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又称儒学,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主要经典著作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

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正统。

下面摘抄儒家经典语录11句,配上译文,供大家参考。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

处在尊贵的位置时,不要骄傲自满;

处在卑微的位置时,也不要过于忧愁。

不成规矩无以致方圆国学经典名句(儒家经典语录11句)(1)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我们所说的内心真诚,意思是说,不要自我欺骗。

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一样,就像喜欢美丽的时候一样,坦然面对。

只有这样不自我欺骗,才能说这是真正的内心真诚。

因此,贤明的君子在独处之时,应当要谨慎面对。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

一个人,

傲慢的心思不能让其滋长;

沉沦的欲望不能让其放纵;

志向远大,切不可过于忽略实际;

开心的时候,不能没有尺度。

不成规矩无以致方圆国学经典名句(儒家经典语录11句)(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我每天都不断自我反省:

为别人谋划办事的时候,竭尽全力了吗?

和朋友交往的时候,诚实守信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自己认真复习了吗?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贤明的君子,

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始终保持友善的人际关系,

但是在对问题的看法上,保持着不同的意见;

虚伪的小人,

在对问题的看法上,喜欢趋炎附势,

表面上赞同别人的意见,实际上在内心中,却不愿意和别人亲近友好。

不成规矩无以致方圆国学经典名句(儒家经典语录11句)(3)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拥有恻隐之心,是仁慈的开端;

拥有羞恶之心,是道义的开端;

拥有谦让之心,是礼仪的开端;

拥有辨别是非之心,是智慧的开端。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

不懂得积累自己的善行,那就不足以让自己得到好的名声;

不积累自己的恶行,自然也不会毁灭自己。

不成规矩无以致方圆国学经典名句(儒家经典语录11句)(4)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传》

在安乐的环境中,也要拥有提防和警惕之心。

想到可能会有什么危险,就会提前防备,

当防备做得充足了,自然能够做到有备无患。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贤明的君子,学习的内容应当是广泛的;

遇到疑问的时候,思考应当是详细的;

思考的时候,应当是慎重的;

辨别是非的时候,应当是明确的;

跟随着自己的内心,踏实的行动。

不成规矩无以致方圆国学经典名句(儒家经典语录11句)(5)

差若毫厘,缪以千里。——《礼记》

虽然开头只有很小的差距,

但是走着走着,错误会扩大到如千里般距离这么远。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智慧的人,不会被迷惑;

仁德的人,不会忧虑;

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传承经典,就在“每日学文化”,欢迎大家关注,精彩文章不定期更新……

,