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和弟弟吃饭掉饭吧儿了,写作业撕作业纸了,毁坏家里的物件了,父亲训我们时,经常用“锅”说事:“敲锅锤儿你们就不知道,锅是铁打的你们啥时候才知道,锅是铁打的呀?”,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农村做的铁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农村做的铁锅(老家的铁锅)

农村做的铁锅

小时候,我和弟弟吃饭掉饭吧儿了,写作业撕作业纸了,毁坏家里的物件了,父亲训我们时,经常用“锅”说事:“敲锅锤儿!你们就不知道,锅是铁打的!你们啥时候才知道,锅是铁打的呀?”

每听到这句话,我俩就瞪瞪眼,咧咧嘴,低着头,不吭气。若是现在,肯定会说:“锅是铝合金的!”“锅是不锈钢的。”因为现在锅材料,五花八门,那时候的锅,全是铁的。

那时候的锅是生铁锅,家里买回来一口新锅,刷的再干净也不会用的,一则易生锈,二则做出的饭有铁锈味。因此使用前必须“磨”“煮”“炼”。

“磨”就是“打磨锅”,把锅往地上一摁,人往地上一股桩,一手抓住锅耳朵,一只手拿块涩石,用个把小时,把锅里、锅外、锅沿打磨光。小时候在农村,常说四种声音最难听:“打磨锅,驴叫唤,猫撵猫,伐锯条”。打磨锅时,“刺啦——刺啦——”的声音老半天,近乎于今天的电钻声,确实很难听的。

“煮”是在打磨以后,在锅里添锅水烧开,放入小米,像熬小米汤那样长时间的熬,一是利用小米油儿填充铁锅毛细孔,二是利用长时间的熬,再除一次铁锈。这第一次为了处理新锅而熬出来的小米汤,棕黑色,充满了铁味儿,看着都恶心,是不会喝的,只有倒进猪食槽儿喂猪了!

“炼”就是在打磨熬煮过后锅,把锅刷净,倒入油“搁锅”,炸一些“油货”,目的是让热油再次渗透到铁锅的毛细孔,起填充和防锈作用。这次为处理新锅炸出来的油货食品,也有一点生铁味,但不舍得喂猪了,因为那是平常很少吃到的油炸食品啊!新锅经过三道程序后,新锅使用前的准备全部完成,接着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买口新锅,用一年多,锅里面勺子铲子天天碰,锅底儿煤烧柴火熏,腐蚀锅底变薄,出现小窟窿儿锅漏了,这时候是不舍得扔的,或“咕噜”,或“钉咯把儿”,继续用。一口锅,最多“咕噜”两次、钉三四个“咯把儿”,再有窟窿,就没法弄,成了废品了。

好锅成了废品,大人们心疼的不得了,可我们小孩却美的不得了,因为破锅的所有权归我们了,我们可以把破锅提溜到合作社,换毛儿八分的私房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