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西峰索道位于西峰和瓮峪之间,全长4000多米,上下落差近1000米。期间经过28个支架,跨越3条峪道,呈“W”形在崇山峻岭中起伏穿越。

坐上西峰索道,华山奇险峻秀的景色就像放电影一样在你眼前迅速切换。你的心脏会因为剧烈的震憾而瞬间悬起,会忍不住惊呼尖叫,发出“走遍天下所有山,只有华山最像山”的感慨!

华山西峰索道如何建(华山索道维护工)(1)

而在这一幅幅令人惊叹的画面背后,正是一群索道维修工默默地保障游客安全。是他们用忠诚与汗水护卫着这条天路,让游客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华山的伟岸,体会“一览众山小”的醉美情怀。

索道维护工每隔2小时坐检修车沿索道线巡查一次。检修车四面敞开、像个吊篮一样。坐在全封闭的索舱里,尚有游客吓得大喊大叫,站在四面敞开的检修车上的感觉可想而知。

华山西峰索道如何建(华山索道维护工)(2)

深秋十月,疾风从飞驰的检修车上吹过,即使穿着大衣也感到寒冷。抬头看看四周的白云,感觉自己正在腾云驾雾。低头望望深不见底的沟壑,瞬间让人头晕目眩。下行时,倾斜着飞奔的检修车似乎能把人抛出去,每次经过索道支架时,检修车强烈的振颤让人胆战心惊。

当发现索道支架有异响时,维护工就要上支架了。从检修车车厢里翻出来、顺着挂在钢索下的车臂攀缘上去,越过钢丝绳,跨上支架,维护工开始工作。最高的支架65米,站在高耸入云的支架上,有一种站在悬崖边的感觉。

刚上支架时,33岁的巨文感到非常害怕,两腿不停地哆嗦,总怕掉下去,他常常想“万一一脚踩空就没命了”。每次上支架上,他只想尽快完成任务然后赶快走人,后来次数多了,慢慢地习惯了。

华山西峰索道如何建(华山索道维护工)(3)

说起维护工作的辛苦,29岁的迪冰瑶说,现在条件好多了,在索道修建初期,工作比这更苦。

迪冰瑶印象最深的是那一次上十六号支架。上支架根本就没有路,路是顺着山羊爬走的痕迹临时刻画出来的二三十公分宽的简易小道,有的路段连台阶都没有,只有几个脚窝,一路上荒草丛生,荆棘遍地。

去十六号支架要经过 “千尺幢”、“苍龙岭”、“长空栈道”。

“千尺幢”一眼望不到头,走得人几乎要崩溃!

“苍龙岭”只有一二米宽,岭脊两边全是万丈深渊,走在无遮无挡的“苍龙岭”上,一阵风都会把人吹落山谷。

“长空栈道”就更惊险了。在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上,每隔20公分左右打一个眼,每个眼里平插上钢筋,修成一个100多米长的简陋栈道。工人经过时,脚踩在钢筋上、手抓着绷在崖壁上的铁丝一步一步往前走,让人有一种飞夺泸定桥的紧张和壮烈。

华山西峰索道如何建(华山索道维护工)(4)

背着50斤重的零件和工具,走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迪冰瑶和3个工友走得汗流浃背。

出门时带的两瓶矿泉水,没走到一半就喝光了,渴的实在不行,就用矿泉水瓶接从石缝里浸出来的泉水喝。三四公里长的路程,迪冰瑶他们走了4个多小时。

走到十六号支架下时,已经浑身湿透的身体被山风一吹,瞬间像进了冰窟,冷得直打哆嗦。顾不得困乏和寒冷,迪冰瑶和工友们抓紧时间工作。

站在支架顶上,迪冰瑶用双手将100斤重的导链吃力地举过头顶安装固定好,然后开始校正钢索。

那一次,因为走得急,加上过度劳累,迪冰瑶不停地呕吐,当肚子里的食物吐空了、再也吐不出什么来时,便不停地干呕……工作结束了,迪冰瑶这才觉得身上特别地冷,看到支架旁边有一片工队施工时遗留的彩条布,顾不上干净不干净,迪冰瑶赶紧裹在自己身上。

华山西峰索道如何建(华山索道维护工)(5)

从支架回来,工人们一个个困得双腿直打颤,立都立不稳。迪冰瑶说,在索道初创期,因为上下山交通不便,工人们在山上无人区一呆就是十天半月,等下山时,一个个头发长得像个野人,公交车见了都不敢停。

每年的五一和十一是景区游客最多的时候,也是索道维护工最忙的时候。除了正常巡线外,维护工还要分出一部分人到每个支架下面固定值守。有一年送完游客后刚准备撤离时,山上突然刮起了大风,索道保护性停车,值守在支架下的维护工们就在野外呆了一夜。山上夜晚的风特别大,感觉能把人连帐篷吹到沟里去。那一夜,巨文躲进套在支架爬梯外边的铁皮护筒里,蜷缩着熬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

对于索道维护工作,今年29岁的张方杰说,这是一个越干越胆小谨慎的工作,别人不知道,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每次巡线时,他心里就想着自己的工作关系到成千上万游客的安危,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酿成大祸,检修工作一丝一毫都马虎不得,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造成任何事故,一定要确保索道运营万无一失。(渭南日报记者 史王萍 通讯员 秦永毅)

华山西峰索道如何建(华山索道维护工)(6)

来源:渭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