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是北燕冯家的金枝,这个家族一度控制了中国的东北。等她出生时,冯家的皇图霸业已是过眼烟云。她父亲冯郎就是个不得志的王孙,受继母慕容氏排挤,愤而带着肥如郡的版图投奔北魏。
后来其弟冯邈叛逃,冯郎受牵连被杀。他的女人孩子,也跟着发配为奴。然而,谁知道,这是不是为她女主生涯进行的一场挑选。
北魏冯太后
一冯太后的先祖,早年在鲜卑慕容氏那里做事.等到冯跋杀慕容熙立高立,再自立北燕天王,这个家族鲜卑化极深,而且分毫未脱地继承了慕容氏内讧的传统。冯弘杀兄夺权,他宠爱年轻的妻子慕容氏.元配王氏生的三个儿子,冯弘都不喜欢。
冯朗三兄弟在北燕无法立足,相邀流亡北魏。冯弘众叛亲离,又遭北魏连番重创,只好纳女讲和。这位冯家女子,也就是后来冯太后的姑姑,成为太武帝拓跋焘后宫的一位昭仪,是北魏太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因此冯太后她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受太多的苦,但是从小家庭就遭受巨大变故,一定让她的心智极早的就成熟了。
冯太后14岁那年,拓跋焘的儿子拓跋濬登基为帝,将冯太后封为贵人。北魏有个规定,为了防止后妃专政,太子的生母都要被杀掉。当时太子的生母李氏,冯太后的情敌,就因为这个规矩被杀害了,冯太后得以成为皇后。
一开始这个制度大概是为了如汉武帝那样防止“子少母壮”摄政夺权而立,但是后来就渐渐变味,成为政治斗争迫害对手的一种手段。皇帝的长子一般在三四岁就被立为太子,然后他的母亲就被逼自杀,就的女人因为不想死,甚至使用堕胎等方法免于生出皇帝长子。就算被立为太子将来不一定可以继位,他的母亲也就白死了。很多时候,这不过是皇后逼死情敌的一种方法。
后来拓跋濬去世,拓跋濬的儿子拓跋弘即位为献文帝,冯太后被尊为皇太后。
二冯氏作皇后时,对于朝廷里的事,只能看,不能过问.她的亲哥哥冯熙,为官多年,也还只是一个小小的车骑将军。等她作了太后,冯熙才跟着升官。冯太后这时,大概体会到权力的重要。它左右人的命运,决定家族的盛衰。
要有权,第一件事,就是除掉政敌丞相乙浑。不知从哪里跑出来这么个敌人,他先前默默无闻。拓跋浚死后忽然就权势灸天,甚至连小皇帝都治他不住。
冯太后对付乙浑的法子很简单,封他高官厚爵,一路封下去,让他志满意得张狂无比之际,忽然杀人抄家。这搁道德经里头,就叫天令其亡,必令其狂。其实呢,也就是一种以弱制强的手段。让那人占尽好处,得不到好处的其它人,自然怨他恨他,这时候再振臂一呼,对付那个人也就容易了。
这法子日后给她的徒弟拓跋宏学了去,依样拿来对付她,那已是后话。
三孝文帝出生后,冯太后亲自抚养他,不再用太后的名义处理国事了。冯太后青年守寡,虽然她对拓跋濬的感情很深,但女人的欲望还是有的,和李弈有了私情。
拓跋弘知道这事后觉得很丢脸,但也不敢拿她怎么样,只能找个借口把李弈杀了。冯太后见情人被杀,很是悲痛,从此和拓跋弘的关系有了裂痕。不久拓跋弘突然暴病身亡,当时的人都怀疑是冯太后把他毒死的。
孝文帝登基后,冯太后成了太皇太后,孝文帝登基的时候オ5岁,不能处理国事,所以冯太
后再次临朝听政。她掌握朝政大权后,对繁杂的事务都能加以审查并作出正确的决断。
孝文帝后来很感激祖母的帮助,曾经下令说:"我幼年继承大业,全靠英明的太皇太后辅佐,国家才得以安宁。我只能借助佛祖的力量来报答她的恩德,所有皇宫里养的伤害生灵的猛禽都应该放归山林,然后在饲养它们的地方给太皇太后建造佛塔。"
四冯太后聪明果决,猜忌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展现出超强的政治手段。生性朴素,不喜欢华丽的服饰,她只穿没有花纹的衣服,吃的食物只有惯例的1/5。
冯太后本是汉人,虽然祖先鲜卑化,被汉人认为是五胡乱华其中的一份子,但是她到底仰慕汉族文化,极力推行汉化。在两度摄政期间,将北魏的汉化推向巅峰。在她的影响下,北魏封建化进程加快(之前是半奴隶社会)。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当政期间,冯太后推动的汉化改革,如推行三长制、均田法、班禄制,建立了农业大国的雏型,革除了相当多朝政乱象和贵族圈地行为,政策影响力陆续扩及后续所有朝代,甚至直到今日。在冯太后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五冯太后在49岁那年去世,孝文帝对她的感情很深,连续5天连一口水都不喝,非常悲痛,给冯太后定谥号为文明,所以后世也称呼她为文明太后。
北魏冯太后
孝文帝在冯太后的陵墓东北一里多的地方修建了自己的陵墓,有死后安葬在那里以便瞻仰冯太后的意思。
冯太后称制达十四年,在世时将自己的三个侄女儿冯润、冯清、冯氏(名字不详)嫁给了孝文帝。
孝文帝按照冯太后生前的要求立冯清为皇后,但是却非常宠爱冯润,最后废掉冯清,立冯润为皇后,这位冯润皇后就是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幽皇后冯妙莲,孝文帝对她的感情之深,可以让孝文帝跻身进入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排行前五名,她的故事又可以写长长一篇文章来说,这里就不细说了。
冯氏三姐妹竟然都没有为孝文帝生下子嗣,孝文帝的两任皇后都出自冯家,这也说明孝文帝是真心仰慕爱戴自己的嫡祖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