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大锣鼓是广东 潮汕地区 传统民族音乐中的一种,是一种由锣鼓乐与 管弦乐 组合而成的 演奏形式 ,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是潮汕地区老一辈人最拿手也是最具群众性的乐种之一。

潮州音乐艺术特色(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1)

因时代变迁,这门艺术传承受到阻碍

潮州大锣鼓以打击乐为主,是以大鼓为中心,以唢呐为领奏的大型合奏形式。鼓手既是乐队主奏,又是乐队指挥。鼓手槌击鼓心、鼓边、鼓沿,采取响击、闷击、重击、轻击以及节奏变化,手槌加花等手法,指挥着乐队的演奏,被西方称之为“东方交响乐”。

潮州大锣鼓作为古老的民俗文化,广泛流行于粤东、闽南以及东南亚一带,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潮州大锣鼓的风采。每逢年节或地区风俗佳节,大锣鼓便声震百里。这也显露出潮汕人的豪迈之气,独具一格的霸道。

潮州音乐艺术特色(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2)

唢呐是潮州大锣鼓很重要的一部分

潮州大锣鼓的游行队伍常以旌旗开道,扛在肩上的旗叫“标”,用带尾的青竹做旗杆,杆首挂着吉祥物,扛标的一般都是女青年。扛标姑娘只穿袜子不穿鞋,盛装墨镜,婀娜多姿。随后是精心打扮的金童玉女,肩挑鞭炮担、八宝吉祥担,给人们带来了祥瑞。娃娃们还扮戏人,表演一些传统潮剧片断。

庞大的先导过后,是连绵不绝的锣鼓乐队。

潮州大锣鼓的演奏分为长行套和牌子套两种。长行套常见于喜庆和节日游行,演奏一些长行鼓点;“二板锣鼓”、“三板锣鼓”。乐队行列如长龙出海、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子套则由许多不同宫音系统的牌子曲联缀而成。成套曲目以表现历史故事为主,结构紧凑、疏密相间、技法全面、风格独特、规范性强、极富地方特色。

潮州音乐艺术特色(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3)

技艺精湛的老辈艺术家

潮州大锣鼓流传下来的套曲锣鼓有18套,分为文套套曲锣鼓和武套套曲锣鼓。所用乐器以大鼓、中鼓、斗锣、大钹、小钹、亢锣、深波、苏锣、钦仔、月锣等;管乐则以唢呐、笛子为主,此外还有椰胡、扬琴、叁弦、琵琶、提胡、大胡等。

潮州音乐艺术特色(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4)

形象生动的表演艺术

1.文套,以唢呐和小锣鼓为主要乐器,有文静温柔的特点,长于表现悲欢离合和儿女之情,如《抛网捕鱼》、《掷钗》等。2.武套,以大锣鼓和大唢呐为主要乐器,具有气势雄伟的特点,善于表现古战场的格斗场面。如《关公过五关》、《薛刚祭坟》等。当代整理和新创作的套曲锣鼓有《双咬鹅》、《大战三利溪》、《春满渔港》、《喜送丰收粮》等。主要用于舞台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