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韩国,大家并不陌生,一是邻国,地缘接近,其次是这几十年韩国经济、文化发展都很迅速,国际知名度比较高。

但提起波兰,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家。

陌生,是因为这些年这个国家似乎在国际上销声匿迹一般,变得毫无存在感。

熟悉是因为居里夫人,肖邦,哥白尼等名人都是波兰人,此外就是这个国家在一战二战中经历的悲惨命运,让人难以忘怀。

韩国2020年GDP1.63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十,同年波兰的GDP为0.594万亿美元,世界排名23名。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1)

从世界排名和经济实力上看,波兰还是和韩国有不小的差距,这两个国家一东一西,相隔万里,血统民族都不一样,韩国怎么会和波兰相似呢?

韩国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为什么会被称为东方的波兰呢?这个亚洲曾经的四小龙,经济上现在依然表现不俗,为什么会说它摆脱不了即将衰落的命运呢?

让我们从韩国这几十年崛起的原因以及其产业结构等各方面来分析一下,韩国为什么会即将衰落以及它被称为东方波兰的原因。

01 先天不足难成强国

韩国成立之初,就自称大韩民国,一直梦想可以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它先天性的不足让它注定无法成为世界大国强国。

韩国国土面积10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07位,面积大小与我国江苏省相当,是日本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2)

人口5200万,世界排名28位,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韩国都不具备成为大国的基本条件。

面积人口的自身小体量,注定韩国的经济发展只能参与到国际分工当中,不能生产所有的东西,无法和中国、美国等一样建立起庞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完整的工业体系意味着,不必依赖外国,缺什么自己国内就可以生产什么,关起国门,不依赖进口,自己国家一样可以过日子。

而韩国完全不具备这一条件,其国内资源匮乏,国民日常生活用品,基本的生产资料都需要进口。

这使得韩国十分依赖进出口贸易,进出口贸易一旦停止,不但工厂因为缺乏生产资料无法生产,普通民众的一日三餐都是问题。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3)

韩国的生产技术在部分领域处于行业顶端,但因为基础原材料方面的稀缺,国外要想制裁韩国,只要限制这些稀缺原料进口到韩国,就相当于掐住了韩国的七寸。

除了人口,面积,资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韩国的地理位置,也让其难于成为强国。

谈到这点,韩国和波兰有点同病相怜,两国地理位置类似,波兰是上有俄罗斯,下有德国。

建国以来,波兰是一直在俄罗斯、德国这两个超级强国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波兰几度被侵略灭国,地理位置是其最主要的原因。

韩国周边也是强国环绕,上有俄罗斯,左有中国,右有日本,哪一个都惹不起。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4)

韩国想从这几个国家突围而出,即使不说完全没有一点机会,但肯定希望渺茫。

时也命也,这就是韩国地理位置的尴尬所在,如果把韩国放在欧洲的话,当然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波兰,但也有很大机会成为强国。

可是它偏偏处在大国林立的东亚地区,除了认清局势,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事实上,韩国能够从一个要啥没啥的小国家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已经是赶上历史机遇了。

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会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吗?显然不能。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5)

因为世界强国的标准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更有面积,人口,军事等等各方面的衡量标准。

有些国家虽然很发达,但是无法成为世界性强国,比如欧洲的葡萄牙、丹麦、爱尔兰等都是发达国家,但这些国家因为体量太小,无法成为世界强国。

俄罗斯经济发展不及韩国发达,但这并不妨碍俄罗斯成为世界强国,国土面积和军事实力摆在那里,谁也不敢小觑。

韩国非但成不了世界强国,反而会因其先天的不足,时时都有衰落的风险。

比如大国如果面临制裁,固然经济上会受到损失,但这些损失分担到各个领域,影响就会变弱。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6)

而且,一般大国都有自己的经济支柱,不会在根本上依赖国外,这一点,是韩国和大国的本质区别。

02 受制他国是致命缺陷

从历史角度,韩国真正独立就没几年。

它的前身朝鲜从建国之初到19世纪,这段漫长的历史都是作为中国的附属国存在。

19世纪因为清政府后期衰败,日本崛起,朝鲜就从清王朝的附属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直到1948年,韩国才正式独立,但独立之后,无论军事还是经济上都一直依附美国。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7)

军事上,现在美国在韩国驻军基地26处,驻军人数将近3万名,所以在军事方面,韩国基本没有自主权,受美国掌控,完全看美国脸色行事。

一个在军事上都不能自己掌控的国家,何谈成为强国?

