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躲在空调房看书是一大乐事。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1)

《达·芬奇密码》2003年出版,当时以750万本的成绩打破美国小说销售纪录,风靡一时;2006年,《达·芬奇密码》电影上映,更是引发天主教呼吁教众进行全面抵制。

我在多年前看过《达·芬奇密码》电影,印象比较模糊。如今看小说才清晰感觉其魅力,糅合宗教、艺术、文化、符号学、密码学、数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在传统推理的情节下增加特定的科学背景,让你大开眼界。

由于小说里面充满“言之凿凿”的解读,挑战甚至颠覆历史、文化与宗教,后来与小说相关的“正说”与“讲解”的书籍也陆续出版,神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等仔细检验小说的内容,力求“拨乱反正”,避免“混淆视听”。

《纽约时报》评论:“自哈利·波特系列出版之后,还没有一位作者设下这样的圈套哄骗读者,诱使他们屏住呼吸来追逐情节,并罪大恶极地公然以此为乐。”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2)

作者丹·布朗1964年出生于美国,父亲是数学教授,母亲是宗教音乐家。

非线性叙述结构

小说充满“解构主义”,场景与氛围的设置非常巧妙,叙述方式也是不断跳跃,使得小说充满悬念,让你一直有种压迫感,强烈吸引你读下去。

其实小说的结构脉络很清晰,从“馆长之死”引发五条线索:

1、兰登和索菲寻找真相,带出郇山隐修会与圣杯的秘密;

2、法国警方追捕兰登和索菲,加强逃亡的紧张感;

3、天主事工会的塞拉斯受“导师”指示,展开暗杀与争夺拱顶石行动;

4、幕后黑手提彬为得到“圣杯”开展的一系列阴谋行动;

5、天主事工会主教阿林加洛沙的中间人行动。

五条线索相互联系,平行发展。通过人物视觉的转换、叙事的闪回交代情节,“新、奇、快”元素齐备,节奏紧凑,悬念交迭。

小说发生时间集中在两天内,巴黎、伦敦两地先后切换,我们耳熟能详的艺术、历史、宗教不断被重新解构、颠覆。

围绕“馆长之死”留下的线索去追查、去解谜,这个过程贯穿全书,终极谜底在尾声揭晓,让你酣畅淋漓、意犹未尽。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3)

《达·芬奇密码》电影海报(2006年)

环环相扣的解谜

小说重头戏是“解谜”,一个接一个,解谜过程让你惊叹知识之渊博、设置之精妙。

举个例子,馆长死前摆出的姿势与留言是什么意思?

卢浮宫艺术博物馆长雅克·索尼埃被袭击者开枪打死,他临死前把自己脱光,摆成《维特鲁威人》的样子,还留下神秘留言:

13—3—2—21—1—1—8—5

啊,严酷的魔王!(O, Draconian devil!)

噢,瘸腿的圣徒!(Oh, Lame Saint!)

附言:找到罗伯特·兰登。(P.S. Find Robert Langdon)

雅克·索尼埃是个密码、拼字游戏和谜语的爱好者,由他抚养长大的索菲·奈芙(自小父母双亡)自然对密码学充满了热情,并且在这方面颇具天赋。后来,索菲把爱好变成职业,成为司法部的密码破译员。

索菲认出祖父留下的数字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每个数等于前面的两数之和。而且她明白最后一行是为她留下的密码:P.S.不是“附言”,而是祖父给索菲秘密称呼的缩写Princess Sophie(索菲公主)。

两个陌生人由此联系在一起了:索菲·奈芙和罗伯特·兰登。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4)

达·芬奇《维特鲁威人》

五芒星、《维特鲁威人》、达·芬奇、女神、斐波那契数列,这些线索组成连贯的象征系统,兰登很快破译了两句密码。

O,Draconian devil!(啊,严酷的魔王!),

Oh,Lame Saint!(噢,瘸腿的圣徒!)

恰好可以被一字不差地拼成:

Leonardo da Vinci!(列昂纳多·达·芬奇!)The Mona Lisa!(蒙娜丽莎!)

