而走。

辽军进攻保州时,宋真宗派延昭前往救援。杨延昭尚未摆好阵势就遭到辽军的袭击,致使宋军损失惨重,但宋真宗不予追究,继续重用杨延昭。

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在澶渊议和,两国间的战争从此停止。第二年,杨延昭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又在那里镇守九年边关后去世,享年五十七岁。

终杨延昭一生,战功累累,同父亲杨业一样威震辽国。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于是把杨延昭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尊称其为“杨六郎”。

杨文广:生不逢时,有才难施展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作为将门之后,他曾跟随名将狄青南征侬智高,平定西南有功。

宋辽澶渊结盟后,宋朝重文轻武之风日益严重,武将很难施展报复。杨文广在宋仁宗和宋英宗两朝鲜有作为,直到宋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变法,谋划对西夏用兵后,杨文广这才有机会征战沙场。

三代之英,有志未逮意思(三代皆有将才出)(6)

杨文广的影视剧形象

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派杨文广协助韩琦修建筚篥城。杨文广声东击西,扬言修建喷珠城,以吸引西夏军队。杨文广随后火速赶往筚篥城,只用一晚上的时间就部署完了防务工作。

当西夏人赶到筚篥城后,看到宋军有备,知难而退。西夏人临走前,给杨文广留下了一封充满挑衅意味的书信“当白国主,以数万精骑逐汝”。杨文广痛快接受挑衅,当即派宋军袭击西夏军,大胜而归。

杨文广的军事才能得到宋神宗的认可,先担任知泾州、镇戎军,又担任定州路副都总管,最后升任步军都虞候。

熙宁七年(1074年),宋辽两国的地界争端再起,已经七十五岁的杨文广以老病之躯向朝廷献上军阵图,还有攻取幽燕之策。然而杨文广还没有等到朝廷的答复,就已溘然长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