这一点也和波兰类似,波兰也是亲美派,也许是被俄罗斯,德国这些近邻打怕了,波兰是积极邀请美国到本国驻军,祈求得到美国庇佑。

经济上,韩国同样受制于美国。

二战结束时朝鲜半岛已经是满目疮痍,随后朝鲜半岛分裂成朝鲜、韩国两个国家后,原来不健全的经济模式更加割裂。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8)

位于朝鲜南部的韩国能源、原材料和设备得不到供给,导致韩国发展一筹莫展,陷于停滞状态,国民生活也异常困苦。

为了给韩国政府续命,更为了维持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范围。

1948年底至1960年,美国向韩国提供了8亿美元以上的紧急物资援助,包括粮食、救护用品、生活必需品、能源等,此外还给韩国提供了17.45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美国的强力支持,不仅使韩国度过经济上的困顿期,也为它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腾飞打下了良好基础。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依附在他国援助之上的腾飞意味着他国只要釜底抽薪,梦想的大厦随时会轰然坍塌。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9)

朝鲜战争后,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欧洲变成了亚洲,欧洲。

韩国开始变成美国远东的政治和军事基地,正是这种情况韩国的政治地位被抬升,才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

半导体能够成为韩国的核心产业,美国功不可没。

因为占韩国出口总额五分之一的半导体行业是美国一手扶持起来,或者说是美国从日本手中抢来送给韩国的。

日本的半导体科技非常先进,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生产国。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10)

日本最高的时候拥有半导体业务全世界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当之无愧地成为新的半导体龙头。

这个结果显然不是美国想看到的,美国开始扶植韩国来对抗日本。

美国不仅把日本先进的生产线以及相关人才输送到韩国,还对日本企业征收了100%的反倾销税,而对韩国只征收0.74%。

在美国的帮助下,韩国的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开始和美国一步步瓜分日本的全球市场。

这也导致韩国经济增长对半导体产业的依赖越来越严重,但是致命的缺陷是,半导体最主要的原材料韩国却没有生产能力,完全依赖日本进口。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11)

2018年,日本韩国爆发贸易争端,日本一招致命,限制韩国所需半导体材料的出口,韩国半导体产业直接瘫痪,毫无还手之力。

韩国先是要求日本撤回制裁,日本态度强硬,根本不搭理韩国,韩国无奈去找美国,但美国这次也是装聋作哑。

一是美国陷入自身经济衰退期,自顾不暇,二是,它巴不得韩日起纠纷。

韩日如果一直协调发展,加上中国的迅速崛起,中日韩三国如果建立起东亚共同体,对美国而言,这将会成为另一欧盟的存在,对自己本国是极大的威胁。

只有韩日矛盾升级,这个共同体才没有建起来的可能。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12)

出于这种考虑,美国对日本的做法就持观望态度了,美国一停止撑腰,韩国经济马上应声而落,衰落不可避免。

03 财阀经济是发展死穴

财阀经济是韩国经济最鲜明的特色,也是目前阻碍它经济发展的死穴和衰败的原因之一。

财阀是由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通过不断壮大,最终形成大集团和跨国公司,财阀势力强大,方方面面地影响乃至左右着韩国的发展。

韩国最主要的十大财阀年总产值可占到国民经济7成以上,在财阀经济鼎盛的2012年,十大财阀资产占比可达到韩国全国GDP的85%。

其中,韩国的第一财阀三星,占到韩国经济的三成,在韩国,三星地位堪比政府,不少人都说,韩国人从出生到死亡,几乎都是被三星承包的。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13)

大树底下,寸草不生,韩国财阀严重压榨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让众多中小企业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企业来说,想要从财阀手里分一杯羹,那就犹如虎口夺食。

为发展,中小企业只能选择依附财阀,这又使得财阀的势力进一步壮大,没有中小企业的持续输血,韩国经济逐步失去活力

从经济的宏观发展上,各自牟利,各自为政的财阀也造成了韩国整体资源配置的失衡和生产效率的低下。

财阀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干预政治,这也是韩国经济的一个顽疾。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14)

一方面政客们依靠着财阀的支持来竞选,但另一方面,财阀用官员来谋取利益,腐败在所难免。

政府一旦腐败,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让韩国政治经济积重难返。

一鲸落,万物生。韩国经济要想有新发展,在有限的资源空间里,只有严格限制财阀的继续发展,否则,很难逆转其即将衰退的历史趋势。

韩国和波兰一样,都是在强邻的夹缝中求生存,也都选择了远近邻,亲美国的发展路线,但一旦失去美国这个靠山,衰败命运就不可避免。

波兰和以色列(一心想成为东方的以色列)(15)

世界局势瞬息万变,美国不可能永远一家独大,更不会把韩国当作本国一样对待。

打铁必须自身硬,奉劝韩国早日认清局势,铲除国内积弊,老老实实地发展自身经济才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