果然,兰登和索菲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上看到馆长的留言: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5)

《达·芬奇密码》电影剧照(2006年)

这次,索菲解开了这个字谜,在达·芬奇的《岩间圣母》(Madonna of the Rocks)后面找到了一把钥匙:十字形钥匙柄的中心刻着法国百合以及缩写P.S.。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6)

《达·芬奇密码》电影剧照(2006年)

钥匙的背后有个地址,兰登通过解谜找到了苏黎世存托银行。

苏黎世存托银行二十四小时营业,为客户提供储藏箱,客户能够以匿名的方式存储任何物品。保险箱最短租期是五十年,要求提前付款,经常会被作为遗产一代接一代传下去。如果一个账户五十年未用,银行就会自动销毁保险箱里的东西。

钥匙加上十位数的数字账号相匹配,才能查看保险箱。你猜到了吗?这十位数与馆长留下的斐波那契数列有关。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7)

《达·芬奇密码》电影剧照(2006年)

兰登和索菲顺利猜中十位数的账号,取得保险箱,里面是个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有个白色大理石圆筒,索菲认出这是祖父按照达·芬奇的设计做出来的“密码筒”。

密码筒有五个转盘,把转盘上的字母转到正确的位置,密码筒就会自动打开。圆筒一打开,你就能看到中间有个隔层,隔层里可以放下一卷轻薄的莎莫纸。

莎莫纸绕在一个玻璃小瓶上,瓶子里装的是醋。如果强行打开密码筒,就会弄破玻璃瓶,瓶里的醋就会迅速溶解莎莫纸。也就是说,如果强行打开,里面的信息就会自动销毁。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8)

《达·芬奇密码》电影剧照(2006年)

当他们想方设法解开了密码筒的五个字母,打开白色密码筒后,里面是用羊皮纸包着的、用黑色玛瑙做成的更小的密码筒。

羊皮纸上有首诗,根据这首诗的提示再去想五个字母,才能打开黑色密码筒,从而拿到莎莫纸;再按照上面的提示去“寻找圣杯”……

环环相扣的解谜过程,推动故事情节一步步发展,不仅让读者烧脑,而且把史实与悬疑、艺术和惊悚、宗教与“真相”天衣无缝融合在一起,难怪小说被称为“天才之作”。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9)

《达·芬奇密码》电影海报(2006年)

引发争议的“事实”

小说提到,郇山隐修会是真实组织,是成立于1099年欧洲秘密社团;天主事工会是属于罗马教廷的自治社团,总部在纽约。

本书中所有关于艺术品、建筑、文献和秘密仪式的描述均准确无误。

作者丹·布朗说,写《达·芬奇密码》之前,他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研究。“我披露的所谓秘密其实已经存在了数个世纪。只是我第一次用通俗惊悚小说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但我所涉及的信息都是早已存在的。”

他所说的秘密指什么呢?

“圣杯”的秘密。

故事相当大胆,容我慢慢说。

先说郇山隐修会。

1099年,戈弗雷国王攻占了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创建了郇山隐修会。达·芬奇、波提切利、牛顿、雨果等著名人物都是隐修会的成员,他们信奉女神,保守着一个古老的“圣杯”秘密。

这个“圣杯”秘密会动摇罗马教廷的根基,十字军东征、镇压圣殿骑士团都是为了隐藏这个秘密。

郇山隐修会把圣杯埋藏地点藏在拱顶石里,“一块藏在玫瑰标记下的刻着密码的石头”。拱顶石以前通过大师口传,后来采取三个主管加上一个大师的保密方式,只有这四个人知道拱顶石的所在。

在小说中,兰登推断出密码筒就是拱顶石,也就是各方追逐的目标。

为了打开密码筒,兰登和索菲深夜拜访雷·提彬爵士:前英国皇家历史学家,一个执着的圣杯研究者,他搬到法国就是为了寻找圣杯。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10)

《达·芬奇密码》电影海报(2006年)

提彬向索菲道出圣杯的秘密。

提彬先从《圣经》说起。他说,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圣经》是由罗马的异教徒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整理的,君士坦丁把耶稣说成神,把记录耶稣是凡人的文献查禁焚烧,改写了历史。

“亲爱的,《圣经》是男人造出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圣经》不是神奇地从云彩里掉下来的。人类为了记录历史上那些混乱的时代而创造了它。多年以来,它历经了无数次翻译、增补和修订。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一本确定的《圣经》。”

