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首歌记录你的青春(致敬我的录音机)(1)

你怎么说音乐:邓丽君 - 君之纪念册

“你说过两天来看我,一等就是一年多”……

那美妙的曲调,邓丽君天籁般的嗓音,构成了无与伦比的歌曲。每每听到邓丽君的歌,情不自禁就回忆起自己青春,那怕是仅是片断,仍陶醉和美不胜收。邓丽君的歌声,就是我青春的配曲,就是我青春的定格。

七九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我火线入党(随后不久提干考上了南京炮校),我入党对我家可是大事。因为随着我的入党,全家(父母、四兄弟)都是党员了。父母高兴、骄傲、欣慰,逢人便说,无不充满喜悦,甚至还奖励了我一千元钱。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的现金,最大面额十元,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我大哥有一台父母花几千元买的“三洋”收录机,根本不让我们碰一下,我也想有台录音机,可以选听自己喜欢的歌曲,也想录录自己的声音,就像看镜子里的自己。

到了学校,逛了南京城,在玄武湖公园见比我们稍大的男女青年,穿着喇叭裤,围着双卡录音机席地而坐,喝着啤酒、吃着卤肉,随着伴奏带哼着歌曲。这才叫生活!这才叫浪漫!这场景无不刺激我这山旮旯待过来的山里娃。我也想有这样的生活,我也要有录音机。于是,我花了980元在南京新街口买了一台日立牌饭盒录音机,在西餐厅吃了一顿西餐。

买了录音机,实际在学习上作用也不大,只是晚上听听歌曲。白天还装模作样带到教室录教员上课,其实隔着课桌,根本录不到教员上课的声音。刚开始,录音机能在精神上承载我对新生活的向往,满足我对社会生活不平衡和虚荣的心理,听歌曲基本占满了我的业余时间,但最想听的,还是传说中的邓丽君的歌曲。那时邓丽君的歌是毒草,根本弄不到。

美丽的心灵音乐:朱逢博 - 我怎能把您遗忘

用一首歌记录你的青春(致敬我的录音机)(2)

我们虽是军人、学员,但却"与世隔绝",很单纯。外面的世界眼睛能看到,但却因为不深入,因而并不了解。因此,就听歌。而歌词对我影响极大,如听了〈北京颂歌〉,就向往今后去北京工作;听了〈金梭和银梭〉就想发奋,做最成功的自己;听了〈美丽的心灵〉,就想今后找老婆,找个心灵美的。慢慢地,就是这录音机播放的歌曲,让我思想上长出翅膀,翱翔在想象的蓝天上,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就是这歌曲,让我充满个性(而不是任性)的努力学习,学会了独自思考问题,而不是人云亦云。就是这歌曲,淡化了我对战场血腥的回忆,而对战争换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总之,录音机寄托着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听歌曲也为我一生种下了许多思想的种子,填充着我还不太成熟的世界观。

我三哥(73年入伍,78年退伍随即考上商业部部属哈尔滨商学院)听说我有录音机后,打起了我录音机的"歪主意",来信说:你们军校不学外语,录音机作用不大,而我各科成绩都好,就是外语是短板,主要是记不住单词,先把录音机借我,用完还你。我忍痛割爱,把录音机“借给”了我三哥。

转眼到了八〇年暑假。我家宁津老家老宅长期被村里占着,农村亲戚们给我父母去信,要求解决。依父母嘱咐,我回老家处理祖产,回老家一看,只是一间已近百年破败不堪的土房,只是那几根梁还算值钱。我虽年纪不大,却与数名村干部据理力争。说实话,那村干部虽然年长并阅历丰富,但掌握政策还不如俺,俺还是凭着"一张巧嘴"和事先做足的功课,说服了村干部,卖得了五千元的高价格。三千元分给了在农村老家的各亲戚,留了二千元。农村的亲戚们对我大加赞扬,房子卖赚了,少年老成,能力超群,云云。

我将卖房情况告诉了父母,父母也接到亲戚的信,大喜过望,所剩二千元给我了。俺用这两千元在北京又买了更高档的“三洋”双卡收录机。

小城故事音乐:邓丽君 - 复黑王 小城故事 邓丽君

用一首歌记录你的青春(致敬我的录音机)(3)

回校后,收到了我三哥寄来的(用马恩全集掏空藏在里面)邓丽君原版歌磁带,终于听到邓丽君的歌了,〈小城故事多〉等,天天听,百听不厌。

我们贵阳籍战友、同学,周末或晚上在学校操场围着一圈,听着邓丽君的歌曲,大家如痴如醉。曾金荣同学买了溜冰鞋和电吉他,熊爱学同学买了红梅牌照相机。我们也开始了丰富多彩的校园业余生活。

两年半的学员生活结朿了,我也如愿分配到北京卫戍区。我的录音机因使用频繁,磁头也磨损了,播放不出歌曲了,收录机变成收音机。至此,我也意识到,我由年青变成年轻,我的青春从此告一段落而变阶段了。

我的录音机,永远记录了我的美好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