提彬说,耶稣不仅结了婚,还有后代,妻子是抹大拉的玛丽亚,她是具有皇室血统的便雅悯家族。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11)

《达·芬奇密码》电影剧照(2006年)

根据隐修会的说法,抹大拉的玛利亚是在耶稣受难时怀孕的。为了耶稣后代的安全,她不得不逃离圣地耶路撒冷,逃到了当时被称为高卢的法国。在法国,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名叫萨拉。

耶稣的后人在法国悄悄繁衍。公元五世纪,他们与法国皇族结亲并开创了墨洛温家族。公元七世纪,墨洛温家族几乎被消灭殆尽,幸好香火还在延续。后代戈弗雷创造了郇山隐修会。

当时法国有无数关于抹大拉的玛利亚在法生活的记录,其中包括萨拉的出世和后来的家谱,这是圣杯文献的重要部分之一。

索菲质疑家谱的可信性。

提彬微笑着回答:“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谱写的。当两个文明交锋时,失败者就会被抹去,胜利者会书写历史。正如拿破仑所言,‘什么是历史?只不过是意见一致达成的寓言罢了’。历史的本质就是一家之言。”

《创世纪》说夏娃是用亚当的肋骨做成的,女人成为男人的衍生物,而且还是罪人,结束了对女神的崇拜。而郇山隐修会认为,正是由于女性的神圣地位在现代生活中的被剥夺才造成了“生活的不平衡”,他们保留“圣婚”的古老传统仪式。

“圣婚”与色情毫无关系。它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行为。从历史上看,性的结合是男人与女人借以感知上帝存在的行为。古人相信,如果男人对神圣女性缺乏肉体上的感性认识,那么他在精神上也必定是不完整的,因此,与女人在肉体上实现结合,也就成了使男人在精神上得以完善并最终获得真知且了解神性的唯一方式。

由于“圣婚”仪式能直接与上帝交流,威胁了天主教的权力基础,他们竭力诋毁性行为,把性视作罪恶行为,其他一些宗教也采取同样的手段。

现在隐修会的责任非常重大。他们肩负着三重任务。首先隐修会必须要保护圣杯文件。其次,要保护好抹大拉的玛利亚坟墓。最后,他们必须保护好耶稣的后人并把他们抚养成人。现在还有为数不多的墨洛温家族的后人存活着。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12)

小说中提到电影《大开眼戒》)“圣婚”仪式很多细节错了,但“秘密组织通过性交来赞美性的神奇”这点没错。

关于圣杯的传说实际上是关于王室血统的传说;圣杯就是抹大拉的玛丽亚;圣杯的埋藏地点就是抹大拉的玛丽亚的埋葬地点;圣杯文献就是关于耶稣后代存在的证明……你看到这,有否倒吸一口冷气?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13)

《达·芬奇密码》电影剧照(2006年)

索菲问过兰登,如果找到圣杯文献是否应该公开?索菲很震惊《新约》是杜撰的。

兰登笑了笑:“索菲,要我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的。这就是我对宗教信仰的定义——即相信我们想象的真实,但我们无法证明的东西。无论是古埃及人还是当代宗教,都是通过隐喻、寓言以及夸张的方式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神或上帝。隐喻是这样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加工原本无法处理的东西。等我们开始完全相信自己为自己编造的隐喻时,问题也就出来了。”

达芬奇密码是本怎样的书(达芬奇密码)(14)

《达·芬奇密码》电影剧照(2006年)

说句题外话,由于作者“自圆其说”的能力太强了,很多人把小说当作事实。教会号召教众抵制;英国考试机构提醒学生,“艺术史有着丰富的历史事实来源,但是《达·芬奇密码》不能算在内。”

哈哈,小说的最高境界不是好看吗?“真假结合”是让小说好看的高超技巧啊!小说是虚构的,只是作者玩得好大,连宗教的“底线”都触碰了。

绘画与建筑的细腻描写;历史与宗教的“另类解读”;把卢浮宫、圣叙尔皮斯教堂、威利特堡、圣殿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罗斯琳教堂等等知名景点充当故事背景,这种“科学 宗教”的主题小说不仅精彩,还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让你回味无限,浮想联翩。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